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文正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切除
  • 3篇细胞
  • 3篇垂体
  • 2篇入路
  • 2篇上调
  • 2篇肿瘤
  • 2篇腺瘤
  • 2篇胶质瘤细胞
  • 2篇沉默
  • 2篇垂体腺瘤
  • 1篇单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铁路职业...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6篇罗文正
  • 6篇孙红卫
  • 5篇吴力新
  • 3篇闫东明
  • 3篇王俊宽
  • 3篇张鹏
  • 3篇刘乾坤
  • 2篇马斯奇
  • 2篇吕志强
  • 2篇宋振宇
  • 2篇刘红
  • 2篇杨波
  • 2篇郑稼
  • 2篇左玉超
  • 2篇王浩
  • 2篇张仁德
  • 1篇王松茂
  • 1篇刘献志
  • 1篇王大鹏
  • 1篇刘学友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单侧侧脑室出血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单侧侧脑室出血行单侧脑室外引流时选择不同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对经头颅CT证实的86例单侧侧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单侧患侧脑室外引流和单侧健侧脑室外引流,比较血肿消失的时间、堵管的发生率并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侧患侧脑室外引流与单侧健侧脑室外引流相比较,7d内患侧脑室外引流较健侧脑室外引流血肿消失的快,14d后健侧脑室外引流和患侧脑室外引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患侧侧脑室外引流堵管发生的概率较单侧健侧侧脑室外引流较高。结论当脑室内血肿较少时可考虑行单侧患侧脑室外引流,当脑室内血肿较多特别是达到脑室铸型时,建议行单侧健侧脑室外引流。
王浩罗文正梁军鑫杨波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0至2015年10月经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3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2例PCNSL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中位年龄54岁,临床表现以肿瘤侵犯所致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和颅高压为主,手术切除21例,立体定向活检11例,病理检查为B细胞来源者占90.6%(29/32),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诊断困难,组织病理为确诊的金标准。若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高度考虑为PCNSL,且脑脊液或玻璃体液中发现有淋巴瘤细胞,可能不需要再行立体定向活检确诊。
王泽明孙红卫张鹏罗文正靳腾龙王超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成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3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均在切除肿瘤的同时采用整块切除,术后椎板、棘突整体原位回植,钛片-钛钉固定,观察疗效。结果:患者肿瘤全切30例,次全切2例。症状随访见32例患者术前症状均消失或缓解,无恶化及加重表现。影像学复查见椎管结构均实现骨性愈合,无椎管狭窄及椎体滑脱等异常,无患者死亡。结论: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椎板棘突切开复位能显著改善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董阳杨波王松茂王浩罗文正周辉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椎板棘突切开复位
沉默lncRNA HCP5上调miR-508-3p表达增加胶质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 HCP5对胶质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0、2、4、6、8 Gy射线照射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作为不同剂量辐射组;将si-con、si-HCP5、pcDNA、pcDNA-HCP5转染至细胞U251和U87中,分别记为si-con组、si-HCP5组、pcDNA组、pcDNA-HCP5组;将si-con、si-HCP5转染至细胞U251和U87后再用4 Gy射线照射,分别记为IR+si-con组、IR+si-HCP5组,仅用4 Gy射线照射的细胞记为IR组;将si-HCP5分别与anti-miR-con、anti-miR-508-3p共转染至细胞U251和U87后再用4 Gy射线照射,分别记为IR+si-HCP5+anti-miR-con组、IR+si-HCP5+anti-miR-508-3p组,转染均用脂质体法。采用RT-qPCR检测miR-508-3p和HCP5的表达;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H2AX(γ-H2AX)、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荧光活性。结果放射处理的胶质瘤细胞HCP5高表达,miR-508-3p低表达;沉默HCP5后细胞U251和U87放射敏感性增强,细胞凋亡率升高[U251:(16.67±1.68)%,(3.58±0.62)%,t=21.929,P<0.05;U251:(12.32±1.08)%,(4.48±0.71)%,t=18.198,P<0.05],γ-H2AX[U251:(0.45±0.04),(0.23±0.05),t=10.307,P<0.05;U87:(0.38±0.04),(0.24±0.03),t=8.400,P<0.05]、Cleaved caspase-3[U251:(0.37±0.04),(0.16±0.03),t=12.600,P<0.05;U87:(0.38±0.04),(0.22±0.03),t=9.600,P<0.05]表达水平升高。相比单独沉默HCP5或辐射处理,沉默HCP5同时辐射处理U251细胞,细胞凋亡率[(25.34±1.54)%,(16.67±1.68)%,t=11.413,P<0.05;(25.34±1.54),(11.13±1.06),t=22.802,P<0.05]显著升高,γ-H2AX[(0.69±0.05),(0.45±0.04),t=11.245,P<0.05;(0.69±0.05),(0.31±0.04),t=17.804,P<0.05]、Cleaved caspase-3[(0.52±0.06),(0.37±0.04),t=6.240,P<0.05;(0.52±0.06),(0.34±0.04),t=7.488,P<0.05]表达水平升高。辐射处理后且沉默H
李雪元刘乾坤袁善鹏梁天嵩罗文正甄英伟吴力新王康闫东明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胶质瘤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9—2019-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回顾分析不同患者性别与年龄、肿瘤的Knosp分级、单侧或双侧海绵窦侵袭、大小与位置(鞍上或蝶窦)、质地、切除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Knosp分级与单双侧侵袭、体积大小与位置、肿瘤质地是影响切除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nosp分级、肿瘤大小与肿瘤质地为影响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分析肿瘤Knosp分级与肿瘤大小,术中评估肿瘤质地,熟练操作与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切除程度。
