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青文

作品数:17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甘蔗
  • 3篇性状
  • 3篇粤糖
  • 3篇石斛
  • 3篇铁皮石斛
  • 3篇种苗
  • 3篇种质
  • 3篇健康种苗
  • 3篇核心种质
  • 3篇核心种质构建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种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生种
  • 2篇农杆菌
  • 2篇农杆菌介导
  • 2篇割手密
  • 2篇甘蔗细茎野生...

机构

  • 12篇广州甘蔗糖业...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广东省生物工...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作者

  • 17篇罗青文
  • 11篇李奇伟
  • 10篇陈月桂
  • 9篇杨俊贤
  • 8篇樊丽娜
  • 8篇邓海华
  • 8篇齐永文
  • 7篇谭嘉娜
  • 6篇何慧怡
  • 6篇劳方业
  • 5篇罗剑飘
  • 4篇王勤南
  • 4篇黄海英
  • 3篇陈勇生
  • 3篇黄忠兴
  • 3篇刘睿
  • 3篇刘少谋
  • 3篇李昱
  • 3篇谢静
  • 2篇潘方胤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甘蔗糖业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林业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构建
本研究以来自我国10个省级行政区的54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为材料,根据采集地信息及其在20对SSR引物上的分子标记数据和15个表型性状资料,开展核心种质构建研究.对5%、10%、20%、30%、40%、50%、60%...
齐永文李奇伟樊丽娜罗青文王勤南陈勇生黄忠兴刘睿刘少谋邓海华
关键词: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表型性状
文献传递
甘蔗新品种粤糖03-373组培快繁试验被引量:4
2017年
以粤糖新品种03-373的成熟甘蔗种茎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诱导、丛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粤糖03-373的最佳综合组培方案为: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4-D1.0mg/L,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IBA0.01mg/L,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丛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ABT0.20g/L+IBA0.05mg/L+活性碳0.5g/L;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椰汁、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组培苗黄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椰汁<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照;采用简易的沙培方式,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达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8%。
陈月桂谭嘉娜官锦燕罗剑飘黄海英罗青文杨俊贤李奇伟
关键词:甘蔗组培快繁愈伤组织培养
拟南芥钾吸收调控基因AtCIPK23、AtCBL9和AtAKT1农杆菌介导共转化甘蔗被引量:3
2015年
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将拟南芥调控钾离子吸收的三个重要基因At AKT1、At CBL9和At CIPK23共转化到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中,以期提高甘蔗耐低钾能力。PCR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36份携带At CBL9、At CIPK23和At AKT1三个基因的转基因无性系;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外源At CBL9基因在甘蔗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为2~5个;在钾离子浓度为200μmol/L的营养液中进行低钾胁迫试验,转基因品系的根系和地上部的平均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7%和23%,叶片平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6%,说明超表达At CIPK23、At CBL9和At AKT1显著提高了甘蔗耐低钾胁迫能力,降低了因低钾胁迫造成的质膜伤害,是创制耐低钾甘蔗种质的有效途径。
樊丽娜曾巧英何慧怡李昱罗青文劳方业邓海华李奇伟齐永文
关键词:甘蔗耐低钾AKT1农杆菌介导
甘蔗健康种苗繁殖培养基正交试验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选取ROC22、粤糖00-236 2个甘蔗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噻苯隆(TDZ)、萘乙酸(NAA)、多效唑(PP33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丛芽苗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蔗健康种苗丛芽苗的分化主要受各品种遗传特性决定,不同品种对繁殖培养基的激素水平要求差异较大,在4种激素中,对ROC22丛芽苗分化影响的主次因素为TDZ>NAA>PP333>6-BA,对粤糖00-236丛芽苗分化的影响主次顺序为6-BA>TDZ>NAA>PP333。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激素浓度组合是提高繁殖效率的关键,因此,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筛选最优培养基。
樊丽娜何慧怡陈月桂罗青文劳方业谭嘉娜邓海华杨俊贤李奇伟齐永文
关键词:甘蔗健康种苗
我国割手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构建
齐永文李奇伟樊丽娜王勤南劳方业张垂明邓海华符成陈健文何慧怡黄忠兴陈勇生刘少谋刘睿罗青文
