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班璇

作品数:28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中华鲟
  • 7篇水文
  • 4篇生态水文
  • 4篇水深
  • 4篇水质
  • 4篇产卵
  • 4篇长江
  • 3篇鱼类
  • 3篇生态水文学
  • 3篇水文情势
  • 3篇水文学
  • 3篇栖息
  • 3篇栖息地
  • 3篇流速
  • 2篇地面控制点
  • 2篇钉螺
  • 2篇钉螺扩散
  • 2篇多视点
  • 2篇蓄水
  • 2篇有限体积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水利部中国科...

作者

  • 28篇班璇
  • 7篇李大美
  • 6篇杜耘
  • 6篇肖飞
  • 4篇凌峰
  • 4篇余成
  • 3篇任宪友
  • 3篇吕晓蓉
  • 2篇王学雷
  • 2篇金国裕
  • 2篇冯奇
  • 2篇张亮
  • 2篇危起伟
  • 2篇吴胜军
  • 1篇何报寅
  • 1篇李晓冬
  • 1篇张辉
  • 1篇杜蕴慧
  • 1篇高欣
  • 1篇刘登峰

传媒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湖北水力发电
  • 1篇第九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无人机多视点摄影的浅水河流水深测绘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多视点摄影的浅水河流水深测绘系统与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区域和调查精度;S2:在调查区域架设地面控制点GCPs,应用定位仪器对控制点进行定位;S3: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航线并按预定航线飞...
班璇侯晓璐史建全祁洪芳杜浩凌峰郭舟
文献传递
葛洲坝枢纽工程对中华鲟产卵场的生态水文学影响研究
本文首先根据葛洲坝修建前近10年中华鲟的产卵资料分析了各水文要素对中华鲟产卵的影响,然后根据葛洲坝修建前中华鲟天然产卵场以及葛洲坝修建后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的新产卵场20多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中华鲟产卵量资料,在系统分析了每...
班璇李大美
关键词:中华鲟生态流量生态水位
文献传递
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生态需水量被引量:28
2011年
分析了葛洲坝坝下中华鲟产卵场近20年的水文资料和实测的产卵场地形和水力数据,通过Tennant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栖息地状况下的生态需水量范围,其最佳范围为7800~13000m3/s。随后采用IFIM法,同时考虑中华鲟对栖息地流速、水深、底质的喜好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模拟结果计算了不同流量边界条件下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从而得到中华鲟产卵时生态需水量范围为5000~15000m3/s,随后利用各年实测的中华鲟产卵日的流量数据验证了该结果。计算结果还表明,当水流只通过葛洲坝大江电厂和二江电厂时,产卵场适宜栖息地面积比其它几种工况大;且同流量下基于1999年地形得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远大于基于2003年地形得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
班璇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TENNANT法中华鲟
围网养殖对洪湖水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3
2010年
文章从围网养殖对洪湖水质影响的角度出发,依据1990~2006年在洪湖实测的水质数据分析了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过程及趋势,并发现水质指标中总氮的超标量变化明显。利用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法,通过围网内和围网外以及围网前和围网后不同水文期的水质情况对比,对洪湖水质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围网内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在枯水期要远大于围网外的,围网养殖对湖泊的局部污染严重;围网前水质基本可以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开始围网后洪湖水质逐步恶化,且围网养殖面积与水质恶化的程度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总氮的含量变化尤为明显,随着围网养殖规模面积的扩大急速增加。
班璇余成魏珂杜耘
关键词:围网养殖水质
湖北省典型湿地演变过程及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
杜耘王学雷蔡述明厉恩华肖飞何报寅任宪友薛怀平凌峰蔡晓斌张亮班璇吴胜军冯奇李晓冬
该项目属于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领域。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人为扰动加剧、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服务功能减弱等严重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科学分析典型湿地演变阶段与发展过程,实现针对性的...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湿地生态系统
