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松

作品数:55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1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丝素
  • 21篇川芎
  • 21篇川芎嗪
  • 12篇川芎嗪衍生物
  • 9篇细胞
  • 9篇抗凝血材料
  • 9篇抗凝血性
  • 7篇丝素蛋白
  • 7篇聚乙二醇
  • 7篇胶原
  • 7篇二醇
  • 6篇医用材料
  • 6篇生物医用
  • 6篇生物医用材料
  • 6篇接枝
  • 6篇甲基
  • 5篇接枝聚合
  • 5篇抗凝血
  • 5篇抗凝血性能
  • 5篇活性

机构

  • 55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承德石油高等...
  • 2篇襄樊学院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 1篇青岛中皓生物...

作者

  • 55篇王松
  • 40篇朱鹤孙
  • 8篇林妮妮
  • 8篇程忠玲
  • 5篇夏承建
  • 4篇王青华
  • 4篇李茂林
  • 4篇崔冬梅
  • 4篇连小洁
  • 4篇冯桂龙
  • 3篇马壮
  • 3篇杨新林
  • 3篇高丽红
  • 2篇蔡永博
  • 2篇曹传宝
  • 2篇朱鹤荪
  • 2篇罗爱琴
  • 2篇邓玉林
  • 2篇马宏
  • 2篇李晓琼

传媒

  • 4篇精细化工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功能材料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2005年全...
  • 1篇第六届全国中...
  • 1篇第五届中国功...
  • 1篇2004年中...
  • 1篇第五届中国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1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衍生物改性丝素材料体外抗凝血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提高丝素材料的抗凝血性能,尝试用活血化淤中草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对其进行改性.首先对川芎嗪的侧链进行结构修饰引入活性基团羟基,然后通过酯化反应引入双键,将得到的中间体进一步在无引发剂条件下接枝聚合在丝素材料表面.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对改性丝素进行了结构鉴定.改性丝素的抗凝血性能通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粘附等实验进行评价,和未改性丝素相比,改性后的丝素APTT时间延长,同时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培养30 min后未发现有粘附的血小板,说明川芎嗪衍生物改性丝素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活性有所改善.
连小洁王松朱鹤孙
关键词:丝素蛋白中草药四甲基吡嗪抗凝血材料
一种诱发细胞粘附生长因子RGD抗体免疫原的化学合成方法
一种诱发细胞粘附生长因子RGD抗体免疫原的化学合成方法是应用双功能偶联剂小分子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盐(m-xylylen-diisocyanate,简称XDI)作桥梁,将短肽RGD(GLY-ARG-GLY-ASP-SER-...
李茂林朱鹤孙杨新林曹传宝王松
文献传递
川芎嗪聚乙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聚合物支载川芎有效成分的化合物—川芎嗪聚乙二醇酯[PEG (OCH<Sub>2</Sub>OCH<Sub>2</Sub>COOC<Sub>8</Sub>N<Sub>2</Sub>H<Sub>12</Sub>)...
夏承建王松朱鹤孙
文献传递
褐藻多糖硫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及抗凝血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研究了Cu(Ⅱ)离子存在时,褐藻多糖硫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聚合反应。主要探讨了V(MMA)/V(H2O)、Cu(Ⅱ)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FT-I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接枝共聚物的体外抗凝血活性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来评价。结果表明,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在Cu(Ⅱ)离子存在时,可以引发MMA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当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质量浓度为5 6g/L,V(MMA)/V(H2O)=0 20,Cu(Ⅱ)浓度为3 26mmol/L,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3h时,接枝率为197.0%。APTT、TT、PT实验证明,接枝产物的APTT、TT比空白对照物分别延长20s和5s以上,具有抗凝血性能。
程忠玲王松朱鹤孙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褐藻多糖硫酸酯接枝聚合抗凝血性
压力控制和读取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压力控制和读取装置,应用于微吸管吸吮系统中,当细胞被微吸管吸吮的同时调节本装置使负压逐步增大,细胞被拉离所需的临界力可经由压力读取值和微吸管口径计算得到。本发明由数显游标卡尺和螺旋升降装置加工改装,结构简单,...
高珍王松朱鹤孙蔡永博
文献传递
原儿茶醛接枝改性丝素的抗凝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接枝烯基单体聚合物,即在丝素上通过聚合反应接枝丹参中的一种主要药效成份原儿茶醛,化学名为3,4-二羟基苯甲醛,其结构式如下右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烯基单体的制备方法,由原儿茶醛与丙烯酰氯反应制得。后通过...
王松李二林朱鹤孙
文献传递
一种SmTaO&lt;sub&gt;4&lt;/sub&gt;陶瓷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mTaO<Sub>4</Sub>陶瓷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所述材料分子式为SmTaO<Sub>4</Sub>,晶体结构为单斜相。以Sm<Sub>2</Sub>O<Sub>3</S...
高丽红马壮王松姜淼
文献传递
丝素蛋白对胶原膜性能改善的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天然高分子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用酶法自制了具有一定水溶性的猪皮胶原,尝试利用丝素和胶原蛋白各自的优点,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胶原 丝素共混膜,并通过FTIR、TGA、S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共混膜中俩组份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加入小于50%的丝素的胶原膜经乙醇处理后与纯胶原膜相比,其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有所的改善。通过改变丝素比例可以调整共混膜的吸水性。由于两组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预料该共混膜可用作生物材料。
冯桂龙王松朱鹤孙
关键词:胶原丝素共混膜天然高分子
川芎嗪/聚乙二醇共轭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聚合物支载川芎有效成份的化合物—川芎嗪/聚乙二醇共轭物[PEG(OCH<Sub>2</Sub>CH<Sub>2</Sub>OOC<Sub>8</Sub>N<Sub>2</Sub>H<Sub>9</Sub>)<...
王松崔冬梅朱鹤孙
文献传递
丝素包埋SPA成膜的理化性能和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研究将丝素溶液包埋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简称A蛋白或SPA),制成不溶性SPA丝素膜.用粘附生长因子RGD(序列为GLY-ARG-GLY-ASP-SER-PRO-LYS)的抗体IgG结合IgG到该丝素膜的表面,再将RGD结合到不溶性SPA丝素膜表面RGD抗体IgG上,制备成RGD-IgG-SPA丝素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方法,证明RGD-IgG-SPA丝素膜是稳定的.种植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简称EC细胞)于该改性丝素膜的表面,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方法(简称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证明改性丝素膜能有效地促进EC细胞的生长.
李茂林杨新林王松朱鹤荪
关键词:葡萄球菌A蛋白血管内皮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