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四种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肺部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本院88例经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40例肺部良性病变和40例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的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的血清水平。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CA125的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理类型中,腺癌CEA、鳞癌CYFRA21-1、小细胞肺癌NSE升高比较明显。各项比较(P<0.01)。结论 CEA、CYFRA21-1、NSE分别对腺癌、鳞癌及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将四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使肺癌能早发现,早治疗。
- 田巧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5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及PBG2h检测并作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83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5例,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60-78岁,平均(69±9)岁。结果DR组HbA1c、FBG、PBG2h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与FBG、PBG2h三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 田巧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与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ANA用IIF法检测;ANAs用LIA法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用IIF法检测ANA300例,用LIA法检测ANAs263例,ANA-IIF法与ANAs-LIA法检测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0例同时进行ANA-IIF法与ANAs-LIA法检测,结果一致率73.3%;ANAs-LIA法漏检率20%;错检率6.7%。结论:以IIF法检测ANA缺乏特异性,而用LIA法检测ANAs具有高特异性,但存在着较高漏诊率,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不能相互取代,应联合应用。
- 田巧
- 关键词: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
- 某医院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某医院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房脓肿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乳腺外科住院的急性乳腺炎患者243例,在对其使用抗生素之前,均采用无菌技术经局部穿刺取得脓液标本。经培养挑取菌落,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当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时,需进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D试验);当青霉素对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0.12μg/ml时,对葡萄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SPSS 18.0软件,对该组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标本的致病菌分布、致病菌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及D试验、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该组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标本243例共分离致病菌175株,阳性率72.0%,均为革兰阳性球菌,未检出革兰阴性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8株,占96.0%;表皮葡萄球菌5株,占2.9%;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各1株,占0.6%。金黄色葡萄球菌168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4株,占44.0%。(2)该组金黄色葡萄球菌168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8%、79.2%、54.2%、44.0%;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达到100.0%。MRSA 74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1%和79.7%,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3)该组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133株中,D试验阳性41株,占30.8%,修正为克林霉素耐药;红霉素耐药MRSA 74株中,D试验阳性3株,占4.1%,修正为克林霉素耐药。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进行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结果显示,其抑菌圈边缘如同沙滩状,均为青霉素敏感菌株。结论:某医院哺乳期急性乳腺
- 田巧
-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致病菌耐药性
- 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阴道微生态与分娩结局相关性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B族链球菌(GBS)阳性孕妇阴道微生态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行GBS检测的孕晚期孕妇694例,按照是否感染GBS分为GBS阳性组(n=102)和GBS阴性组(n=592),检测各组阴道微环境及感染病原菌情况,记录分娩结局,分析孕妇阴道微生态与分娩结局关系。结果GBS阳性组发生产褥感染、胎膜早破、1min Apgar评分<8分比例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49、16.737、42.044,P<0.05);GBS阳性组pH>4.6、白细胞酯酶Ⅲ-Ⅳ级、乳杆菌少量或无比例高于G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4、166.529、218.132,P<0.05);GBS阳性孕妇感染念珠菌、BV概率高于GBS阴性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72、31.953,P<0.05),两组阴道感染滴虫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GBS阳性孕妇中,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发生产褥感染、胎膜早破、胎儿窘迫、1min Apgar评分≤7分概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8、42.141、54.046,P<0.001),GBS阳性但微生态正常孕妇发生不良分娩妊娠结局概率与GBS阴性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BS阳性孕妇发生阴道微生态失衡和不良分娩结局概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针对GBS阳性合并微生态失衡孕妇进行针对性防治,从而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 田巧李军辉
- 关键词:B族链球菌阴道微生态
-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血流感染患者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ICU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的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表型检测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7例ICU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1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3株(56.8%)、革兰阳性菌40株(36.0%)、真菌8株(7.2%)。排在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6株,23.4%)、大肠埃希菌(22株,19.8%)、表皮葡萄球菌(11株,9.9%)、屎肠球菌(9株,8.1%)、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6.3%)、鲍曼不动杆菌(5株,4.5%)。血流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腹腔居多,分别占18.9%和1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1.8%和57.1%,未发现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菌株分别占53.8%和36.3%。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3%和80.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有很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仅为4.5%。结论:ICU血流感染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ICU应加强感控措施,及时确定血流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优化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方案,减少耐药菌产生。
- 田巧
-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致病菌耐药性
- 血清TPSA、FPSA、F/T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90例BPH、40例PCa患者的TPSA、FPSA,并计算出相应的F/T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TPSA、F/T存在显著差异(P〈0.01);当TPSA在4.0-10μg/L时,两组患者的TPSA无显著差异,而F/T差异显著。结论F/T可以提高TPSA对PCa、BPH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
- 田巧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 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出血16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检查、止血,对明确和控制病情的意义。方法1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114例于就诊48h内进行急诊内镜诊治,46例于48h后进行内镜下诊治。根据出血性质选择用去甲肾上腺素液或凝血酶局部喷洒,或采用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或注射硬化剂。结果本组资料显示,48h内行内镜检查者有114例,成功止血112例(98.24%),而46例患者在48h后进行检查,成功止血有39例(84.7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检查、止血,可快速明确病因及快速控制病情,早期缓解患者痛苦,减少经济支出。
- 蔡晓静田巧付玉军
-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出血止血
- 新生儿科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生儿科2636例患儿入院时送检的血标本,采用美国BDBACTE FX—40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儿童血培养瓶进行培养,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药敏卡片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636例标本共分离出132株病原菌,阳性率5.0%,其中革兰阳性菌91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为主;革兰阴性菌41株,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CNS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100%敏感,对青霉素100%耐药。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敏感,对氨苄西林100%耐药。结论CNS是新生儿血流感染的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菌株常见。临床对于疑似患儿应当及时进行血液培养,并合理选用抗生素。
- 田巧
- 关键词: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肺癌性淋巴管炎误诊8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曹芹田巧
- 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