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睿坤

作品数:34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污泥
  • 10篇煤浆
  • 9篇成浆
  • 8篇水煤浆
  • 7篇成浆特性
  • 4篇有机朗肯循环
  • 4篇生物质
  • 4篇燃烧
  • 4篇朗肯循环
  • 4篇废水
  • 3篇余热
  • 3篇蒸汽
  • 3篇污泥处理
  • 3篇城市污泥
  • 3篇成浆性
  • 3篇
  • 2篇低温再热器
  • 2篇动力学
  • 2篇液化工艺
  • 2篇有机工质

机构

  • 2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4篇浙江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1篇浙江浙能技术...
  • 1篇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

  • 34篇王睿坤
  • 13篇赵争辉
  • 12篇刘建忠
  • 12篇周俊虎
  • 11篇岑可法
  • 4篇虞育杰
  • 4篇陈鸿伟
  • 3篇张穆勇
  • 3篇刘明强
  • 3篇杨建蒙
  • 3篇高夫燕
  • 3篇鲁许鳌
  • 3篇李永强
  • 3篇马凯
  • 3篇杜斌
  • 2篇张彦威
  • 2篇胡亚轩
  • 2篇刘志坚
  • 1篇何勇
  • 1篇杨卫娟

传媒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煤炭学报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全国城镇垃圾...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附剂表面含氧官能团对苯酚吸附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19年
煤、炭及氧化石墨烯对酚类化合物有良好的吸附性,常用作吸附剂去除含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上述吸附剂表面含氧官能团复杂多样,含氧官能团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尚未明确。本文采用石墨烯基底作为煤、炭等吸附剂的模型,分别采用羧基、羟基和羰基对基底进行修饰。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苯酚在不同含氧官能团改性吸附剂基底上的吸附过程,从范德华作用、静电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氢键作用、相互作用能等方面,探讨不同含氧官能团对吸附苯酚的影响。3种含氧官能团会对基底与苯酚之间的范德华作用、静电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及氢键作用造成不同的影响。范德华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是影响苯酚在基底吸附的主要因素;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当氢键形成位置不同时,会对苯酚的吸附产生促进或阻碍2种作用,当基底上的含氧官能团与苯酚形成氢键时会促进基底吸附苯酚,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水分子与苯酚之间的氢键则会阻碍苯酚在溶液中的迁移。相互作用能的大小则反映了吸附过程的自发性及吸附后的稳定性,相互作用能绝对值越大表明吸附平衡后系统更加稳定,羧基有利于提高吸附剂基底吸附苯酚后的稳定性。不同含氧官能团修饰基底会使基底的亲水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羧基最强,羟基次之,羰基几乎不增加基底的亲水性。
赵振王睿坤叶学民赵争辉曾显清
关键词:分子模拟含氧官能团含酚废水处理
水热碳化耦合双闪蒸-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热碳化耦合双闪蒸‑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水热碳化系统、闪蒸蒸汽发电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反应釜通过浆料泵连接至一级闪蒸罐,一级闪蒸罐的浓缩浆料出口连接至二级闪蒸罐,一级闪蒸罐的蒸汽出口连接至一...
王睿坤贾建东陈鸿伟赵争辉雷浩洋靳庆壮
文献传递
热解温度对褐煤半焦成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采用低温热解法(450~650℃)对褐煤进行改性处理,研究热解终温对褐煤半焦成浆特性的影响,并从煤质特性和微观孔隙结构的角度对成浆性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选用Herschel-Bulkley模型对浆体流变特性进行拟合分析,直观地显示了水煤浆流变特性随浆体浓度和热解终温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热解有效地提高了褐煤的成浆性能,褐煤水煤浆的最大成浆浓度由改性前的44.31%,最大可升至66.78%,热解终温越高,定黏浓度越大。在表观黏度相近的情况下,热解终温越高,半焦水煤浆的稳定性越好。低温热解能有效脱除褐煤中的水分,促进含氧基团的分解,提高煤阶。热解后,煤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热解终温升高,孔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减小。
刘明强刘建忠王睿坤周俊虎岑可法
关键词:低温热解半焦水煤浆成浆特性
利用污泥和有机废液发酵制备气泡水煤浆或水焦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提高水煤浆/水焦浆分散性和稳定性的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污泥和有机废液发酵制备气泡水煤浆或水焦浆的方法。是将煤粉/石油焦、污泥、有机废液与水煤浆添加剂/水焦浆添加剂掺混,制备成能自身发酵产生气泡的水煤浆;各原料...
