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5年
- 岳彬梁滨沈王玮唐涛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麻醉
-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20),A组患者开胸术后不用自控镇痛泵,采用肌内注射哌替啶2 mg/kg镇痛;B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0.25%罗哌卡因5 ml后自控镇痛(PCEA),配方为0.25%罗哌卡因200 ml+昂丹司琼24 mg,并观察记录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满意度(5.2±1.3)分,B组镇痛满意度(2.0±0.4)分,两组镇痛效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开胸手术患者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 岳彬唐涛王玮
- 关键词:胸廓切开术
- 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择期进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后切皮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及盐酸羟考酮0.1 mg/kg缓慢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30 min(T3)、拔管后2 h(T4)、拔管后4 h(T5)的血压、心率(HR)、脉氧饱和度及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患者于T3、T4、T5时的术后镇静评分(Ramsay)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在T0、T1时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T5时的SBP、DBP、HR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3-T5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短小手术中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及躁动,循环稳定,并且没有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郝晓燕王辉王玮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胸腔镜手术
- 盐酸艾司洛尔预防全麻病人气管内插管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8
- 1999年
-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单次静脉注射两种剂量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所医院共1830例全麻气管内插管病人于全麻诱导前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1mg/kg组(E1组)及2mg/kg组(E2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E0组),观察全麻诱导后及插管后1~10分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后及插管后E0组病人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E1组和E2组(P<0.05~0.01),E1组病人心率快于E2组(P<0.05~0.01);E0组病人心动过速发生率为63.8%,E1组为34.7%,E2组为22.6%,后两组与E0组比较P<0.01。E1、E2组病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1.0%、11.5%、11.3%;E0组病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12.3%、5.2%,均P<0.01。未出现严重的心血管毒副作用。结论单次静脉注射1~2mg/kg的盐酸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和副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
- 王玲罗爱伦吴新民胡晓孙莉张宏幺玉霞何振洲杭燕南吴民慧蒋豪周全福高天华高崇荣赵雾红谷妙宁叶小平许广均林春水钟亮任永功田玉科王鹏冯维民沈七襄夏建国梁滨沈王玮于永和田昭涛于金贵候跃东
-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于肝移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郝晓燕梁滨沈王玮宋美丽
- 关键词: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肝移植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