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锦河
- 作品数:254 被引量:6,195H指数:4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擘画海岛旅游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与生态健康评价》评介被引量:1
- 2022年
-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海岛的全球战略地位日益显现,成为自然资源开发的拓展领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深远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与发展。
- 章锦河
- 关键词:人类生存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海岛旅游海洋生态系统
- 芜湖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芜湖市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结构理论中的a指数、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平均径路长、紧密度指数六种分析技术,对芜湖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连接度、通达度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认为目前芜湖市旅游资源之间的空间交通联系较弱,加强与加快构建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连接度、通达度水平,是提升芜湖市旅游业整体竞争力的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丁苹章锦河魏军
- 关键词:旅游资源连接度
- 国内外国家公园分区的理念演进与方法创新
- 2025年
- 分区是国家公园规划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系统解析国内外国家公园分区模式及思想渊源,总结国家公园分区指标与方法。分析得到:(1)国外国家公园分区理念经历了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人地和谐发展的转变,中国国家公园在引介、转译和发展国家公园分区思想过程中,结合“天人合一”的本土生态智慧,将国家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二分区法。(2)国家公园分区评估方法中,单一指标法包括以旗舰物种或核心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物种指示法、以景观特征为对象的景观分区法,侧重于对国家公园“地”的保护,综合评价法则运用多样化指标,有利于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的协调。(3)国家公园分区研究未来应从基础支撑、方法集成、模式优化方面展开探索。一是促进国家公园分区研究的学科交融与人地和谐视角下的国家公园分区的理论框架构建,二是增强分区评估指标的针对性与技术应用,三是提出“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二分法的可改进之处,从而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 陶洁怡章锦河杨良健马小宾李爱青
- 关键词:国家公园
- 论安徽乡村旅游发展被引量:3
- 2009年
-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厚的地缘条件。从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如果安徽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向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利用好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做出特色,那么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安徽省旅游界的一朵奇葩。
- 宣秦倩章锦河
-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资源
- 国外品牌体验研究进展与启示被引量:4
- 2013年
- 品牌体验将企业品牌和顾客体验高度融合,为管理者提供战略新思路。国际上关于品牌体验的研究缘于营销和顾客体验等相关理论。目前国外学者对品牌体验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品牌体验的基础理论研究、品牌体验与其他品牌要素的关联研究、品牌体验的应用研究等方面。根据对国外品牌体验研究的进展,从品牌体验的研究内容、方法、对象与时间尺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品牌体验研究的发展。
- 束玉洁章锦河
-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被引量:109
- 2010年
-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对等性分析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中各省级旅游地的功能地位进行分类、比较、定位,然后采用中心度分析指标,对各省级旅游地在旅游流互动关系中的功能角色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了形成此种功能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31个省级旅游地共可以分为4种角色类型,即全国旅游中枢、区域旅游枢纽、一般性旅游地、边缘性旅游地;(2)尽管每个省级旅游地的各类细化功能有强有弱,但同一角色类型在中心度指标上存在相同的模式特征;(3)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中省级旅游地功能角色的差异主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对外联系度等方面,旅游资源和内部交通便捷度的影响较小。通过整体视角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特征,对省级旅游地角色进行定位,为引导各省市入境旅游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 关键词:中国入境旅游角色
-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访客心理契约的概念与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国家公园是人地关系复杂、人与自然交互频繁、生态系统敏感性与脆弱性高的区域,多利益主体在其间交汇。本研究旨在引入心理契约的概念以探讨国家公园与访客这一生态旅游关键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实现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共享、探索国家公园同社会各主体之间建立具有共同目标的合作机制提供思路。【方法】梳理和回顾了心理契约概念的缘起、发展、内涵和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生态旅游活动等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和模型建构。【结果】心理契约目前在旅游领域的迁移应用中存在主客关系不明、概念阐释不清等问题,将心理契约应用于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访客之间关系时应当明晰主客关系、个体角色、双方诉求等关键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访客心理契约是用以描述国家公园与访客之间在认知与情感上相对一致性的概念,其概念维度包括目标认同、权利期望和义务承诺三方面。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境,在原先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认同和集体主义理论,形成新的解释框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访客心理契约的特征包括对象特殊性、要素多元性、程度可比性和时空动态性四项特征。【结论】从访客心理认知的角度探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具有其必要性,为访客视角下的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参考和借鉴。未来研究应关注国家公园不同主客对象下的心理契约,确立有效的测量体系并拓展研究的时空尺度。
- 王静玮章锦河钱张睿董盈嘉王湉
- 关键词:心理契约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
- 高校学术会议旅游市场开发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金融危机导致会议业务量明显缩水,会议旅游需要开发新市场。首先对高校学术会议进行现状分析,指出开发高校学术会议旅游市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高校学术会议连续性强、稳定性高、季节差异明显、会外人员多、影响大等特点,提出高校学术会议旅游市场开发思路,希望能对会议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 祝亚雯章锦河
- 关键词:会议旅游
- 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被引量:147
- 2005年
- 旅游场是旅游活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影响和作用于其中的旅游流的产生、集聚与扩散,反映场内各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提出了旅游场的概念体系,构建了基于旅游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分析模型与测度方法。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从单一源点的场强、一对源点的位势、多源点的相互作用三个角度,对近1000份调查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区内旅游场核、旅游场位势、旅游场等级结构、旅游流等级扩散和旅游流空间行为的一般特点,揭示了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基本规律。
-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
- 关键词:旅游场旅游流皖南旅游区
- 南京幕府山地区地质灾害与地热调查被引量:6
- 2011年
- 南京幕府山地区依山傍江,地处南京市规划战略发展中心位置,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早期采石等原因,地貌景观破碎,地质灾害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地质地貌调查,发现整个幕府山地区存在着较多的滑坡灾害隐患区。同时,近年来还发现该区蕴含较丰富的地热资源。调查表明,幕府山地区存在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废弃白云石矿坑的西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高地。
- 孙伟朱诚王晓翠马春梅李兰章锦河吴立
- 关键词:地热资源地质地貌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