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铸

作品数:78 被引量:64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湖泊
  • 18篇底栖动物
  • 12篇长江
  • 10篇群落
  • 8篇水生
  • 7篇物种
  • 6篇大型底栖动物
  • 6篇营养化
  • 6篇浅水湖泊
  • 6篇富营养化
  • 5篇淡水
  • 5篇生态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水位
  • 5篇群落结构
  • 5篇长江流域
  • 4篇淡水贝类
  • 4篇底栖动物群落
  • 4篇动物群
  • 4篇动物群落

机构

  • 76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长江科学院
  • 3篇南昌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南省水产科...
  • 2篇湖北省水产科...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作者

  • 78篇王洪铸
  • 20篇崔永德
  • 20篇王海军
  • 16篇刘学勤
  • 15篇梁彦龄
  • 10篇赵永晶
  • 8篇梁小民
  • 7篇舒凤月
  • 5篇吴小平
  • 4篇冯伟松
  • 4篇潘保柱
  • 4篇谢志才
  • 4篇李钟杰
  • 3篇张堂林
  • 3篇茹辉军
  • 3篇欧阳珊
  • 3篇杨震东
  • 2篇姜苹红
  • 2篇周易勇
  • 2篇解绶启

传媒

  • 29篇水生生物学报
  • 5篇湖泊科学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淡水渔业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2008年全...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蚌科钩介幼虫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Ⅱ.六个种幼虫的形态被引量:10
2000年
研究了真柱矛蚌、剑状矛蚌、洞穴丽蚌、角月丽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六种蚌的育儿囊的类型和钩介幼虫的形态,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钩介幼虫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真柱矛蚌、剑状矛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同生型,洞穴丽蚌、角月丽蚌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四生型;钩介幼虫可分为二类:真柱矛蚌、剑状矛蚌、褶纹冠蚌为有钩型,三角帆蚌、洞穴丽蚌、角月丽蚌为无钩型。一些细微结构在不同种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吴小平梁彦龄王洪铸欧阳珊
关键词:蚌科钩介幼虫比较形态学
AeDNA:水生生物eDNA数据库被引量:2
2022年
环境DNA (eDNA)技术是一种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的新手段,完整和准确的参考序列库是eDNA技术应用于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当前,不同水生生物eDNA参考序列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同类群使用的标记基因不同且资源较为分散,部分参考序列分类不准确,以及针对我国各类水体中水生生物eDNA参考序列不多等。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构建了水生生物eDNA数据库(AeDNA, http://aedna.ihb.ac.cn/)。AeDNA整合了DNA条形码和基因组两种类型参考序列。其中18S、28S、ITS、COΙ、12S、rbcL等各类DNA条形码60余万条,涉及2万余种鱼类、1万余种水生植物、1万余种底栖动物、1万余种浮游动物和1万余种浮游植物;基因组包含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基因组6199个及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和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物种基因组。涉及的生境有江、河、湖、海、冰川和温泉等各类水环境,尤其数据库构建团队贡献的6万余条参考序列,具有我国丰富的各类水体生境信息。总体来说, AeDNA是一个数据量大、类群覆盖全、准确性高且具有我国水生生物特色的综合性eDNA参考序列库,是水生态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基础资源。
陈凯方成池吴志刚熊凡俞丹崔永德张琪王宝强姜传奇宋立荣王洪铸刘焕章陈晓飞凌海波蔡俊雄李涛何舜平缪炜熊杰曾宏辉
关键词:DNA条形码基因组
藻型浅水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生态地位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是指分选时能通过0.5 mm 或1.0 mm(本研究中指1.0 mm)孔径的网筛,但被0.042 mm孔径网筛所阻留的一类底柄生物,主要指多细胞动物.小型底柄动物是鱼、虾和贝等幼体阶段的优质饵料,在底层食物网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因种类多、数量大、世代周期短和终身底栖等优点,开始应 用于环境监测.国外已经在河流和湖泊就小型底栖动 物的现存量、生产量、呼吸、摄食和环境监测等开展了一 些研究.
