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成功救治弥漫性肺泡出血2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导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经验及预后,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DAH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以"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弥漫性肺泡出血"和"肺泡出血"为关键词, 检索万方医学数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21年8月公开发表的病例报道。结果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例患者病情危重均需ECMO支持治疗, 同时联合俯卧位通气有助于病情缓解, 经治疗均好转出院。文献复习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章29篇, 患者32例, 结合我科2例, 共3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16例, 女18例;年龄45.5(28.0, 73.25)岁, 年龄范围为8~81岁;病程13(8, 20) d, 病程范围为2~85 d, 总体病死率20.59%(7/34)。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多见, 严重的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胸部影像学可见多发斑片状、弥漫性肺部浸润或实变影。支气管镜和肺泡灌洗液可见出血及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治疗多选择大剂量激素冲击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疗法, ECMO是重要的挽救性治疗措施(35.29%, 12/34), 使用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 DAH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罕见临床表现, 预示病情危重。早期应用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有利于分泌物引流、促进肺复张, 是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 可为后期病因诊治争取宝贵时间。
- 刘瑶张秋灵刘恒均王玮何飞徐鹏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俯卧位弥漫性肺泡出血ECMO
- 缺氧激活IRE1a/JNK通路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缺氧是否通过肌醇依赖酶1α(inositol requires enzymes1α,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激活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通路参与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系(MPASMCs),构建缺氧MPASMCs模型,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RS关键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以及JNK通路基因的表达;用siRNA转染敲低IRE1α表达,用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通路,XBP-1s质粒转染增加XBP-1s表达,CCK8实验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观察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分型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氧培养后的MPASMCs中HIF-1α表达明显上调;在缺氧后GRP78、磷酸化IRE1α(P-IRE1α)以及磷酸化JNK(P-JNK)表达量均上升,提示IRE1α介导的ERS以及JNK通路被激活,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P-JNK表达减低,说明JNK通路被抑制;缺氧组PCNA蛋白水平上调,结合CCK8实验提示细胞增殖水平上调,缺氧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水平下调,结合流式细胞分型结果提示凋亡水平减低,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上述变化被延缓;用SP600125处理细胞后,也可部分延缓缺氧所引起的促增殖抗凋亡改变;常氧状态下过表达XBP-1s激活了JNK通路,同时出现了类似缺氧的改变。结论缺氧激活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进而通过JNK通路促进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 史薪炜钱骏袁超史阳阳王玮孙凯
- 关键词:肺高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 皮特菌血症评分对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皮特菌血症评分(Pitt bacteremia score,PBS)对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XDR-KP)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诊断为XDR-KP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纳入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XDR-KP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PBS评分对XDRKP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探讨PBS评分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系统(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之间的相关性。并以PBS评分最佳截断值为界点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APACHEⅡ和SOFA评分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XDR-KP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118例XDR-KP血流感染患者,年龄(65.98±15.16)岁,其中男性82例,女性36例;患者28 d病死率为61.02%,PBS评分为(4.43±1.53)分,死亡组患者的PB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5.68±1.86)vs.(2.48±1.02),(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BS评分(OR=4.940,95%CI:2.720~8.968,P=0.008)、APACHEⅡ评分(OR=1.630,95%CI:1.361~1.952,P=0.010)及SOFA评分(OR=1.879,95%CI:1.451~2.422,P=0.009)是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相比较,PBS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风险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其ROC下面积为0.970(95%CI:0.945~0.995,P<0.001),最佳截断值为3.5分。PB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r=0.916,P<0.001)和SOFA评分(r=0.829,P<0.001)呈高度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PBS评分<3.5的患者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PBS评分>3.5的患者(P=0.001)。结论PBS评分对XDR-KP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具有良�
