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介入术后的预后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78例冠心病行PCI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组(CTO-DM组)137例和单纯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组(单纯CTO组)1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CI后随访结果。结果 CTO-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高于单纯CTO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单纯C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血管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18个月,在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分别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血管内再狭窄部位再次血运重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O-DM与单纯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术后预后有显著差异,前者血管病变程度重,且PCI后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ISR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高。
- 武刚程璐谢玉霞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冠状动脉糖尿病预后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Cav1.2的表达
- :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钙离子通道Cav1.2的分化表达. 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
- 时学昆张静程璐谢玉霞
-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钙离子通道
- 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介入术后预后研究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预后。方法:我们选择278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分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组137例和单纯冠脉闭塞病变组141例,对...
- 程璐
-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闭塞性病变预后
- 阿司匹林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确诊为T2DM的患者496例,连续4周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d,用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与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别比较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随访1~4年后比较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发生AR的占总人数的11.69%;发生ASR的占总人数的37.90%。女性在AR组与ASR组中人数较多(67.48%);AR组与ASR组患者较AS组的餐前空腹血糖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均高于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T2DM患者进行AR相关检测,推荐服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推荐的服用剂量,并且密切监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武刚程璐
- 关键词:糖尿病阿司匹林抵抗不良心血管事件
- 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95例急性心梗并于12h内行PCI治疗患者按照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分为血肌酐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期观察和长期随访结局,并对长期随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升高组死亡人数和肌酐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血肌酐升高组高于正常组但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死亡人数、MACE发生率和随访期终点肌酐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死亡和出现MACE作为不良结局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陈旧性心梗史、Killip p≥2、血管病变程度≥2、eGFR和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均为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对影响患者结局的各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陈旧性心梗史、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为急性心梗患者PCI治疗后出现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即刻肌酐水平与患者长期预后关系更为密切,高肌酐水平者预后不良可能性更大。
- 时学昆程璐
- 关键词:肌酐急性心梗预后
- 药物涂层支架与冠脉搭桥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疗效对比与评估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与比较多支冠脉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药物洗脱支架(SES)植入的近期与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血管重建术的407例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其中251例行DES置入术(DES组),156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比较两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相似,CABG组三支病变、前降支近段病变、左主干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陈旧性心梗(OMI)患者数与S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两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随访367例患者(92.1%),平均临床随访12~36(17±9)个月,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无明显差异(9.2%∶11.4%,P>0.05),但DES组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较CABG组有增高趋势(8.9%∶2.6%,P>0.05)。结论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DES置入术安全可行,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无明显差异。
- 武刚程璐谢玉霞
- 关键词: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药物洗脱支架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择期行支架术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支架术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同时测定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患者197例随机分为两组强化组(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组),在术前与术后两组分别予以20m...
- 武刚程璐李光烨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支架术再狭窄
-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为50%~70%的临界病变,并接受FFR测量的患者43例,根据FFR值,以0.75为界值分组。FFR≥0.75者为延迟PCI组予以药物治疗;FFR〈0.75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和PCI+药物治疗组(PCI组)。患者均于治疗后6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以及再发心绞痛情况。结果根据FFR值,PCI组12例,药物治疗组11例,延迟PCI组2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射血分数、住院期间药物应用及术后6个月药物应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病变部位、参考血管直径、血管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3组患者均未发生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PCI组和延迟PCI组均未发生再次血运重建,仅药物治疗组出现2例(18.0%)再次血运重建。3组再发心绞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处理临界病变时,通过测定FFR值指导治疗,在短期内并未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并可以更好地指导PCI治疗。
- 时学昆程璐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
-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晚期丢失及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179)和非糖尿病组(n=220),收集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相关参数;将糖尿病组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66)和无再狭窄组(n=113),根据有无非靶病变快速进展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8)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n=131),检测支架置入3,120,210,360 d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支架长度更长(P=0.018),支架直径更小(P=0.002),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更小(P=0.001,P=0),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0.038,P=0.004),造影随访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比例更多(P=0,P=0.097)。在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再狭窄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再狭窄者更高;非靶病变进展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非靶病变未进展者更高。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比例较高,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可辅助预测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发生。
- 谢玉霞时学昆杨洁武刚程璐乔瑞
- 关键词:生物材料药物洗脱支架冠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压力过超载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3,5-HT3)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压力过超载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模型组(n=8)、TAC+昂丹司琼(ondansetron,Ond)组(n=8)及TAC+托烷司琼(tropisetron,Tro)组(n=8)4组;给予TAC手术,并在术后3 d分别给予Ond及Tro进行干预,4周后处死,测量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心脏质量、左心质量及心脏/体质量比值及左心室/体质量比值,并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及进行心脏病理切片Masson’s染色。1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Tro组(n=6),Ond组(n=6),不进行TAC手术,观察血浆NE浓度变化。结果:5-HT3受体拮抗剂Ond、Tro能够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大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能降低血浆中NE水平(F=7.96,P=0.001)。结论:5-HT3受体拮抗剂能够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大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遏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
- 武刚程璐
- 关键词:心肌肥大昂丹司琼托烷司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