闫福桂王海军王洪铸张堂林李为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生态地位
引江济湖的主要目的不是稀释污染物,而是修复自然水文节律及自净能力被引量:2
2021年
引水(江河等)济湖是常提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但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围绕"如何科学实施江湖连通"这个问题,文章首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型模拟,指出引水冲释的效果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低磷源水,而这个条件往往难以满足。然后,比较阻隔湖泊与通江湖泊的水质,分析总结长江通江湖泊水质良好的机制,即自然水位波动利于水生植被发育、湖滨带季节性变浅和干涸利于分解吸附污染物、湖水泥沙多且流动导致浮游藻类对营养的利用效率下降、生态复杂性较高,指出江河与湖泊的连通工程应以修复自由水文连通和自然水位波动为主要目的,从而增强湖泊自净能力,并给出实施建议。文章对国内外引水济湖工程进行了系统综述,提出了科学的新连通模式,对有效实施江河与湖泊的连通工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王洪铸
关键词:引水工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
长江中游典型河段底栖动物的物理栖息地模型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4
2020年
考虑水生生物生境需求的物理栖息地模型被认为是评估河流流量变化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的最可信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选取长江干流含有河漫滩的监利江段为实例,建立底栖动物各类群的物理栖息地模型,计算变化流量下栖息地适宜面积的时间序列,并据此进行生态流量决策。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底栖动物最敏感的环境参数是流速,适宜范围为0~0.2 m/s;其次是水深,适宜范围为0~6 m。在考虑敏感环境参数的前提下,得出监利江段底栖动物的最佳生态流量为20000 m^3/s。三峡大坝蓄水后枯水期和平水期底栖动物适宜面积的低值部分减小,丰水期适宜面积增加。为了保护底栖动物栖息地,建议三峡大坝在防洪蓄水的同时能兼顾底栖动物的生态流量需求,调节枯水期和平水期的流量,让监利江段接近4000 m^3/s,丰水期接近20000 m^3/s。在枯水年增大枯水期和平水期的流量,平水年增大枯水期的流量,丰水年减少丰水期的流量。本研究方法可以供长江其他河段目标物种的生态流量决策和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参考。
班璇郭舟熊兴基刘学勤马雅雪王洪铸
关键词:底栖动物
河流泥沙及水流对黄河生态健康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为对黄河的生态健康进行评价,调查了2008年春、秋两季干流14个河段和4座水库,并选择高等植物、底栖动物及鱼类群落特征等参数进行评价。生物评价结果既有效反映了水质和基质的空间格局,又有其自身分布特点。总体来说,上游的兰州以下河段及下游各河段的健康状况较差,中游各河段相对较好。回归分析表明了各种水文和泥沙过程对生物群落发展和生态健康的重要影响。文章最后就黄河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持提出了管理建议。
王海军王洪铸赵伟华沈亚强茹辉军梁小民
关键词:黄河生态健康高等植物底栖动物鱼类
富营养化治理应放宽控氮、集中控磷被引量:66
2009年
传统上普遍认为,湖泊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治理需要严格控制氮的排放.国际上最新研究否定了这一观点.文中首先通过分析指出传统控氮观念的科学基础并不可靠,其中氮磷比假说只是一种臆断,而封闭瓶营养添加实验未能模拟自然固氮过程.然后介绍在长江流域40多个湖泊多年比较研究的最新成果:无论总氮浓度是高还是低,总磷浓度都是限制浮游藻类生长的最重要因素,藻类总量决定于总磷而不是总氮,从而证明在野外条件下控氮不能减少藻类总量.研究结果得到北美长期全湖实验的证实.这两个研究点面结合,共同阐明了"减氮不能控制藻类总量、反而诱发固氮蓝藻水华"这一普适规律.从氮磷循环特点来看,这一结论也是必然的.进而从多方面论证指出:富营养化治理无需控氮、只需控磷,除非氮浓度过高对人类和生物造成直接毒害.最后提出了关于放宽或取消氮控制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具体建议.
王海军王洪铸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水华