- 仝瀚文邵斌霞刘芸王军王芳王玮刘瑶何飞
- 关键词:血流感染预后
- 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P、SF、SOD、TNF变化的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多年来,有关铜蓝蛋白(CP)、铁蛋白(S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时有报道。但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这几项指标变化的报道却不多。为此,我们在研究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微量元素变化的同时,应用RIA法测定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这几项指标值,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取得较有意义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 一、试剂: (一)CP放射免疫试剂盒(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 (二)SF、SOD、TNF放射免疫试剂盒(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 二、仪器:FJ-201Ⅰ型γ免疫计数器(西安二六二厂)。 三、对象: (一)健康对照组:选自本院体检中心干部体检健康者40人(男25,女15),年龄30~60岁。 (二)胃肠道肿瘤患者:选自本院临床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胃癌10人,肠癌10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年龄28~65岁,术中均无输血。 四、方法: (一)胃肠道肿瘤患者分别取术前1天,术后4天静脉血,分离血清,-20℃保存。 (二)CP、SF、SOD、TNF均采用RIA。 结果 一、健康对照组男女性血清CP、SF、SOD、TNF浓度比较:表1。
- 朱世均金遵禹王玮
- 关键词:肠肿瘤铜蓝蛋白
- 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微量元素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 1996年
- 对胃肠道癌肿病人血清和组织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及某些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测定与研究。结果:(1)胃肠道肿瘤病人血清中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降低极为显著,Cu/Zn比值倒置,血清中铁降低。(2)术后6小时血清锌急骤下降,大多数微量元素也有下降。(3)胃肠道癌肿组织硒含量高于癌周,更高于正常粘膜。说明病人体内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 金遵禹沈坤堂朱世钧王玮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微量元素铜蓝蛋白
- SimMan 3G模拟系统融合案例教学法在急诊围插管期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SimMan 3G模拟系统与案例教学法(CBL)相融合的教学法在急诊围插管期情景模拟教学培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度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安妮模拟器联合CBL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SimMan 3G模拟系统联合CBL的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以理论测试、临床技能操作两种形式评价住培医师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反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员培训后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但临床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在教学互动性、学习兴趣、临床分析应对能力及总体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mMan 3G模拟系统与CBL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急诊住培医师围插管期模拟教学的培训效果,提高急救能力,为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思路。
- 刘瑶王玮刘恒均徐鹏
- 关键词:CBL医学模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吸烟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吸烟与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吸烟对急性肺栓塞病人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2021年12月1日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244例APE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组(186例)和危重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危重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剔除存在其他干扰因素的病人,根据CT肺动脉造影严重程度分数(CT-PASS)剔除慢性肺部疾病后剩余病例分为堵塞严重组(CT-PASS>20 mm,53例)和堵塞非严重组(CT-PASS≤20 mm,151例),比较两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APE危重程度和肺动脉压力。分析吸烟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吸烟对急性肺栓塞病人肺动脉压力的影响。结果:吸烟、慢性肺部疾病、CT-PASS是导致急性肺栓塞危重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剔除40例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后,在堵塞非严重组中,吸烟者存在肺动脉高压的占比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尽管两组危重肺栓塞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者危重肺栓塞比例仍高于非吸烟者;在堵塞严重组中,两组存在肺动脉高压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者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危重肺栓塞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吸烟是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危重肺栓塞的风险程度较不吸烟者高,吸烟通过引起并加重肺动脉高压进而增加急性肺栓塞的危害性,在合并严重堵塞情况下更易导致危重肺栓塞。
- 邵斌霞王玮何斌张劲松高玉娟仝瀚文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吸烟
- 胃肠道肿瘤病人微量元素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本文对胃肠道癌肿病人血清和组织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及某些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测定与研究,结果是:①胃肠道肿瘤病人血清中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降低极为显著,Cu/Zn比值倒置,血清中铁降低;②术后6h血清锌急骤下降,大多数微量元素也有下降;③胃肠道癌肿组织硒含量高于癌周;更高于正常粘膜。综合以上说明病人体内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 金遵禹王玮沈坤堂朱世钧
- 关键词:微量元素生化指标胃肿瘤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