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婷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节节麦不同生育期叶片蜡质组成和超微形态的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解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不同生育期叶片表皮蜡质组成及晶体形态的变化,对节节麦叶片蜡质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和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仪(GC-FID)对蜡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叶片表面蜡质晶体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节节麦叶表皮蜡质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化合物21种,主要以初级醇为主(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相对含量分别为85%、84%和70%),并含有少量的烷烃、醛、酮和脂肪酸;随着节节麦的生长发育,蜡质总量不断积累,烷烃含量极显著地升高,其中以C29烷烃的增加最明显,而初级醇含量显著降低,其中C26醇的相对含量降低最明显(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相对含量分别为80%、76%和63%),其他各类化合物组分变化不大。经扫描电镜观察,节节麦叶片近轴和远轴面的蜡质晶体形态无明显差别,苗期均为片状,抽穗期大部分仍以片状形态存在,并且蜡质晶体的密集程度比苗期稀疏,灌浆期蜡质晶体的密集程度变得更加稀疏。这些变化可能与抽穗期、灌浆期烷烃含量的增加和初级醇含量的减少有关。
- 王艳婷孙瑜琳王美玲汪勇史雪李春莲权力王中华陈耀锋
- 关键词:节节麦化学组成超微形态
- TaFARl基因参与小麦表皮蜡质超长链脂肪醇的生物合成
- 植物表皮(cuticle)是覆盖于植物表皮细胞外层的部分,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它能保护植物避免各种环境胁迫。植物表皮通常由角质层和表皮蜡质组成。其中,表皮蜡质是一类有机物质混合物的总称,包括脂肪酸,脂肪醇,烷烃,醛,...
- 汪勇王美玲孙瑜琳徐静王艳婷柴乖强王中华
- 关键词:小麦
- 文献传递
- 黑芝麻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含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芝麻叶片表皮蜡质与干旱的关系,以3个新育成的黑芝麻品系盛花期叶片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绝对含量,以此建立芝麻表皮蜡质成分分离与鉴定技术。结果表明,在采用的气相色谱分离条件下,芝麻叶片蜡质成分分离较彻底,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包括11种直链烷烃、7种支链烷烃、9种初级醇和1种甾族化合物,其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为蜡质主要成分,并且以C33烷烃的相对含量最高,约占蜡质总含量的30%;3个材料叶片蜡质成分及所占比例相似,但总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冀1-98-5为(2.75±0.34)μg·cm-2、冀9014选单-5为(4.06±0.66)μg·cm-2、冀9104-742为(4.12±0.35)μg·cm-2;经扫描电镜观察,芝麻叶片上下表皮均为薄膜状蜡质层,无明显蜡质晶体存在。
- 张帆白羽王嘉欢王美玲孙瑜琳王艳婷景兵王中华肖恩时
- 关键词:黑芝麻烷烃电镜扫描
- 多倍体植物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开发被引量:6
- 2011年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一种DNA序列多态性.在人、拟南芥、水稻等二倍体生物中,已经开发出大量的SNP标记并被用于群体结构分析、关联作图等研究,而在棉花、油菜、小麦等多倍体植物中,SNP的开发与应用却进展迟缓.为促进多倍体植物中SNP的开发,本文对多倍体植物中SNP标记开发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多倍体中SNP标记开发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位点特异性引物的PCR片段直接测序,利用多倍体的近缘二倍体区分SNPs和部分同源序列间的差异(homoeologous sequence variants,HSVs),利用2代测序技术大规模发掘SNPs,基于公共数据库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候选SNPs,通过遗传(分离)模式的研究验证SNPs等.利用上述方法可实现多倍体植物中SNP标记的大规模开发.
- 贺道华邢宏宜赵俊兴赵艳宁齐程王艳婷
- 关键词:多倍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 TaFAR1基因参与小麦表皮蜡质超长链脂肪醇的生物合成
- 植物表皮(cuticle)是覆盖于植物表皮细胞外层的部分,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它能保护植物避免各种环境胁迫.植物表皮通常由角质层和表皮蜡质组成.其中,表皮蜡质是一类有机物质混合物的总称,包括脂肪酸,脂肪醇,烷烃,醛,...
- 汪勇王美玲孙瑜琳徐静王艳婷柴乖强王中华
- 关键词:小麦
- 小麦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含量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为了解小麦叶片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及成分,以具有白霜状表型的小麦品系310为材料,在抽穗期选取小麦倒二叶,用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蜡质晶体结构,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蜡质组分,以峰面积为指标,定量计算各蜡质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叶片上表皮的蜡质晶体呈现致密的片状结构,下表皮呈现管状结构。抽穗期叶片的蜡质总含量为9.204±0.650μg·cm-2。其中,脂肪醇含量最高,为3.690±0.485μg·cm-2,占蜡质总量的40.37%;烷烃次之,含量为3.040±0.678μg·cm-2,占蜡质总量的32.88%;醛、酸、二酮分别为0.524±0.032μg·cm-2、0.469±0.040μg·cm-2、0.951±0.064μg·cm-2,分别占蜡质总量的5.65%、5.18%和7.12%;未鉴定出的成分为0.815±0.140μg·cm-2,占蜡质总量的8.79%。在叶片表皮蜡质总化合物中,C28醇分布最多,占化合物总量的32.16%;其次为C29烷烃,占化合物总量的18.72%。
- 张芸芸李婷婷孙瑜琳王艳婷王美玲汪勇史雪权力李春莲王中华
- 关键词:小麦电镜扫描
- 二穗短柄草表皮蜡质组成分析及蜡质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解二穗短柄草各器官表皮蜡质组成及其晶体结构,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对二穗短柄草穗下茎、叶、穗和旗叶鞘的表皮蜡质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皮蜡质晶体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从二穗短柄草表皮蜡质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成分,主要为初级醇、烷烃、醛和脂肪酸。其中,初级脂肪醇、脂肪醛和烷烃是其蜡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蜡质含量的96%。不同器官的蜡质成分比较相似,均以初级脂肪醇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脂肪醛、烷烃和脂肪酸。不同器官间蜡质总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穗和旗叶的蜡质含量比较高,分别为13.6和9.8μg·cm-2,而倒三叶和旗叶叶鞘最低,分别为4.9和4.7μg·cm-2。蜡质成分碳链长度的分布范围主要为C22~C32,其中以C26分布最多。初级醇中C26醇的含量最高,分别占叶片、穗和叶鞘中醇含量的94.6%、95.7%、91.4%,占穗下茎中醇含量的76.5%。烷烃中以C29烷烃含量最高,大约占60%左右;其次是C31烷烃,含量在叶片蜡质中大约为30%,穗下茎中是34.2%。醛中C26醛含量最高,约占叶片、穗和叶鞘中醛含量的91.5%~94.6%,占穗下茎中醛含量的74.4%。脂肪酸中C20和C22脂肪酸的含量较高,C26和C28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经扫描电镜观察,各器官表面的蜡质晶体结构均为片状。
- 李婷婷张芸芸孙瑜琳王艳婷王美玲胡世玮汪勇史雪权力王中华
- 关键词:二穗短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