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介入
  • 3篇原发性
  • 3篇肿瘤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栓塞
  • 2篇静脉
  • 2篇肝癌
  • 2篇肝动脉
  • 2篇磁共振
  • 1篇导管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序列对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7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胡大成
  • 4篇陈文辉
  • 3篇张宏坤
  • 3篇田世江
  • 3篇甄涛
  • 3篇周祖刚
  • 2篇周合山
  • 2篇陈方满
  • 2篇杨斌
  • 2篇李燕
  • 2篇张乐星
  • 1篇张勇
  • 1篇沈起钧
  • 1篇陈文丽
  • 1篇丁伯平
  • 1篇张林杰
  • 1篇胡兆云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集成序列诊断慢性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MR集成序列用于诊断慢性冈上肌肌腱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44例被诊断疑似慢性冈上肌肌腱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再搜集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磁共振检查仪扫描患者的冈上肌肌腱,并将其划分感兴趣区,然后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肌腱外侧亚区、中间亚区及内侧亚区T1值和T2值的差异;通过图像分析比较正常对照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冈上肌的T1值和T2值。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腱各测量区的参数,发现两组患者的中间亚区及内侧亚区的T1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外侧亚区的T1值和外侧亚区、中间亚区及内侧亚区的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人群的MR上冈上肌的T1值和T2值,发现观察组水肿肌肉的T1值小于观察组未水肿肌肉且小于对照组未水肿肌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水肿肌肉的T1值大于观察组未水肿肌肉且大于对照组未水肿肌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集成序列能够用于反应慢性冈上肌肌腱炎患者的肌肉及肌腱的影像学参数,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丁伯平胡大成史鹏鹏陈文丽郎慧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冈上肌肌腱炎
介入栓塞治疗一例罕见、巨大创伤后肝动脉-门静脉瘘
创伤后肝动脉-门静脉瘘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外伤、手术或肝脏活检后,一般瘘口较小,多无症状,且能自愈。但本例患者病程长、瘘口巨大,是非常罕见的极高流量的肝动脉-门静脉瘘,由于患者门静脉动脉化,门静脉系统压力非常高,胃肠道管...
杨斌沈起钧周合山张乐星胡大成陈文辉
文献传递
多期CT增强扫描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表现,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前均进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6例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对其CT征象进行归纳与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男3例,女5例;左侧2例,右侧6例;肿瘤最大径2.9~9.6 cm不等,形态呈水滴状4例、椭圆形3例、不规则形1例,均呈嵌入式生长;平扫密度多均匀,CT值26.8~34.3 HU,平均(30.75±2.75)HU;边界清楚;内部或边缘有线样、斑点样钙化5例,伴有囊变1例。增强后呈斑片状、轻到中度、不均匀、进行性强化,6例多期增强扫描中,延迟期强化最为明显。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瘤多期增强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该特征表现,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张林杰陈方满胡大成周磊张勇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节细胞神经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肾脏原发性肿瘤上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的测量能否用于肾脏原发性肿瘤的鉴别。方法56例肾脏原发性肿瘤病灶进行不同B值下的ADC值测量,同时测量病灶的相对ADC值(病灶与对侧相对正常肾实质的ADC值之比),24例正常志愿者的双侧肾实质ADC值作为对照。结果56例肿瘤中包括28例透明细胞癌,16例非透明细胞癌,1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均ADC值分别为(1.767±0.280)×10^-3mm2/s、(1.386±0.327)×10^-3mm2/s、(1-319±0.193)×10^-3mm2/s;相对ADC值分别为(0.89±0.17)×10^-3mm2/s、(0.72±0.16)×10^-3mm2/s、(0.60±0.08)×10^-3mm2/s;正常肾实质ADC值为(2.110±0.088)×10^-3mm2/s.透明细胞癌相对ADC值高于非透明细胞癌及血管平滑脂肪瘤(P〈0.05),正常肾实质ADC值高于各肾脏肿瘤的ADC值(P〈0.05),透明细胞癌的ADC值高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P〈0.05),而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非透明细胞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肿瘤的ADC值低于正常肾实质,其中透明细胞癌的ADC值相对较高,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对较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测量对肾脏原发性肿瘤鉴别有重要的价值,相对ADC值的测量可能较直接的ADC值测量更有价值。
甄涛胡大成陈文辉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肾脏肿瘤表观弥散系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56例介入综合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下肢DVT患者56例,予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多途径给药)、抗凝、祛聚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于治疗后2~5 d,下肢肿胀明显消退,出院复查溶栓患者大部分血管再通;出院后随访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和下肢坏死,部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李燕周祖刚张宏坤田世江胡大成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抗凝介入治疗溶栓
诺和灵30R在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介入治疗已成为无外科手术指证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1]。作者在介入病房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不仅原发性肝癌因肝功能损害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并且最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2],甚至有观点认为糖尿病是肝癌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3]。本文总结本院收治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提出用诺和灵30R控制糖尿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间血糖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胡大成陈文辉甄涛田世江王祺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诺和灵30R围手术期间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
颌面部肿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索颌面部肿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的12例病例(包括急性出血6例,术前预防性栓塞4例,恶性肿瘤化疗栓塞2例)的临床、CT、MRI、病理、DSA及手术结果等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
杨斌周合山胡大成张乐星
介入治疗大咯血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有效率为100%。40例咯血完全控制,治愈率为88.9%,6例复发,复发率为13.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控制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田世江周祖刚张宏坤胡大成李燕胡兆云
关键词: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T2mapping序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T2mapping序列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有慢性炎性下腰痛症状的患者5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AS的36例,另14例诊断为单纯慢性下腰痛(LBP)。所有患者均进行骶髂关节常规序列及8回波T2mapping序列的扫描,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双侧骶髂骨骨性关节面下骨髓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组左、右侧及双侧骶骨T2值与LB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组左、右侧及双侧髂骨T2值均大于LB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例AS患者中的26例中共发现60处病灶,病灶与其周围相对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T2mapping序列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骨髓T2值的改变,可对AS早期骨髓病变与单纯的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鉴别,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
甄涛胡大成陈文辉
关键词:T2MAPPING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MSCTA及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MSCTA及CT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行MSCTA及CTPI,分析MSCTA对TACE术后肿瘤血管及CTPI对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腹腔动脉MSCTA均能清楚显示活性病灶肿瘤供血动脉,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PVP)和肝动脉指数(HPI)在非瘤肝组织的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灶或复发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SCTA能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新生血管情况,CTPI能准确反映肝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两者相结合对显示肿瘤残存及复发、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胡大成陈方满周祖刚张宏坤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灌注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