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卟啉单甲醚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吸收特性和毒性研究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 (HMME)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吸收特性和对细胞的毒性 ,为光动力疗法治疗翼状胬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接种到 2 4孔板中 ,分别用含HMME浓度为 0 ,2 0 ,40 ,80 ,10 0 ,12 0 ,14 0 ,160 μg·mL 1 的培养液 (无血清 )孵育 0 ,5 ,10 ,3 0 ,45 ,60 ,12 0 ,180min ,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细胞内光敏剂含量 ,绘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吸收光敏剂的浓度 含量、时间 含量关系曲线。再将细胞接种到 96孔板中 ,分别用 0 ,2 5 ,5 ,10 ,2 0 ,40 ,80 ,160 μg·mL 1 的HMME孵育 0 ,5 ,10 ,2 0 ,3 0 ,45 ,60 ,12 0min ,再用四唑盐比色法 (MTT)测量各孔在 5 5 0nm波长处的吸光度 (A值 ) ,并计算HMME对每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 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对HMME的吸收量随孵育浓度的增高和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尤以加入光敏剂后 10min内细胞吸收速度较快 ,随后进入平台期 ,45min后继续缓慢上升。浓度高于 2 0 ,40 μg·mL 1 的HMME孵育 1h后分别会对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结论 HMME容易被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吸收 ,吸收量与孵育浓度和时间相关。
- 黄艳明刘恒明罗艳
- 关键词:血卟啉单甲醚成纤维细胞翼状胬肉
- 两种不同设计Toric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设计的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 IOL植入的高度近视(眼轴≥26mm)患者59例(70眼),其中A组31例(35眼)植入L型襻Toric IOL(Acrys of SN60AT IQ),B组28例(35眼)植入板状襻Toric IOL(AT TORBI 709M),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残余散光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iTrace视觉质量分析仪测量术后Toric IOL在眼内的偏心量及像差。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A组术后UCVA(LogMAR)(0.41±0.21)优于B组(0.57±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A组散光分别为(0.59±0.28)D、(0.74±0.24)D、(0.96±0.39)D、(0.99±0.38)D,均明显低于B组各时间点[(0.86±0.29)D、(0.99±0.23)D、(1.13±0.20)D、(1.16±0.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A组IOL平均旋转(3.94±1.26)°,显著低于B组[(4.74±1.29)°,P<0.05]。A组全眼总像差、全眼总低阶像差(不包括离焦)、全眼总高阶像差及慧差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平均偏心量为(0.183±0.051)mm,低于B组[(0.275±0.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选择L型襻以及更长直径的Toric IOL植入,能够实现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偏心程度小,从而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 罗艳冯劼李培凤程旭康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状体散光高度近视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LASIK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LASIK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br> 方法:行LASIK手术患者140例(280只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0例,140只眼),对照组(70例,140只眼).实验组在对...
- 罗艳程旭康王凤娣林晗
- 关键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双氯芬酸钠围手术期安全性评价
-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白内障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回顾分析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例(11眼)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不同时间点(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人工晶状体旋转稳定性,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疗效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58±0.29,最佳矫正视力0.65±0.30。裸眼视力≥0.5者6眼(54.5%),裸眼视力≥0.4者8眼(72.7%)。全眼总散光得到明显改善,从术前的(4.06±1.63)D降低到术后的(0.51±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全眼总合散光与术前预计残余散光值(0.42±0.33)D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术后6个月,人工晶状体旋转度为(3.60±1.26)°。至末次随访时,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的11眼中旋转度均小于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筛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可预测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鲁铭程旭康罗艳朱晶
- 关键词:散光白内障手术
-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特殊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回顾分析Toric(环曲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合并特殊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12眼合并特殊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眼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3眼为外伤后角膜散光,5眼为角膜云翳或斑翳患者。术后随访6mo,分析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术后残余散光、并发症等,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疗效,旋转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mo,术后裸眼视力平均0.62±0.31,最佳矫正视力0.70±0.35。裸眼视力≥0.8者2眼,占17%。裸眼视力≥0.5者9眼,占75%。术后残余散光0.51±0.36D。术后角膜源性散光未见明显改变,全眼总合散光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全眼总合散光与术前预计残余散光值接近,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mo旋转度为(3.80±1.46)°。末次随访时间点,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的12眼中,旋转度小于5°的11眼,占92%。仅1例术后旋转度为6°。结论:对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经过严格的手术前筛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够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预测性好。
- 罗艳程旭康鲁铭冯劼
- 关键词:白内障散光晶状体
-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 2024年
-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 罗艳杨慧肖泽锋
- 关键词:囊袋张力环人工晶状体高度近视白内障散光
-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罗艳刘恒明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青光眼并发症预防
- 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4月~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40例(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全身及局部使用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依然高于40mmHg,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后,第2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前眼压40mmHg以上,术后早期(3个月内)眼压10~20mmHg者35眼,~30mmHg的5眼,用2%卡替洛尔眼水点眼控制眼压,其中两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依旧不能控制在20mmHg以下,在术后两个月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在20mmHg以下。全部病例在随访期间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以下。视力术前:光感者11眼(57.7%),光感-手动者8眼(36.1%),手动-0.05者21眼(6.2%);术后视力:〈0.1者4眼(10%),0.3者9眼(22.5%),-0.5者11眼(27.5%),〉0.5者16眼(40%)。结论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在及时控制眼压的同时挽救病人的视功能且有比较好的疗效。
- 鲁铭罗艳
- 关键词:穿刺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25例(3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于术后1天,1周,1个月,6个月观察胬肉形态,血管改变及并发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5例(30眼)治愈25眼,有效4眼,复发1眼,治愈率83.33%,有效率96.66%,复发率3.3%。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可有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 鲁铭罗艳
- 硅油填充眼A超眼轴测算及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声速调整法测量硅油眼眼轴、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对2003/2008年于我院治疗的24例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取坐位眼轴测量并改变硅油眼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来修正眼轴长度,再将计算所得眼轴长度代入SRKII公式计算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行硅油取出术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mo测量眼轴及屈光状态。对手术前后眼轴长度进行对比,将术后屈光状态与术前预期值比较。结果:硅油取出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25.25±0.65mm,术后平均眼轴长度为24.80±0.67mm,取油前后眼轴长度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期值差值平均为1.50±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坐位测量并调整超声波在硅油中的传导速度,可准确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较传统方法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准确率更高。
- 程旭康罗艳冯劼
- 关键词:硅油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