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
- 作品数:3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 核壳型苯丙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胶膜热机械性能研究(英文)
- <正>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composite latex particle with various morphologies prepared by ...
- 白龙宦思琪顾继友李志国
- 文献传递
- 单组份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单组份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它属于胶黏剂领域。本发明复合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提高为3.07~6.68MPa,耐水热时间延长至60~120min。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一、将真空干燥后的聚乙二醇...
- 李志国白龙邬洪川顾继友
- 文献传递
- 高性能乳液配方设计、合成技术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一直以来,相比于传统的乳液制品,人们对于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具备新颖的结构或具有特殊功能的高性能乳液及其乳液制品都有很大的研究兴趣。这主要是由于高性能乳液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常规乳液中所出现的问题,实现常规乳液所不具备的性...
- 白龙
- 关键词:乳液热稳定性
- 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
- 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制备PS纤维薄膜成膜难,并且非极性PS和极性CNCs相容性差的问题。方法如下:制备CNCs晶体;将聚苯乙烯颗粒加入溶剂中,密封...
- 宦思琪韩广萍程万里刘国相白龙
- 文献传递
- 溶剂对静电纺聚苯乙烯纤维形貌影响及纤维薄膜性能初探被引量:4
- 2015年
- 以聚苯乙烯(PS)为对象,使用不同配比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混合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微米级PS纤维薄膜。探讨了溶剂对静电纺纤维形态的影响,并对所得纤维薄膜的疏水性和拉伸性能进一步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DMF与THF的质量比为50∶50和25∶75时,出现双股结构纤维;随着溶剂中THF的逐渐增多,纤维结构变化为珠线-粗糙双股纤维-光滑双股纤维-扁平宽纤维;静电纺丝法可有效地提高薄膜的水接触角,其角度值比普通成膜法高出40°;粗糙双股纤维的出现,在不大幅度降低其疏水性的前提下,可大大增强纤维薄膜的拉伸性能。
- 宦思琪韩广萍倪晓慧刘国相白龙程万里
-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苯乙烯形貌
- 一种超稳定全生物质的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稳定全生物质的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ickering乳液技术领域。为解决木质素基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稳定全生物质的木质素基Pickering...
- 宦思琪王凯悦王成毓白龙
- 一种耐水热胶接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耐水热胶接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核壳乳液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耐水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反向核壳乳液主要是由醋酸乙烯酯、偶联单体和苯乙烯制成的,乳胶粒子呈现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
- 李志国张霄白龙顾继友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性能N型离子热电材料、热电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N型离子热电材料、热电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热电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N型离子热电材料性能提升方法不具有普适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N型离子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去除天然竹片中的木质素和...
- 李志国胡锦东魏久洋白龙段佳旻
- 静电纺丝法制备双股纤维薄膜的方法
- 静电纺丝法制备双股纤维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方法PS成膜难、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薄膜难以同时提高疏水性和拉伸性能技术问题。方法如下:将聚苯乙烯颗粒加入到溶...
- 宦思琪韩广萍程万里倪晓慧刘国相白龙
- 文献传递
- 聚醋酸乙烯酯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制备及形成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马来酸酐(MA)作为接枝共聚单体,亲水性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核,疏水性的聚苯乙烯(PSt)为壳,成功构建出一种新颖的PVAc-MA/PSt反向异形核壳结构乳胶粒,从而解决了因竞聚率差异大而无法实现醋酸乙烯酯(VAc)与苯乙烯(St)复合的难题。同时,利用接枝共聚所形成的过渡层,能够很好地抑制核壳翻转,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容易发生核壳翻转的问题。所制备出的反向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nm左右,粒径大小均一。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乳胶粒呈明显的相分离结构,且存在PVAc-MA-PSt过渡层结构;乳胶粒的形貌随着MA含量的变化发生明显的衍变趋势,且粒子形貌变化可控。提出了PVAc-MA/PSt反向核壳乳胶粒子的形成机制。
- 张霄白龙娄春华李铁强顾继友李志国
- 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过渡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