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花
作品数:
3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付坤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陶司臣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白云安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动脉
1篇
动脉瘤
1篇
血肿
1篇
再出血
1篇
治疗性
1篇
伤患者
1篇
术后
1篇
栓塞
1篇
栓塞术
1篇
栓塞术后
1篇
破裂动脉瘤
1篇
气管
1篇
气管切开
1篇
切开
1篇
重型
1篇
重型颅脑
1篇
重型颅脑损伤
1篇
重型颅脑损伤...
1篇
外伤
1篇
外伤后
机构
3篇
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3篇
王花
2篇
白云安
2篇
陶司臣
2篇
付坤
传媒
1篇
中国医师进修...
1篇
中国医药
1篇
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2
1篇
201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临床护理
2014年
目的探讨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气管切开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32例患者最终拔除气管套管,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5例患者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采取规范的、综合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王花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临床护理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4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患者(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行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未破裂再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年龄I〉50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破裂次数≥2次、合并脑血管痉挛、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血压波动≥30mmHg(1mmHg=0.133kPa)、假性动脉瘤、致命栓塞及大部分栓塞[81.0%(34/42)、76.2%(32/42)、66.7%(28/42)、76.2%(32/42)、81.0%(34/42)、76.2%(32/42)、66.7%(28/42)、66.7%(28/42)、66.7%(28/42)]与对照组[57.5%(23/40)、50.0%(20/40)、37.5%(15/40)、50.0%(20/40)、57.5%(23/40)、47.5%(19/40)、37.5%(15/40)、37.5%(15/40)、37.5%(15/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高血压病史、破裂次数≥2次、合并脑血管痉挛、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血压波动≥30mmHg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50岁、高血压病史、破裂次数≥2次、合并脑血管痉挛、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血压波动≥30mmHg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陶司臣
王花
付坤
白云安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开颅手术联合保守疗法治疗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的疗效观察
2011年
在急性脑外伤中,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少见而难以治疗.因为颅后窝的容积小,对血肿占位的代偿功能差,所以一旦发生便为急症、重症.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了9例外伤后颅后窝血肿的患者,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陶司臣
王花
付坤
白云安
关键词:
颅后窝血肿
急性脑外伤
外伤后
疗效观察
保守疗法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