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丽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被引量:8
- 2009年
- 目前,国内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科学性。借鉴国外MPA教育、公共行政本科以及社会工作本科等相关教学领域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应从统一专业平台课、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和夯实专业方向特色等方面优化中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课程体系。
- 郝建新王雪丽刘文花
-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
-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成因与破局——基于“三圈理论”的阐释被引量:23
- 2020年
- 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亟需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近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面临机构空转、资源闲置、用户黏性不足等困境。借助三圈理论的解释框架,从价值、能力、支持等方面分析发现:服务项目偏离公众需求、管理和服务能力偏弱、中间层及基层政府的"选择性应付"、社会力量嵌入不足等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增强服务吸引力、推动管理和服务能力升级、积极争取体制内外多方行动力量的支持,是追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耐克区"的可行路径。
- 王雪丽王瑞文
-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 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一些省区陆续推行以“强县扩权”、“扩权强县”、“县财省管”等为主要内容的“省直管县”系列改革。2005年以来,中央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这一改革的政策文件。2010年,中编办在...
- 王雪丽
- 关键词:省直管县
- 文献传递
- 均等化视角下天津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及提升策略被引量:5
- 2020年
- 公共文化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作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实现,根据公共财政支出理论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均等化水平通过建设和服务两个阶段来体现,即两阶段效率组合框架,实现基层管理和宏观监控之间的连通性,避免实践操作中以建设效率代替服务效能的评价误区。为充分考虑各个区的环境因素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的影响,通过DEA和SFA模型研究环境变量对天津市各个区街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影响作用,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之后对其建设效率和服务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天津市各区街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效率要高于服务效率;(2)目前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均等化倾向于行政区域的均等化,而非服务对象的均等化,且区域间差异明显,与人口密度的相关性不强,因而进一步的均等化建设应着重考虑不同区域人口分布及文化特色差异;(3)总体而言,天津市街镇级文化服务中心的基础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现有的文化财政投入水平下文化产品供给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处于明显的效益递增状态。最后,基于两阶段效率组合分析框架提出4种提升策略,为各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提供参考。
- 王元明杨楠王雪丽
- 关键词:均等化
- 市辖区体制改革初探被引量:15
- 2013年
- 从城市政府运行的整体性特点来看,作为城市内部的行政建制,市辖区政府工作的独立性相当有限,应定义为市的行政分治区。市辖区作为市政府管理城市事务的辅助系统,很难真正成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县级"行政区域"。因此,尽管在法律上被赋予同县相同的行政级别,但市辖区的权力运行特点完全不同于县。当前,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出现的诸如"向区放权"、"通过合并市辖区把区做大做实"的做法,已经严重偏离了当初设置市辖区协助城市管理的初衷和市区关系的内在规律。为此,需要理性定位市辖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切实维护城市管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以利长远。
- 朱光磊王雪丽
- 关键词:市辖区城市管理行政区
- 从监督机制的缺位看公务接待的规范问题被引量:4
- 2007年
- 近年来,不规范的公务接待是群众反映比较大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门规范公务接待的政策规章,然而,实际效果却很有限。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政策规章的实施效果。基于此,必须着手构建一套全方位的、能发挥实效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达到规范公务接待的目的。
- 王雪丽
- 关键词:公务接待行政监督
- “偏离”与“调适”:增强地方人大履职效能的思考
- 2011年
-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地方各级人大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然而,受法制完备程度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地方人大履职过程中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法律的现象。在实践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与"实际"职权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从经济、政治、文化三维视野下分析地方人大制度运行产生偏离情况的原因,为地方人大在"偏离"与"适度"间寻找合适的权力运行空间,明确重点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规范"党委动议、人大决策、政府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适当改革地方人大的选人用人机制,无疑有助于增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效能。
- 王雪丽李东
- 关键词:地方人大调适
- 城市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公信力提高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城市领域具体实践的缩影。作为决定城市治理效能的深层次要素,政府公信力内在契合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审视城市治理过程,提高政府公信力仍存在服务意识弱化、行政行为失范、市民参与不足与政府回应不畅、信息不对称与新媒体语境下话语权弱化、政策制定与执行偏离公正准则等多重阻碍。对此应当追根溯源,从服务、法治、民主、透明、公正五大基本理念出发,全方位提高城市政府公信力,以期有效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 何占涛王雪丽
-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 城市拆迁中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问题初探被引量:8
- 2010年
- 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来看,地方政府的逐利倾向是引发城市拆迁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定位地方政府在城市拆迁中的角色,增加城市拆迁信息透明度,构建"公共利益审查机制"和"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强化内外部监督,完善财税体制,切断地方政府土地生财的后路,有效规避地方政府在城市拆迁中的各种逐利行为,是解决城市拆迁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 王雪丽
- 关键词:城市拆迁政府行为
- 中国信息传输体制转轨问题探讨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信息传输体制逐渐步入转轨期,日益呈现出与传统单通道信息传输模式显著不同的发展特点。从政府过程主要参与者的信息意识看,"由封闭保守"趋向"开放包容";从传输主体看,由"一元担当"趋向"一元为主,多元共存";从传输过程看,由"二合一的线性传递"趋向"网络化的互动沟通";从传输技术看,由"单一人手人脑处理"趋向"高科技综合处理"。中国信息传输模式在转轨过程需要特别关注在保证"主渠道"畅通的同时,加大"副渠道"的建设;关注党政信息系统内部过度行政化问题;警惕党政信息系统主流话语权的弱化;重视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建设中国自己的"盖洛普"。
- 王雪丽
- 关键词:信息传输信息管理体制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