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山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动脉
  • 14篇主动脉
  • 10篇主动脉夹层
  • 10篇夹层
  • 9篇手术
  • 7篇心脏
  • 7篇急性主动脉夹...
  • 6篇外科
  • 5篇心肌
  • 5篇外科治疗
  • 4篇术后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旁路移植
  • 3篇缺损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细胞

机构

  • 29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30篇王宏山
  • 25篇法宪恩
  • 12篇赵根尚
  • 11篇李明
  • 11篇高成山
  • 9篇杨景学
  • 9篇黄真锋
  • 6篇余海彬
  • 5篇戴仕林
  • 5篇柳兵
  • 4篇周玉阳
  • 4篇张艳霞
  • 4篇王喜明
  • 3篇申红亚
  • 3篇刘雷
  • 2篇朱方涛
  • 1篇刘晓燕
  • 1篇孟刘坤
  • 1篇石应康
  • 1篇梁贵友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球内囊反搏在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内囊反搏置入在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心脏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均给予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连续心输出量(CCO)、心脏指数(CI)、人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O以及CI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NT-pro BNP以及CVP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CO以及CI水平较高,NT-pro BNP以及CVP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P<0.05)。结论:主动脉球内囊反搏植入能够显著升高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的心输出量,降低心脏后负荷,提高心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贺海磊王宏山卫保华陈海全邵松海李亚鸽马治欣
关键词: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病人心脏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老年病人心脏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ICU进行心脏手术的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病人在给予强心、利尿、机械通气等对症治疗与盐酸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IABP。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尿素氮(BUN)、肌酐(Cr)、每小时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SBP、DB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CVP、BUN及Cr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病人SBP、DBP水平较高(P<0.05),CVP、BUN、Cr水平较低(P<0.05),每小时尿量增多(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病人心脏术后的生存率,推测其机制可能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降低老年病人心脏术后CVP、BUN、C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升高SBP、DBP水平及每小时尿量有关。
贺海磊王宏山卫保华陈海全邵松海李亚鸽马治欣
关键词: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压尿素氮肌酐
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总结43例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01—2015-12间43例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重度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7 a,无远期死亡。2例二尖瓣中度反流患者反流加重。结论细致的瓣膜成形手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避免残余漏和传导阻滞对获得较好预后意义重大。
王喜明张艳霞余海彬高成山王宏山赵根尚法宪恩
关键词: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内毒素水平测定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85例,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6例)和生存组(69例)。分别于入院时(T1)、入院后12 h(T2)、入院后24h(T3)取患者血液分离血浆,测定血浆中IL-6、IL-10、TNF-α及内毒素水平。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IL-6、TNF-α、内毒素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增高(F组间=3.914、5.973、9.156,P均<0.05);生存组与死亡组内各时间点IL-6、TNF-α、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135、11.548、8.875,P均<0.05),且与T1比较,生存组T3的IL-6、TNF-α水平,死亡组T2的IL-6水平,死亡组T3的IL-6、TNF-α、内毒素水平均升高(P均<0.05)。2组间IL-10水平比较及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674,F时间=2.901,P均>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情进展迅速,IL-6、TNF-α及内毒素水平的急剧增加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李明法宪恩杨景学赵根尚王宏山黄真锋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细胞因子内毒素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方法 2010-07—2013-12间收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7例,于入院时采集患者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同时测定血清样本中IL-6、IL-8、TNF-a的浓度。随机选择20例体检健康者抽取血液进行对照。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IL-6、IL-8和TNF-a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肺损伤组比较,肺损伤组细胞因子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及TNF-a的急剧增加可成为患者疾病严重很好的示警因子。
李明法宪恩杨景学赵根尚王宏山王寒黄真锋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4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6例,主动脉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平均随访27.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复查心脏彩超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有2例轻-中度反流。结论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治疗方法,修补技术是防止术后窦瘤复发、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的关键。
王宏山戴仕林李明杨景学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手术
含血Plegisol液微流量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含血Plegisol液微流量持续灌注对热缺血猪心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个离体猪心,随机分为实验组(n=6,热缺血10min,4℃含血微流量连续灌注8h,移植期间温血连续灌注)和对照组(n=6,热缺血10rain,4℃Plegisol液单纯浸泡8h),进行原位心脏移植。所有猪心恢复跳动再灌注24h后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分别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醇(MDA)含量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病理检查显示对照组冠状动脉内皮及心肌组织损伤较实验组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肌组织SOD活性[(7.88±0.41)u/(nlg·蛋白)]显著增高(P〈0.05),MDA含量[(9.97±1.05)nmol/(mg·蛋白)]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心肌组织中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0.651±0.052,0.506±0.048)水平较对照组(0.337±0.026,0.271±0.022)显著增多(P〈0.01);而实验组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0.343±0.027,0.215±0.019)较对照组(0.782±0.059、0.629±0.054)显著下降(P〈0.01)。结论含血Plegisol液微流量持续灌注保护热缺血猪心的机制可能与减轻离体猪心的冠状动脉内皮及心肌水肿程度、减轻再灌注的氧化损伤及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作用有关。
余海彬法宪恩高成山赵根尚王宏山周玉阳
关键词:热缺血心肌保护
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60岁)共24例,均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加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据病情采用相应术式,其中Bentall术3例;David术1例;部分弓置换+Bentall术3例;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术+Bentall术1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术+升主动脉置换5例;同期行冠脉搭桥术3例。结果 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92.9±3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0±28.72)min,脑灌注时间(36.2.±11.3)min,手术时间(544.8±91.2)min,术后近期死亡2例,1例死于肾功能不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脑神经功能障碍2例,肾功能不全行CRRT治疗4例,3例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同时合并肺部感染需行气管切开,术后下肢功能障碍1例,低氧血症3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2~38个月,其中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治疗1例,不明原因猝死1例。结论手术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是治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外科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陆政日法宪恩王宏山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老年手术治疗并发症
改良体肺分流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使用套管法行体肺分流手术,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将20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用套管法连接左颈总动脉与左肺动脉,并行左肺动脉远端结扎手术建立体肺分流模型。9周后开胸测主肺动脉压力,并对肺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升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右心室湿重/体重,右心室湿重/(左心室+室间隔湿重)增加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切片见实验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层及肌层增厚,管腔狭窄。结论套管法连接左颈总动脉与左肺动脉,并左肺动脉远端结扎术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肺高血流量型肺动脉高压模型。
戴仕林肖诗亮孟刘坤刘敏法宪恩王宏山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双腔右心室(DCRV)是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DCRV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高成山法宪恩王宏山余海彬刘晓燕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