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峰

作品数:2 被引量:8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植株
  • 1篇桑树
  • 1篇双价基因
  • 1篇葡聚糖酶
  • 1篇葡聚糖酶基因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植株
  • 1篇肽基因
  • 1篇酶基因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抗虫
  • 1篇抗虫棉
  • 1篇抗虫棉品种
  • 1篇抗菌肽
  • 1篇抗菌肽基因
  • 1篇抗性
  • 1篇基因导入
  • 1篇基因植株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贾士荣
  • 2篇王晓峰
  • 1篇王志兴
  • 1篇简桂良
  • 1篇马存
  • 1篇孙文姬
  • 1篇倪万潮
  • 1篇唐益雄
  • 1篇杨红华
  • 1篇程红梅
  • 1篇夏志松
  • 1篇张保龙
  • 1篇王勇
  • 1篇陈爱玉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被引量:51
2005年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程红梅简桂良倪万潮杨红华王志兴孙文姬张保龙王晓峰马存贾士荣
关键词:葡聚糖酶基因抗性3-葡聚糖酶抗虫棉品种双价基因GK19
抗菌肽基因导入桑树获得抗病转基因植株被引量:33
1998年
用携带抗菌肽基因的农杆菌处理桑子叶,在含有羧苄青霉素(Cb)400~500mg/L和卡那霉素(Km)20mg/L的MS培养基上,有32.4%的子叶产生了不定芽;66.5%的不定芽在含有Cb300mg/L和Km30~40mg/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成2~3cm高的新稍;新梢在含Cb50mg/L和Km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有72.6%形成完整根系。3次转化共获得12个株系55株KmR植株。不同株系桑苗叶片DNA点杂交分析显示,7个株系有阳性杂交信号。KmR株系桑苗的抗病性测定显示,5个株系共14株桑苗对青枯病具有较强抗性.
王勇贾士荣陈爱玉唐益雄夏志松王晓峰
关键词:桑树抗菌肽基因转基因植株抗病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