基于变化范围法的汉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河流水情对河流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河流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来分析建坝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这对保护河道生物群和河流生态的完整性十分必要。应用变化范围法评估汉江中游襄阳站和宜城站1952—2013年的水文情势变化,以突变年1974年为界分析水文指标变化偏差率和水文改变度,使用流量的等级、频率、历时、发生的时间分布和变化率这5组水文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量化了汉江中游水文变化的程度。研究表明,由于丹江口大坝蓄水,引起襄阳和宜城站点的水位普遍降低,襄阳站的水位整体为高变化度,宜城站的水位整体为中变化度。分析结果可为汉江下游水文情势评价提供参考,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张飒班璇黄强刘登峰
关键词:生态水文水文序列
物理栖息地模型在中华鲟自然繁殖生态流量决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以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在不同流量调度措施下对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影响。通过考虑中华鲟生境需求特性建立了中华鲟产卵场的物理栖息地模型,根据模型得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变化来量化不同的流量调度措施对其产卵场质量的影响,然后利用实测的中华鲟产卵量和资源量数据来验证和评价物理栖息地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进行合理的生态流量决策。结果发现,年平均适宜栖息地面积的变化曲线与中华鲟的产卵量和资源量变化曲线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适宜栖息地面积可以反映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质量;并通过不同流量工况的计算,进行最佳生态流量决策。利用该物理栖息地模型可以有效地量化流量改变对目标物种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为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生态水利调度提供评估和决策的方法。
班璇
关键词:中华鲟
大型水利工程对中华鲟生态水文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对长江流域中华鲟产卵江段水文监测站近40年历史实测数据资料的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了中华鲟产卵时的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结合三峡工程的修建,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所引起的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水位、流量、含沙量、河床底质等一系列水文要素特征的变化,可为三峡工程的生态调度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班璇李大美
关键词:中华鲟生态水文学三峡工程生态调度
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时空变化的定量评估及其生态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评估出汉江干流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特征指标类别,分析了其对应的生态影响,并针对汉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和水华问题进行了敏感水文指标的变化度分析。结果显示: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汉江下游河道流量是中变化度占主导,比例范围为47~63%;水位是高变化度占主导,襄阳站和皇庄站高变化度的水文指标所占比例远大于其它站点,依次为53%和75%,各站水位较蓄水前下降了1~2 m。黄家港站高/低流量脉冲出现的频率减少(变化度为-0.49和-0.62),且持续的时间变短(变化度为-0.87和-0.74)。皇庄站和襄阳站流量和水位的月均值和极值较蓄水前减少,逆转次数在高RVA范围内较蓄水前增加(变化度为1.82)。四大家鱼产卵的敏感水文指标出现频率较蓄水前减少,且为中高变化度。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和水位减小,增加了水华发生几率。
柏慕琛班璇DIPLAS Panayiotis肖飞
关键词:生态效应
汉江流域气象水文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汉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流域水文情势因调水工程和一系列补偿工程发生了重大且长期的调整,分析汉江流域气象水文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有着重要意义。综合应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汉江流域近50 a的气象水文资料。结果显示:年降雨量在汉江上游和下游流域呈增加趋势,中游呈减少趋势。年均气温和年蒸发量在全流域呈上升趋势。1965~2016年期间汉江上游流域的水资源基本能满足人类活动的用水需求,但汉江中下游流域水资源不足,且人类活动的用水需求在1977年以后一直呈增加趋势。确定汉江流域水文突变年为1990年和2008年,据此划分汉江流域的水文期为基准期,变异Ⅰ期和变异Ⅱ期。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得出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和全流域水文变化的贡献率在变异I期分别为26. 1%和73. 9%,33. 8%和66. 2%,在变异Ⅱ期分别为19. 3%和80. 7%,43. 7%和56. 3%。人类活动是汉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汉江上游的径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汉江全流域。在变异Ⅱ期,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影响增加了6. 8%,但对全流域径流的影响减少了9. 9%。
班璇朱碧莹舒鹏杜鸿吕晓蓉
关键词:汉江流域水文情势贡献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