该成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种质构建"和广东省科技机构承担国家、部(委)重大科技项目资助项目"中国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种质构建"共同资助完成。割手密是...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育种方法
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和生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以台湾金线莲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台湾金线莲生长和生物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合金线莲生长的最优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金线莲茎生长和生物产量受栽培基质影响较大,且对鲜重的影响大于干重,其中以25%粗松树皮+75%进口泥炭土为栽培基质的金线莲生长最好,其生物产量高、茎粗长、节数多、根长且较多、叶片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线莲干重与鲜重呈极显著的高度正相关,金线莲茎长、茎径、根长与生物产量关系极密切,通过选择合适栽培基质,能同时增加金线莲茎长、茎径和根长,提高生物产量。
谢静谭嘉娜杨俊贤罗青文陈月桂罗剑飘黄海英
关键词:金线莲栽培基质生物产量
广东割手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割手密是甘蔗近缘野生种之一,在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采用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类型分子标记对来自广东各个地区的67个割手密种质进行分析。在20对SSR引物上共检测到341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上的平均多态性为17.05,其中11个Genomic-SSR的平均多态性为20.82,9个EST-SSR的平均多态性为12.44。广东割手密在Genomic—SSR上的多态性显著高于EST-SSR上的多态性。Mantel Test分析表明:通过Genomic-SSR、EST—SSR以及Genomic-SSR+EST-SSR三种方法所计算的试验材料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应用两种类型SSR获得的各个材料间的遗传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广东割手密在20对SSR引物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1064~0.2916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1943;各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3-0.3082之间,平均为0.193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广东割手密之间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由南向北存在较为显著的地理分化。
樊丽娜李昱罗青文劳方业王勤南何慧怡陈月桂邓海华李奇伟齐永文
粤糖60号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假植与田间对比试验被引量:3
2014年
以感染宿根矮化病毒的甘蔗粤糖60号和新台糖22号植株为材料,研究温汤处理与腋芽综合脱毒方式对两个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健康种苗的假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与有效茎数与常规种苗无明显差异,但前期株高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茎长、单茎重、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42%,蔗糖分提高0.41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前期株高和有效茎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单茎重、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亦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18.4%,蔗糖分提高0.34个百分点;粤糖60号常规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号高44.3%、蔗糖分比新台糖22号高0.94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号高20.2%、蔗糖分比新台糖22号高0.87个百分点。此外,以表层细河沙(1-2 cm)、底层虑泥为基质的露天假植模式可以使种苗假植的成活率高达98%以上。
陈月桂谭嘉娜罗剑飘罗青文谢静杨俊贤李奇伟
关键词:新台糖22号
一种真空渗透辅助农杆菌介导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真空渗透辅助农杆菌介导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甘蔗心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2)含有目标基因的根癌农杆菌的活化与培养;(3)真空渗透辅助农杆菌侵染甘蔗胚性愈伤组...
樊丽娜齐永文李奇伟邓海华劳方业李昱罗青文周文灵何慧怡陈月桂
文献传递
铁皮石斛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4-羟基苯乙酮(1)、对羟基苯甲醛(2)、丁香醛(3)、α-萘酚(4)、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5)、5-羟甲基糠醛(6)、(3S,5R,6R,7E,9S)-3,5,6,9-tetrahydroxy-7-megastigmene(7)、(6R,9S)-9-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8)、(3R,9R)-9-O-β-D-glucopyranosyl-3-hydroxy-7,8-didehydro-β-ionol(9)、cyclomargenol(10)、N-p-香豆酰酪胺(11)、肌苷(inosine,12)。化合物4、5、7、8、9、10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2、6、12为首次自铁皮石斛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春花徐巧林曾雷王颂罗青文罗青文
关键词:铁皮石斛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