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水分
  • 1篇甜菜碱
  • 1篇农膜
  • 1篇普通小麦
  • 1篇偃麦草
  • 1篇温度
  • 1篇小麦组织培养
  • 1篇硫辛酸
  • 1篇霉病
  • 1篇棉花
  • 1篇苗情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鉴别
  • 1篇倍体
  • 1篇播种
  • 1篇播种方式
  • 1篇长穗偃麦草
  • 1篇赤霉
  • 1篇赤霉病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王超
  • 2篇田增荣
  • 2篇吉万全
  • 2篇刘新伦
  • 1篇王亚娟
  • 1篇张宏
  • 1篇陈春环
  • 1篇张荣琦
  • 1篇王海潮
  • 1篇赵倩
  • 1篇汤胜利
  • 1篇王长有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抗赤霉病基因的分子鉴别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具有优良的赤霉病抗性,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在田间展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本文旨在对这3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基因进行分子鉴别,为它们在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人工接种鉴定,明确3个小麦新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利用偃麦草E组染色体(臂)第1—7同源群的特异引物对3个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及其主要亲本小偃693、小偃597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区段。利用与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上抗赤霉病基因Fhb7紧密连锁的标记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明确该抗性基因与Fhb7的关系。【结果】鉴定结果表明,西农509、西农529和西农511的赤霉病抗性与中抗对照品种扬麦158的抗性水平相当,表现为中抗。105个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特异标记中有7个在3个新品种中均能扩增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5个标记定位于7EL染色体臂上,2个标记定位于7ES染色体臂上。利用97个定位于7E染色体的特异标记进一步对小偃693、小偃597和3个新品种的遗传片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20个标记能在5个长穗偃麦草衍生品种(系)扩增出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包括与Fhb7紧密连锁的Xsdau K8、Xsdau K144、Xsdau K27、Xsdau K99、Xcfa2040和Xsdau K116等6个标记(7EL 149.00—7EL 153.77),即表明该区段源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跨距约89 c M。然而,已报道的7EL染色体臂末端与Fhb7两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sdau K60(7EL 153.77)、Xmag1932(7EL 154.70)、Xcfa2240(7EL 156.27)、Xsdau K66(7EL 158.02)、Xsdau K71(7EL 158.97)和Xsews19(7EL 160.00)等在3个新品种及小偃59
刘新伦王超牛丽华刘志立张录德陈春环张荣琦张宏王长有王亚娟田增荣吉万全
关键词:普通小麦赤霉病分子标记
棉花安全播种方式比较试验
2010年
针对气候变暖带来的生态恶化,给覆膜种植棉花苗期带来安全威胁问题。本试验研究了露地直播、平膜内播、垅膜外播三种播种方式,初步试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处理间出苗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露地直播出苗最少,仅16.45%,且发病最重,病死率10.22%;平膜内播出苗率最高,达77.9%,但是有烧苗现象,而且还有7.84%苗子病死;垅膜外播成苗率最高,为73.53%,既无烧苗现象、病死率5.43%,较前者2.41%轻。它所产生的效应兼有露地直播、平膜内播的折中功能。
王海潮秦德生王超赵倩汤胜利
关键词:棉花农膜播种方式温度水分苗情
硫辛酸和甜菜碱在小麦组织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硫辛酸和甜菜碱对农杆菌侵染后小麦愈伤组织的影响,选取小偃22、Z50和郑麦366的幼胚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抑菌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4和8 mmol·L^(-1)的硫辛酸和10 mmol·L^(-1)的甜菜碱,于5、10和15 d分别观察统计小麦愈伤组织的褐化和水渍化程度。结果表明,添加硫辛酸可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Z50中添加4 mmol·L^(-1)硫辛酸可使褐化程度较CK降低89.50%,但会提高愈伤组织的水渍化程度;添加10 mmol·L^(-1)甜菜碱对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和水渍化程度均无明显影响。
郑冠鹏王晓雨刘新伦田增荣王超吉万全
关键词:小麦硫辛酸甜菜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