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朝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癫痫伴发抑郁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本文介绍了癫痫和抑郁的共病问题,并对癫痫伴发抑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药物治疗进行了综述。
- 穆朝娟张涛
- 关键词:癫痫抑郁
- 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对伴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3例)、利培酮组(33例)、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组(联合组,35例),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4、8周末三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2周末齐拉西酮组和联合组CDS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4、8周末三组CDS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2周末齐拉西酮组、联合组CDSS评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第8周末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CDSS评分均高于联合组(P<0.05)。齐拉西酮组和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在改善抑郁症状时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合并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状更有改善作用。
- 王延祜穆朝娟刘兰芬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齐拉西酮利培酮心理治疗
- 儿童孤独性障碍药物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王延祜穆朝娟
- 关键词:儿童孤独性障碍药物治疗
- 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内血管的保护作用
- 目的:应用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进行干预治疗,并与丙戊酸钠进行比较,观察大脑海马区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学改变,通过TUNEL染色和抗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表达的变化,进行半定量检测,探讨天麻素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
- 穆朝娟
- 关键词:天麻素血管内皮癫痫脑内血管
- 文献传递
- 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内血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内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0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PTZ致痫组(PTZ组,24只),丙戊酸钠干预组(VPA组,24只),小剂量天麻素干预组(Gs组,24只)和大剂量天麻素干预组(Gb组,24只),每组再分4个时间点(12h、48h、5d和7d)。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34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无痫样发作外,其余各组全部出现Racine分级Ⅳ~Ⅴ级痫样发作。PTZ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周边细胞均有明显的TUNEL染色阳性表达,而干预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MMP-9染色在PTZ组海马区血管有高表达,与VPA组、Gs组和Gb组比较I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Z组CD34表达水平增高明显,与VPA组、Gs组和Gb组比较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大、小剂量天麻素和丙戊酸钠都能减轻PTZ致痫大鼠海马区血管的损伤,两种药物疗效相当。
- 穆朝娟张涛
- 关键词:天麻甙戊四唑脑血管
- 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 (第 4版 ) (PDQ 4)、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以及自制调查表与问卷 ,对山东省部分医院的住院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独生子女分别进行测评 ,其中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知力恢复以后测评。结果患病独生子女的人格障碍阳性率 (2 7.6% )明显高于正常独生子女 (4 .3 % )。相关分析显示 ,人格障碍得分与父、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正相关 (r =0 .2 5 1~ 0 .5 2 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家庭关系、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母个性、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患病独生子女人格的形成。结论人格障碍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共病现象 ,人格障碍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理心理基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可造成子女的人格偏离乃至人格障碍 。
- 胡蕾唐茂芹王爱荣穆朝娟陈明友
- 关键词: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人格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
- 精神障碍谵妄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4例出现谵妄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同病房入院的无谵妄精神障碍患者5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出现谵妄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男性发生谵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既往有认知功能障碍、物质成瘾,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目前有营养不良、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以及有心电图、脑电图、胸透、颅脑CT异常等方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钾、二氧化碳结合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既往物质成瘾、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增高、血钾水平降低、颅脑CT异常是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监测实验室等指标的变化,辨别精神科谵妄的高发人群,进行必要的干预治疗,可以阻止向谵妄发展,有利于减少谵妄发作所致的损伤。
- 穆朝娟贾继超刘炳伦原伟王延祜
- 关键词:谵妄血常规血生化
- 关于儿童孤独症治疗现况的思考被引量:11
- 2002年
- 王成美穆朝娟王延祜
-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
- 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和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和蛋白激酶Cα(PKCα)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戊四氮组;丙戊酸钠干预组;小剂量天麻素(100 mg·kg^(-1))干预组和大剂量天麻素(200 mg·kg^(-1))干预组。每组再分4个时间点:12h、48h、5d和7d。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mGluR1和PKCα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无癎样发作外,其余各组大鼠全部出现Racine分级Ⅱ~Ⅴ级癎样的发作。rnGluR1和PKCα阳性细胞数量在戊四氮组明显增加、平均A值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戊酸钠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和大剂量天麻素干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通过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mGluR1和PKCα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影响大鼠癎样发作。
- 穆朝娟张涛党雁
- 关键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蛋白激酶CΑ天麻素癫痫
-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患者的血生化分析
- 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日常交际、应酬的增多,酗酒和酒精中毒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酒精是中枢神经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神经细胞毒性,长期大量饮酒者急剧中断饮酒后可出现戒断综合征...
- 穆朝娟
- 关键词:酒精震颤谵妄血生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