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艳蕾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狂犬
  • 4篇病毒
  • 3篇犬病
  • 3篇狂犬病病毒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狂犬病
  • 2篇反向遗传学
  • 2篇病毒糖蛋白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性疾病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疫苗
  • 1篇疫苗研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酶
  • 1篇用药

机构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祝艳蕾
  • 5篇谭业平
  • 5篇郭霄峰
  • 2篇操继跃
  • 2篇刘运平
  • 2篇刘丽娜
  • 2篇张楠
  • 2篇王春梅
  • 1篇刘晓慧
  • 1篇孙招金
  • 1篇吴海港
  • 1篇梁红茹
  • 1篇李春明
  • 1篇陈爱娥
  • 1篇牛学峰

传媒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米卡星与甲氧苄啶的体外联合抑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检测阿米卡星与甲氧苄啶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本试验进行了阿米卡星与甲氧苄氨嘧啶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试验菌株为临床分离的猪源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19株、巴氏杆菌17株和沙门氏菌19株。首先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种药对3种55株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根据其最小抑菌浓度值,再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其FIC指数,判断联合药敏效果。结果表明,在55株细菌对两种药联合药敏试验中,呈协同作用的占72.7%,相加作用的占12.7%,无关作用的占14.6%,无拮抗作用。联合药敏试验中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平均FIC指数分别为0.75、0.43和0.37,均小于1,说明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刘运平操继跃王春梅祝艳蕾刘丽娜张楠李春明
关键词:阿米卡星甲氧苄啶联合用药FIC
狂犬病毒糖蛋白单、双拷贝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2010年
将携带狂犬病毒糖蛋白单、双拷贝基因的穿梭载体pShuttle-G和pShuttle-dG分别经PmeⅠ线性化后电转化含E1和E3区缺失的人5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感受态菌株BJ5183-AD-1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经抗性筛选,PCR、PacⅠ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了狂犬病毒糖蛋白单、双拷贝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u5-G和pAdHu5-dG,线性化后分别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结果显示,在第4天发生细胞病变效应,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证实2株重组腺病毒表达的糖蛋白能被特异性单抗识别;遗传稳定性分析显示,病毒传至10代时单G和双G基因均稳定遗传,没有发生缺失和突变。为比较分析2株重组腺病毒糖蛋白的表达时效及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谭业平祝艳蕾陈爱娥郭霄峰
关键词: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腺病毒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单、双拷贝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10年
提取HEP-Flury株狂犬病病毒RNA,RT-PCR方法扩增糖蛋白G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鉴定和序列分析。之后双酶切下G基因,将其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IRES-hrGFP-1,经卡那霉素抗性、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重组单G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G。应用PCR方法在G基因末端引入口蹄疫病毒2A自剪切肽序列,并克隆入T载体,同时构建含G基因的T载体,分别双酶切回收以上2片段并将他们定向亚克隆入pShuttle-IRES-hrGFP-1,经系列鉴定,成功构建由2A自剪切肽序列连接双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dG。转染以上2个表达质粒入Ad-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到GFP的表达,斑点印迹试验结果显示G蛋白成功表达。
谭业平祝艳蕾孙招金郭霄峰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
替米考星口服后在肉鸭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2010年
目的为了解替米考星在肉鸭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生物利用度,为替米考星在临床应用作出正确评价与指导。方法8只健康成年北京肉鸭,采用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途径分别以替米考星5mg/kg和2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计算其生物利用度。动物给药后72h内分点采血,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替米考星两种给药途径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果静脉注射给药(5mg/kg体重)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为0.076±0.0098h、t1/2β为7.31±0.63h、AUC为4.50±0.30/μg·ml^-1·h^-1、CL(s)为1.12±0.069/L·kg^-1·h^-1;口服给药(20mg/kg体重)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为1.76±0.49h、t1/2β为25.70±4.74h、t1/2Ka为0.090±0.0092h、AUC为14.03±2.54/μg·ml^-1·h^-1、CL(s)为1.46±0.22/L·kg^-1·h^-1、tmax为0.47±0.035h、Cmax为0.75±0.056μg/ml、F为78.47%±0.15%。结论通过剂量较正法计算出口服给药后在肉鸭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78.47%±0.1483%,表明替米考星口服给药在肉鸭体内吸收良好。
张楠王春梅吴海港祝艳蕾刘丽娜刘运平操继跃
关键词:替米考星北京肉鸭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荧光素酶标记狂犬病病毒的反向遗传学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完整开放阅框后将其定向亚克隆入狂犬病病毒HEP-Flury株全长基因组中的假基因区域,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了嵌有荧光素酶基因的狂犬病病毒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之后,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进行病毒拯救,抗核蛋白单抗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成功拯救了携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rHEP-luc株,RT-PCR证实插入的荧光素酶基因能够稳定遗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荧光素酶基因成功表达并具有良好生物学功能;这为应用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荧光素酶标记狂犬病病毒在小鼠体内侵染移行规律奠定了基础。
谭业平梁红茹牛学峰刘晓慧祝艳蕾郭霄峰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技术荧光素酶
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谭业平祝艳蕾郭霄峰
关键词:反向遗传学RNA病毒
腺病毒载体及其在狂犬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谭业平祝艳蕾郭霄峰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腺病毒载体传染性疾病预防接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