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晓红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心理
  • 2篇哮喘
  • 2篇慢阻肺
  • 2篇老年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干预
  • 1篇导管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特点
  • 1篇心理特点及护...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理咨询
  • 1篇训练护理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支撑柱
  • 1篇人性化

机构

  • 9篇包头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艾晓红
  • 2篇郭建华
  • 1篇刘淑珍
  • 1篇董华洁
  • 1篇边喜明

传媒

  • 6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探讨团体心理咨询用于护理人员减压训练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用于护理人员减压训练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名压力较大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团体心理咨询方法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减压训练,随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并进行团体心理咨询主观评估表评价。结果:通过干预后,护理人员在SCL-90测评的得分明显要比团体辅导之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通过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前后团体心理咨询进行比较得知,护理人员在自我沟通、自我分享、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意识、自我解决困难、自我情绪、自我认知改变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减压训练,不仅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在减压训练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艾晓红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护理人员
老年人肺部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35例老年人肺部念珠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 点。方法:3%过氧化氢溶液漱口后采取痰标本,连续3次以上痰真菌培养为同一种菌,结合临床确诊。35例应用氟康唑 治疗的患者中,29例首日剂量400mg静脉滴注,次日起每日200mg静脉滴注,连用5-10天。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一 般疗程为2-3周。结果:35例应用氟康唑治疗患者,病死率8.57%。氟康唑治疗仅5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 老年人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除停用抗生素、改善营养状况外,应早期适当应用抗真菌药物。
边喜明郭建华艾晓红
关键词:念珠菌肺部感染氟康唑
一种移动式床边呼吸机导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床边呼吸机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导管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床栏固定夹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套和活动套,所述螺...
董华洁郭建华艾晓红刘淑珍
文献传递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肺康复训练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运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异,运动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采用肺康复训练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运动能力早期恢复,改善预后效果。
艾晓红
关键词:肺功能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取自于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一共选取92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46(6.52%),明显低于对照组12/46(26.09%)(P<0.05);经检测,观察组患者中肺功能检测良好为41/46(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4/46(52.17%)(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得分(35.1±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5±5.8)分;观察组患者SAS得分(36.5±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7±4.6)分,两组间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艾晓红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心理状态
哮喘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对肺功能的价值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哮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于病例段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择取本院哮喘患者82例为研究样本,设置分组为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肺功能指标、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vs 75.61%),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健康认知掌握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于哮喘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与实施,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艾晓红
关键词:哮喘全方位护理肺功能
睡眠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睡眠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加睡眠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入睡时间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睡眠效率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催眠药物评分、PSQI总评分分别为(1.42±0.79)分、(1.07±0.41)分、(1.02±0.31)分、(1.44±0.42)分、(1.54±0.56)分、(1.66±0.41)分、(1.10±0.42)分、(7.49±2.03)分,与对照组患者的(1.76±1.13)分、(1.38±0.67)分、(1.24±0.62)分、(1.68±0.63)分、(1.84±0.77)分、(1.80±0.63)分、(1.33±0.56)分、(9.20±3.74)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活动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9.04±13.53)分、(76.46±14.63)分、(83.63±14.63)分、(80.94±13.63)分、(85.84±12.52)分、(86.78±12.72)分、(84.73±13.52)分、(70.36±11.4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74.53±16.63)分、(58.35±12.52)分、(63.73±15.42)分、(61.46±12.52)分、(60.734±14.52)分、(68.93±14.63)分、(71.45±14.34)分、(60.63±14.45)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睡眠护理干预可明显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晓红
关键词:COPD睡眠质量
人性化护理对哮喘吸入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哮喘吸入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96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依从性。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与77.08%,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1.67%与66.67%,P<0.05。结论:对哮喘吸入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艾晓红
关键词:哮喘雾化吸入依从性人性化护理
护士心理干预与护士差错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干预与护士差错的关系。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在岗护理人员共计40名。通过抽签法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一组20名。对照组行常规宣教干预和知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干预。记录两组职业压力、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职业压力、心理健康分值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及SCL-90分值和干预前对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SCL-90分值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个人成就感分值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干预前两组护理质量分值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护理差错分值和医患认可分值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书写质量、护理差错和医患认可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差错显著减少,护理质量提升。
艾晓红
关键词:护士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