长江流域淡水贝类分布模型与保护需求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以长江流域淡水贝类三大分类群(前鳃亚纲、肺螺亚纲和双壳纲)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获取贝类资料,在提取不同尺度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类群贝类的MaxEnt分布模型与保护需求研究。结果表明:(1)气候变量是决定三大分类群分布范围的重要因子,其次为人类干扰因子。海拔和溯流距离是决定前鳃亚纲和双壳纲分布格局的重要变量,而这两个变量对肺螺亚纲的影响微乎其微。(2)建立了累积种数-面积(长度)关系,并据此推算出不同水域的最小保护需求,其中干流岸线1181 km(占总长的18.7%),支流岸线16960 km(占支流总长的8.7%),阻隔湖泊6397 km^2(占阻隔湖泊总面积的70.6%),通江湖泊5609 km^2(占通江湖泊总面积的86.3%)。(3)淡水贝类主要分布区在“三湖二干流”组成的生态系统网络,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中游干流和下游干流。进一步分析发现,已建立的适宜淡水贝类的湿地保护区面积为2.1×10^4 km^2,河流保护长度为1885 km,保护区面积不足且多呈斑块状分布,与需要保护的潜在分布区重合度较低。相关结果有望为长江流域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流域整体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和雅静王洪铸崔永德舒凤月王海军
关键词:淡水贝类MAXENT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宜昌-安庆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为系统了解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于2016年5—6月和10—12月对长江干流宜昌-安庆段进行2次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96种,水生昆虫种类数最多,占总数的49.0%。大部分物种(58.7%)的出现频率都较低(<1%),且各江段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为(213±58) ind./m^2,生物量为(0.202±0.066) g/m^2。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汛前汛后差异显著,汛后种类数和现存量均明显下降。与建坝前资料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种类数增加,现存量下降。环境分析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流速,底质和水质的影响不大。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下降与建坝后干流冲刷加剧有关,针对底栖动物保护,建议开展水沙调节、营造缓流生境并加强洲滩保护。
马雅雪姚维林袁赛波刘学勤王洪铸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长江干流流速冲刷
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与整体保护对策被引量:32
2019年
长江中下游河流-泛滥平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正面临着多重的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修复和保护这一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文章全面系统地综述了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系统的生态研究进展,进而提出了整体修复与保护对策。首先,介绍了河流景观生态系统与水文连通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然后,回顾了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的历史,概述环境与资源现状。2300万年前,长江贯通三峡东流,形成统一的大河。中下游泛滥平原星罗棋布河溪、湖泊(现有面积15770 km^2)和湿地,孕育出独特而复杂的淡水生物群落,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第三,指出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生态系统面临四大威胁:(1)栖息地丧失,包括河流渠道化、湖泊面积锐减(19世纪50年代后减少了约10000 km^2)、湖滨带退化和过度采砂;(2)水文情势和水文连通改变,包括建成的4.7万座梯级水库、大多数湖泊以闸坝与干流阻隔;(3)水体污染,包括富营养化、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塑料;(4)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包括过度捕捞和高强度围栏养殖。第四,系统阐明江湖水文连通度与湖泊生态系统的关系:(1)江湖阻隔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大型植物和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产量在一定程度的江湖水文连通度下达到最大;(3)阻隔导致各生态类群的鱼类物种多样性下降、天然鱼苗资源枯竭;(4)阻隔导致湖泊底层食物网结构简化,营养基础更加依赖有机碎屑。江湖阻隔的作用机制是:(1)阻碍湖泊与河流的水沙和营养传输,扰乱周期性水文波动,阻断或延滞生物的交流和生长过程;(2)削弱自然水文地貌过程,降低生境的时空异质性;(3)终止或减弱水文干扰作用。最后,提出了修复与保护对策。由于长江河流-泛滥平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巨系统,故必须在水系尺度上实施多样性整体保�
王洪铸刘学勤王海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