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 作品数:47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唇裂术后畸形的矫治-岛状瓣加软骨移植
- 作者采用岛状瓣加软骨移植的方法矫治唇裂患者术后鼻畸形,使鼻的外形及面部外貌获得显著改善,158 例鼻唇畸形患者经观察效果满意。158例患者,男性85例,女性73例,年龄7-29岁。单侧唇例术后畸形 112例,双侧唇裂术后...
- 徐旭光姒壮王晓峰李滨
- 文献传递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c-myc、c-fos、c-jun表达的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通过采用兔基底动脉穿刺建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系统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CVS)的情况,脑血管痉挛的病理损害。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受累动脉c-myc、c-fos、c-jun mRNA及c-myc、c- 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AH后CVS发生过程中,在8h后相继出现c-myc、c-fos、c-jun mR- NA的明显表达,c-myc、c-fos、c-jun的蛋白表达落后于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myc、c-fos、c- jun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基因与蛋白表达均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并与病理损害程度相平行。结论揭示SAH后CVS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为防治SAH后CVS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 叶伟王晓峰赵春波刘波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脱噬作用
- 偶联剂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2019年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健康给予了高度重视。除了治疗效果外,人们对于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材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偶联剂之前多用于工业,随着材料的发展,偶联剂在口腔材料应用中占有很大量。偶联剂可以提高复合树脂之间的粘接强度,与玻璃纤维等材料联合使用既美观又增强材料的性能,目前已广泛用于口腔玻璃纤维桩、透明美观弓丝等。因此,本文主要从偶联剂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偶联剂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指导。
- 闫芳乔爱红王晓峰周珊
- 关键词:偶联剂口腔玻璃纤维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影响扭转牙矫治效能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牙齿矫治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牙齿矫治更是正畸生物力学和矫治器本身功能的融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1],材料科学[2-4]和生物力学[5]为矫治器设计的核心,且凭借其美观性、舒适性、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6-7],广受好评[8-9]。但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以牙长轴为中心的旋转移动是最难实现的[10],所以隐形矫治中扭转牙的矫治效能相对低[11-12]。现有的研究,不论是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还是进口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扭转牙的矫治效果都欠完美[13-14]。因此探索方案设计中影响扭转牙矫治的相关因素十分必要,力求高效的设计方案,提高扭转牙矫治效能。
- 高尚吴珊珊周珊刘杰王晓峰
- 关键词:扭转牙
- TGF-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特点表现为病程缓慢,沿神经侵袭性进展,并伴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远期生存率较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曾在多种肿瘤中被高表达检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目标靶点。
- 王新宦宫惠敏王晓峰
- 关键词:TGF-Β1涎腺腺样囊性癌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20年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CA)在如今的正畸领域势不可挡,凭借其美观与舒适的独特优势,赢得医生与患者的一致好评。但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仍有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方面不如传统的固定矫治器。该文主要对隐形矫治器多方面的表达效率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设计指导。
- 吴珊珊田密周珊刘杰王晓峰
- 关键词:隐形矫治器
- 颅脑损伤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刘波叶伟包桂秋蒋传路王晓峰赵春波
- 关键词:颅脑损伤性功能障碍
- 颅脑开放伤后结核性炎性肉芽肿1例
- 2007年
- 王晓峰李永哲蒋传路
- 关键词:炎性肉芽肿结核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占位病变清创缝合术增强MRI
-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诱导建立难治性癫动物模型
- 2006年
- 目的探索性应用苯妥英钠(PHT)、苯巴比妥钠(PB)诱导建立难治性癫疒间动物模型,并研究其多药耐药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给予亚抽搐剂量戊四氮腹腔注射,其中45只大鼠确定点燃,将其随机分为给药组35只和未给药组10只。给药组应用较大剂量PHT、PB腹腔注射,其间注射小剂量戊四氮,根据Racine行为分级以及脑电图改变,从中筛选出耐PHT和PB的难治性癫疒间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比较P糖蛋白(Pgp)在各组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2只大鼠制成难治性癫疒间动物模型(耐药组),11只为药物有效组,12只死亡。耐药组大鼠脑组织Pgp表达较对照组、未给药组和药物有效组增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较大剂量PHT和PB诱导点燃大鼠制作难治性癫疒间的动物模型,方法可行。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难治性癫间疒脑内Pgp的表达。Pgp的高表达与难治性癫疒间发生密切相关。
- 赵哲峰蒋传路李永利康军王晓峰杨东波张俊和
- 关键词:癫痫抗惊厥药P糖蛋白
- 鸢尾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鸢尾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肌源性因子,可由运动诱导分泌。近年来,鸢尾素因其能够促使白色脂肪组织褐色化,进而促进人体糖脂代谢而倍受关注。鸢尾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骨代谢等疾病方面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就鸢尾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方向。
- 王姝琪王晓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