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牦牛CAST基因部分序列的SNPs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PCR-SSCP技术,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牦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部分内含子2、外显子3、部分内含子3和外显子8、内含子8部分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第2内含子存在一段CTTTTTT的缺失,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AA、A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514、0.2265和0.0221,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646和0.1354;在第3外显子处发生2个碱基突变,分别是40455bp处G→A和40463bp处A→G的转换,40455bp和40463bp处均表现AA和AB2种基因型,2个位点AA、AB基因型频率均为0.7293、0.2707,A、B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8646、0.1354;在第8内含子85170bp发生了A→G的转换,表现出AA和AB2种基因型,其中,AA、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54、0.3646,A、B基因频率分别为0.8177、0.1823.CAST40400、CAST40455、CAST40463和CAST85170处的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2265、0.2707、0.2707和0.2990,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067、0.2067、0.2067和0.2537.牦牛在CAST40400处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在CAST40455、CAST40463和CAST85170处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
- 王建华杨联张利平吴建平万红玲吴孝杰刘晓敏王磊
- 关键词:牦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PCR-SSCPSNPS
- 牦牛CAPN1基因部分序列的SNPs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对牦牛钙激活蛋白酶基因内含子8、外显子9、内含子9和外显子10部分序列以及第12内含子和13外显子部分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牛基因序列(AF252504S2)相比,牦牛基因在10 581bp处发生了G→A转换,位于第12内含子,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A、B基因频率分别为0.698 9和0.301 1,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5 1、0.447 5和0.077 3,遗传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20 9和0.332 3;在5 837bp处发生G→T的转换,位于第9内含子,表现出3种基因型,A、B基因频率分别为0.908 8和0.091 2,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28 7、0.160 2和0.011 1,遗传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65 7和0.152 0;牦牛在这2个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 吴孝杰杨联张利平吴建平万红玲王建华刘晓敏王磊
- 关键词:牦牛PCR-SSCPSNPS
- 牦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 本研究选取2岁(51头)、3岁(60头)、4岁(71头)共181头甘南牦牛,取其背最长肌分别成熟0、1、3、7、14、21天,测定每头牦牛各个成熟期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熟肉损失、失水率和pH值,每个年龄段随机取20头牦牛...
- 王建华
- 关键词:牦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肉质性状PCR-SSCP
- 文献传递
- 牦牛钙激活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克隆及其测序分析
- <正>引言牦牛是生存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特有畜种,牦牛肉符合天然食品标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牛肉嫩度被认为是影响消费者满意程度与口感要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牦牛肉嫩度较差,Barner-Bratzler剪切
- 王建华吴建平费春红杨联张利平
- 关键词:牦牛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牦牛钙激活酶系统(Calpains)基因克隆与SNP研究
- 吴建平张利平雒林通万红玲汪晓娟雷赵民王欣荣成述儒赵生国王建福费春红吴孝杰王建华
-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不同年龄牦牛宰后背最长肌成熟过程的肉质特性;对牦牛钙蛋白酶系统基因进行了克隆及SNPs位点检测,寻找到牦牛肉品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标记位点;进一步检测了牦牛背最长肌CAPN1基因和CAST基因mRNA...
- 关键词:
- 关键词:牦牛肉品质钙蛋白酶系统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