刘建忠王睿坤程军王智化杨卫娟张彦威何勇周志军黄镇宇周俊虎岑可法
文献传递
基于ASME和GB两种标准的混煤掺烧锅炉反平衡效率及其不确定度计算被引量:7
2016年
为确切了解某电厂锅炉及其辅机对混煤掺烧的适应性情况,并为其运行提供经验,在该锅炉上进行了澳大利亚烟煤(澳煤)与国内优混烟煤(优混)的掺烧试验,并根据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GB)计算得出了不同掺烧工况下的锅炉反平衡效率;基于影响锅炉效率的7个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在ASME标准下,全烧优混煤和掺烧50%澳煤的锅炉效率分别为93.73%和93.83%;在GB下,全烧优混煤和掺烧50%澳煤的锅炉效率分别为93.10%和93.28%。掺烧澳煤后锅炉效率略有提升,但相差不大。在ASME标准下,全烧优混煤和掺烧50%澳煤的锅炉效率扩展不确定度U95(η)分别为0.210%和0.218%;在GB下,全烧优混煤和掺烧50%澳煤的锅炉效率扩展不确定度U95(η)分别为0.244%和0.256%。锅炉效率不确定度很小,表明锅炉效率测量试验准确度很高。
华晓宇王睿坤裘立春杨扬施浩勋
关键词:电厂锅炉混煤掺烧ASME标准GB锅炉效率反平衡
基于混合建模的蒸汽管道参数计算被引量:8
2020年
提出一种结合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的混合模型用于蒸汽管道的参数计算。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向量机算法建立数据驱动误差预测模型,对机理模型计算所造成的机理误差进行预测,并将该模型的误差预测结果用于修正机理模型计算结果。为验证混合建模计算的有效性,通过实例建立机理模型和基于向量机算法的蒸汽参数预测模型计算管道末端蒸汽参数,并与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可为供热管道的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陈鸿伟麻哲瑞吕春旺刘玉强张巍王睿坤
关键词:蒸汽管道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
一种平行混合燃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行混合燃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由生物质直燃锅炉和煤粉锅炉组成,储料仓中的生物质燃料通过输送装置进入生物质直燃锅炉,在炉排上燃烧产生热量,与过热器换热,产生的低参数蒸汽通过蒸汽输...
鲁许鳌杨建蒙张穆勇马凯王睿坤周兆伦李永强杜斌
文献传递
新型焦化废水制水煤浆用的废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焦化废水制水煤浆用的废水收集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壁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滤渣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内腔底面右侧固定装配有斜坡,所述沉淀池的左侧面中部固定插接有进水...
王睿坤高群翔
文献传递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转化研究进展
2024年
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生物质原料的热解机理,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和性质,研究了产物的调控、改性和应用。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技术改进,致力于改进生物质热解技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产物选择性;产品多样化,除了生物质热解产生的主要能源产品,如生物炭、生物油和生物气,还应着眼于开发高价值的化学品和材料,包括生物基化学品、特殊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集成系统,应尝试将生物质热解与其他能源转化技术相结合,形成多能源联供系统,与生物质发酵、光催化、电解和储能等技术集成,以提高整体能源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姚磊葛立超赵灿王睿坤左明锦张玉黎汪洋许昌
关键词:热解生物气生物油生物炭
配煤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通过对石港、小屯、兖州、黄陵4种煤进行单煤制浆及不同比例2种煤的配煤制浆实验,研究配煤制浆对水煤浆的成浆性、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单煤的成浆性研究表明:不同煤种成浆浓度有差异,氧碳比低的煤种成浆性较好,最大成浆浓度较高;水煤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且浓度越高剪切变稀特性越明显。配煤制浆中,由于煤种间的相互作用效果不同,同一种煤与不同的煤分别相配,以及配比的不同,对水煤浆的流变性及稳定性影响不同;配煤制浆对浆体的成浆性影响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实验中配煤制浆的实际成浆浓度和线性加权平均得到的最大成浆浓度间最大相差1.82个百分点。稳定性试验表明,在正常的水煤浆浓度下,无论是单煤还是配煤制取的水煤浆,20天后析水率都比较合理,在15%以下。不同的煤种配煤制浆后对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
胡亚轩刘建忠王睿坤虞育杰周俊虎岑可法
关键词:水煤浆流变性稳定性非线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