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血清浓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血清在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中的作用,得出最优血清浓度,优化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的培养方案。方法通过免疫磁珠法获得人LECs,将不同浓度(0%、2.5%、5%、7.5%、10%)的胎牛血清加入EGM-2培养液中,培养LECs,并通过免疫荧光、RT-PCR、流式分析、成管试验、吞脂试验等方法,鉴定LECs特异性标记及功能。结果通过免疫磁珠法获得的人LECs表达特异性指征和功能。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液对人LECs的吞脂功能无明显影响,无血清组丧失淋巴管成管能力,7.5%血清组成管能力和增殖能力最强。结论人LECs培养过程中,血清在细胞增殖和功能保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适宜的血清浓度是7.5%,此浓度血清培养的细胞其增殖能力以及功能都是最优的。
- 葛敏蒋朝华戴婷婷程佳李圣利
- 关键词:血清淋巴管内皮细胞
- 周围神经再生早期过程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数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神经内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的具体作用了解的却很少,因此本实验研究了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再生过程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数量比例变化的情况,探索周围神经再生的规律。方法:移植CAG-EGFP转基因小鼠的全骨髓有核细胞到骨髓灭活野生型C57Bl/6小鼠体内建立嵌合体小鼠模型。待移植成功3个月后夹伤小鼠一侧坐骨神经,并在损伤后第2、7、14和28天取材、切片,使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损伤神经段中内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外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的数量及其比例变化情况。结果:①夹伤骨髓移植模型小鼠坐骨神经后,参与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即内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和外源性巨噬细胞(CD68+/EGFP+);②夹伤坐骨神经后,浸润的总巨噬细胞数量从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到第14天达到高峰,约为正常情况下的60倍,随后逐渐减少;③起初外、内源性巨噬细胞间的比例是1:1,差值最大出现在损伤后第14天为4:1。结论:小鼠坐骨神经夹伤后,内外源性巨噬细胞共同参与了受损神经组织远心段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损伤初期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内源性巨噬细胞,随后大量浸润的外源性巨噬细胞占主导作用。本实验首次连续观察并定量分析了神经损伤后早期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的数量改变,证实了瓦勒氏变性过程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巨噬细胞在不同阶段对巨噬细胞总量的贡献作用。
- 程佳金羽青刘璋寅杨晓楠葛敏祁佐良
-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巨噬细胞骨髓移植
- 体外培养过程中许旺细胞S100表达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目前研究发现,周围神经中许旺细胞的标志物有很多,S100是其中之一。S100在体内表达的变化规律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其在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的表达规律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研究小鼠许旺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S100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取新生(出生5-7 d)C57BL/6小鼠的坐骨神经,酶消化分离获取细胞后,培养纯化扩增3次。用S100免疫荧光法及RT-PCR技术研究许旺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S100的表达规律。结果:从坐骨神经消化所得到的许旺细胞,早期并不都表达S100,阳性率约为43.48%,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培养8天),所有许旺细胞均表达S100,能够达到阳性率95.66%。结论: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其标志物S100阳性率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且我们发现,S100并不能作为一个可靠的标志物来单独应用鉴定体外培养早期的许旺细胞。
- 刘璋寅沈尊理金羽青程佳陈露露沈华
- 关键词:周围神经许旺细胞S100
- 巨噬细胞在周围神经修复再生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周围神经在损伤后可以通过瓦勒氏变性反应实现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而受损神经发生瓦勒氏变性反应的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就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研究领域中,有关巨噬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程佳祁佐良
- 关键词:巨噬细胞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