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梦颖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高粱
  • 2篇高粱品种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黏滞性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研究
  • 1篇营养品质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味
  • 1篇食味品质
  • 1篇食用品
  • 1篇食用品质
  • 1篇双标图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种子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稳定性分析

机构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肖梦颖
  • 4篇周宇飞
  • 4篇黄瑞冬
  • 3篇张瑞栋
  • 1篇依兵
  • 1篇张壮
  • 1篇吴奇
  • 1篇张姣
  • 1篇孙飞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GGE双标图的高粱品种产量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利用GGE双标图法对2012~2013年在沈阳地区种植的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高粱品种的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解析,从而为这些高粱品种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8个高粱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辽杂11号两年平均产量最高,为15655.5 kg·hm^(-2),其次为铁杂17、铁杂11和锦杂105等,而辽杂39号两年平均产量最低,为4780.4 kg·hm^(-2);且这些品种产量年际间差异显著(p<0.05)。铁杂17的千粒重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8.0g和71.9%,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的表现较好,其次是铁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而辽杂11在穗粒数(7895粒·穗-1)、收获指数(0.67)和生物产量(278g·株-1)的综合表现上最好。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吉杂127和辽杂39产量稳定较好,但产量低于平均水平;龙杂11产量及稳定性表现较差。高粱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收获指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淀粉含量与千粒重正相关,与穗粒数负相关。在沈阳地区,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具有较高产量及稳定性。
周宇飞依兵依兵吴奇张姣张瑞栋肖梦颖张瑞栋
关键词:高粱GGE双标图
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被引量:3
2013年
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本文在综述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的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肖梦颖
关键词:农产品
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2
2020年
以12份高粱杂交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1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等相关萌发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耐盐性分析,旨在对高粱杂交品种的耐盐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龙米粱1号和锦杂106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等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特性。辽粘3号各项指标相对值均较小,耐盐性较弱。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根干重和芽干重在3个主成分中载荷较大,可以作为高粱萌发期耐盐性评价的指标。
徐晓雪孙飞肖梦颖张瑞栋周宇飞黄瑞冬
关键词:高粱萌发期耐盐性鉴定隶属函数法
浅谈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与对策被引量:7
2013年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膳食结构和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各媒体不断曝料出各类食品质量问题。文章就是结合目前食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肖梦颖
关键词:食品安全
高粱种子对萌发温度的响应分析与耐低温萌发能力鉴定被引量:13
2020年
萌发期的低温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高粱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是保证高粱出苗整齐、建立良好群体的基础,因此研究高粱品种对不同萌发温度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试验用来源于不同地区的30份高粱品种,在25℃、20℃、16℃和12℃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萌发试验,测定不同温度下高粱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重、根重等萌发指标,分析不同高粱品种的萌发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耐低温特性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随着萌发温度的降低,高粱芽和根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但根与芽的重量和长度比均增加,说明萌发过程中芽比根对低温更加敏感。30个高粱品种的6个萌发指标相对值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相对芽长、相对根长和相对发芽率分别在3个主成分中载荷较大,可作为高粱萌发期耐低温的主要鉴定指标。30个高粱品种按萌发期耐低温能力可分为四大类,辽粘3号极不耐低温,济粱1号等18个品种对低温敏感,冀酿1号等5个品种对低温不敏感,赤杂101等6个品种对萌发期低温具有较强的耐性。
张瑞栋张瑞栋肖梦颖姜冰邢艺凡陈小飞李邦艾雪莹周宇飞周宇飞
关键词:高粱主成分分析
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以16个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筛选优质食用高粱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个高粱品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脂肪、粗蛋白和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这些高粱品种的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analyzer,RVA)对高粱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对其差异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从营养品质和感官评价分析,矮子白1、红壳棒、锦粱9-2和分枝大红穗获得的综合评分均较高,且适口性、滋味、气味等指标都表现较好。矮子白2和真白粱籽粒中粗脂肪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红壳白1、红壳白2和黄壳白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白高粱1籽粒中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单宁含量均低于0.5%。高粱米粥的感官综合评分与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单宁对高粱适口性和滋味有一定的负向作用;支链淀粉对适口性和冷粥质地有正向作用。粗脂肪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与RVA谱的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支链淀粉与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黏滞性系数与感官评分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大小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则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RVA谱特征值与食味指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测定RVA谱特征值间接反映高粱米的食味特征。综合考虑食用品质,高粱地方品种矮子白1和红壳棒是较为理想的食用型高粱品种。
肖梦颖张瑞栋张瑞栋张壮陈小飞周宇飞周宇飞黄瑞冬
关键词:高粱营养品质食味品质淀粉黏滞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