刘乾坤李雪元朱旭强吴力新甄英伟罗文正闫东明
关键词:神经内镜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程度
颅内假瘤样脱髓鞘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假瘤样脱髓鞘病(TDL)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TD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8例行定位穿刺活检术,5例开颅切除病灶。病灶在MRI增强扫描上呈闭合、非闭合环状或片状强化;MRS显示病变侧NAA峰及NAA/Cr比值较对侧明显降低,Cho峰及Cho/Cr比值较对侧升高,可见特异性β,γ-Glx峰。病理特征见神经髓鞘脱失而轴索保留,胶质细胞增生,大量泡沫状巨噬细胞,炎细胞浸润,并可见淋巴细胞套袖形成。结论 TDL的临床表现与脑肿瘤非常相似,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病理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当怀疑为该病时可先行激素诊断性治疗,必要时行脑组织立体定向活检,避免手术和放射治疗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和并发症。
靳腾龙孙红卫张鹏罗文正田研
关键词:病理特征
无尿崩症的乳腺癌垂体转移1例报道
2015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以“头痛伴复视2个月”为主诉于2015年2月25日入院。入院前17个月患者外院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规律化疗6个月(具体化疗方案及药物用法、用量不详)。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伴复视,无恶心、呕吐、多饮、多尿及多食、易饥症状。入院前10d患者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部CT平扫示斜坡及鞍区占位,考虑转移瘤或脊索瘤。为进一步诊治至本院就诊。
靳腾龙孙红卫张鹏罗文正
关键词:乳腺癌垂体转移癌尿崩症
木豆叶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木豆叶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用CASY活细胞记数仪观察木豆叶总黄酮含药血清对自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在传代培养过程中,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等观察木豆叶总黄酮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成骨转化作用。结果木豆叶总黄酮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与地米组相比,能促进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机制可能与钙通道相关。结论木豆叶总黄酮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
吕志强刘红郑稼罗文正王大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沉默lncRNA GIHCG通过上调miR-146a-3p增加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lncRNA GIHCG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实验检测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和胶质瘤细胞系U251、A172、SHG139、U87中GIHCG和miR-146a-3p表达水平。以U251和SHG139细胞为研究对象,沉默GIHCG表达或过表达miR-146a-3p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蛋白印迹法检测CDK1、CyclinD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GIHCG与miR-146a-3p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RT-PCR实验验证GIHCG与miR-146a-3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HEB细胞比较,胶质瘤U87、U251、A172和SHG139细胞中GIHCG表达升高(P<0.05),miR-146a-3p表达降低(P<0.05)。沉默GIHCG表达或过表达miR-146a-3p,U251和SHG139细胞存活率、存活分数、CDK1、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GIHCG在U251和SHG139细胞中靶向负调控miR-146a-3p表达,抑制miR-146a-3p表达逆转了沉默GIHCG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论沉默GIHCG表达可促进miR-146a-3p表达,从而增强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李雪元刘乾坤袁善鹏甄英伟吴力新罗文正王康王壮高鹏梁天嵩闫东明
关键词:胶质瘤
Rho相关蛋白激酶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OCK1在脑胶质瘤蛋白表达水平,以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分析ROCK1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小干扰RNA(siRNA)抑制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的ROCK1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测定U25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U251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表明ROCK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ROCK1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而ROCK1表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胶质瘤分级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ROCK1高表达组为13.00±2.04,ROCK1低表达组为25.00±6.98,ROCK1高表达ROCK1的患者预后较差(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i-ROCK1组跨膜的细胞数量减少45%~50%,表明ROCK1促进肿瘤细胞侵袭;CCK-8法结果显示si-ROCK1组比对照组减少约56个克隆细胞,表明ROCK1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结论ROCK1在胶质瘤患者中高表达,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明显相关。
宋振宇刘献志周国胜马斯奇罗文正吴力新郭孟果
关键词:胶质瘤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