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大一新生适应性教育系统工程的构建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大一新生适应问题日益凸现,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构建了集完善工作体制、开展五大专题辅导、采取四项可行性措施的三位一体的大一新生适应性教育系统工程,帮助新生更好地度过适应期。
- 王翠春张利萍李国梁
- 农业院校学生重大考试焦虑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重大考试焦虑的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考试焦虑测量表(TAT)、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测量工具对222名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进行心理测试与统计分析。[结果]农学生的考试焦虑率为78.17%,中度以上考试焦虑者占21.32%,女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明显高于男大学生,有重大考试失败经历者的考试焦虑明显高于无此经历的学生;考试焦虑与人格、重大生活事件有显著相关。[结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切实、有效加强农业院校学生重大考试的焦虑干预工作。
- 林红王翠春慕乾伟
- 关键词:考试焦虑农业院校大学生
- 情绪调整的记忆巩固促进熟悉性再认:来自脑电的证据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考察情绪调整记忆巩固的心理及神经机制。方法:在被试记忆中性词语后分别呈现正、中、负三类不同效价的情绪图片,并在间隔一天后对词语进行再认测试,同时记录其脑电活动。结果:行为结果显示各情绪条件下再认率均显著高于随机猜测水平,而与正负情绪图片配对的词语再认率显著高于与中性图片配对的词语,且正负间无差异;ERP结果显示额叶前部发现明显的新旧效应,且正负情绪条件比中性条件诱发出更大的FN400新旧效应,但正负条件间无差异,与行为结果一致。结论:情绪调整的记忆巩固主要提高了基于熟悉性的再认成绩,与基于回想的再认无关。
- 乔艳阳张庆林张利萍王翠春慕乾伟
- 农业院校新生入学适应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索农业院校新生入学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关系。方法:运用UPI、SCL-90、16PF以及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青岛农业大学80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农业院校新生入学面临的主要适应问题表现在职业选择、学习适应以及环境认同三方面;(2)男生比女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城镇往届生比农村往届生适应情况好;(3)UPI总分和SCL-90抑郁因子对新生的适应性有明显的预测作用;(4)人格因素中的稳定性、敢为性、兴奋性对新生适应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大。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因素对其入学适应有预测作用。
- 王翠春张利萍
- 关键词:农业院校心理健康
- “互联网+”视域下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21年
- 目前,高校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弱化,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互联网+”为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大服务体系及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 王翠春
- 关键词: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
- 告别逝者,重新上路——一例大学班级哀伤辅导的设计与实施被引量:2
- 2012年
- 哀伤是指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之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种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它包含了悲伤与哀悼两部分。悲伤主要指一个人在面对损失或失丧时出现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反应,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哀悼主要指一个人在面对损失或失丧时,因身心的反应而带来的外在社交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 王翠春张利萍
- 关键词:哀伤告别班级心理反应境况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人才成就动机和职业倦怠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人才在接受继续教育过程中的成就动机和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发现:1.涉农人员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显著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2.男性的成就动机弱于女性。3.相较于工作5年及以下的涉农人员,工作6-10年人员的成就感水平显著更低。4.成就动机对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具有对职业倦怠的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应注重改善涉农人员的成就动机和职业倦怠现状,科学开展涉农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 李文洁李彬王翠春张利萍
- 关键词:继续教育成就动机职业倦怠
- 体验式教学对大一新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干预效果评价——基于班级团体辅导和心理影片赏析的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人际信任、自我协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核心内容。该研究采用连续团辅、阶段团辅、影片赏析三种不同形式,对15个班级进行心理健康体验式实践教学。结果发现:三种教学方式对人际信任的提升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促进自我和谐效果显著,其中连续班级团辅效果最佳。因此,应采取更深层次、更长久的自我人际探索主题活动,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领悟和提升。
- 李彬张利萍李文洁刘倩王翠春孙景福
- 关键词:人际信任自我和谐团体辅导影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