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延昌

作品数:24 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油田
  • 6篇驱油
  • 5篇油层
  • 4篇三元复合体系
  • 4篇聚合物驱
  • 4篇聚合物驱油
  • 4篇喇嘛甸油田
  • 4篇非均质
  • 3篇调剖
  • 3篇黏度
  • 3篇污水
  • 3篇聚驱
  • 3篇沸石
  • 3篇高浓度
  • 2篇调剖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油藏
  • 2篇油层非均质性
  • 2篇污水配制
  • 2篇井内

机构

  • 22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路易斯安那州...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贝克休斯公司

作者

  • 24篇苏延昌
  • 9篇卢祥国
  • 6篇石志成
  • 3篇姚兰
  • 3篇吴赞校
  • 3篇王伟
  • 2篇牛丽伟
  • 2篇裴秀玲
  • 2篇梁文福
  • 2篇马辉
  • 2篇程富利
  • 2篇吴小刚
  • 2篇高峰
  • 1篇于观宇
  • 1篇姜贵璞
  • 1篇李建冰
  • 1篇李彦兴
  • 1篇舒方春
  • 1篇李明妍
  • 1篇王荣健

传媒

  • 6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油田化学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海洋石油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外能源
  • 1篇中国东部油田...
  • 1篇三次采油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田驱油化学剂地下状态取样检测方法
油田驱油化学剂地下状态取样检测方法,它涉及油田驱油化学剂取样检测方法的改进。本发明将取样器的气体室(1)内充入低于地下压力的高压气体,将取样器的液体室(2)内充入防冻液,并将活塞(5)顶推至取样器顶部样品室(3)的末端,...
郭明日苏延昌高峰张义江
文献传递
大庆油田高浓度聚合物驱技术研究
室内研究表明,高浓度聚合物体系具有抗剪切性强,粘弹性好,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大的特点,能够大幅度提高油层采收率。为了探索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喇嘛甸油田北西块开展高浓度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通过三年多的矿场实践,...
吴军政苏延昌程富利姜英淑吴赞校
关键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
文献传递
沸石调剖剂及向调剖井内注入沸石调剖剂的方法
沸石调剖剂及向调剖井内注入沸石调剖剂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调剖剂及注入方法。针对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或体膨颗粒调剖剂,存在成本高和受到油层非均质性影响,部分聚驱井调剖效果不显著问题以及上述两种调剖剂,存在注入方法难操作问题。...
苏延昌石志成马辉吴小刚程富利
文献传递
喇嘛甸油田聚驱调剖技术研究与实践
本文通过对喇嘛甸油田几年来开展的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等不同注聚时期的多项调剖矿场试验效果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聚合物驱调剖井的调剖方案设计及调剖井动态反映特点、对调剖的方式、调剖时机确定、不同调剖剂适应条件有了初步...
石志成苏延昌吴赞校
关键词:聚驱调剖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测井曲线重采样和褶积相结合的层内超薄隔夹层识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测井曲线重采样和褶积相结合的层内超薄隔夹层识别方法。主要解决了超薄夹层在岩心图上不予标示、测井上超出了识别极限因而无法对其进行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超薄夹层界面的基础参数;S2、选择对超薄...
苏延昌周磊裴秀玲周志忱肖千祝张爱祥于江张丽丽孙丽杰姜春花李嘉琪李洪男
应用水力压裂技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采油井压裂实践的总结,提出压裂可以作为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配套技术,但必须注意选井、压裂时机及压裂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毕艳昌苏延昌李彦兴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压裂选井条件水力压裂
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增油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目前三元复合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较低而影响波及体积扩大及推高驱油剂成本的实际,利用油藏工程理论和借助物理模拟、仪器分析方法,对高浓度三元复合驱段塞增油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同时对三元复合驱浓度和用量的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愈低,洗油效果愈好,采收率增幅愈大,但不同数量级界面张力对采收率影响较小;三元复合驱段塞黏度和尺寸愈大,扩大波及体积效果愈好,采收率增幅愈大,但采收率增幅差值逐渐减小。在药剂费用相同条件下,“聚合物前置段塞+主段塞+副段塞+聚合物保护段塞”组合的采收率增幅较大。从技术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推荐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范围为2000—2500mg/L,段塞尺寸为0.380~0.475PV。对于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油藏,与驱油剂洗油作用相比较,该体系扩大波及体积作用较明显,对采收率的贡献率也较大。
韩广志孙刚苏延昌卢祥国王荣健
关键词:黏度增油效果参数优化喇嘛甸油田
污水配制聚合物研究被引量:39
2003年
针对油田产出污水外排的问题,在喇嘛甸油田开展了利用油田产出污水配制聚合物的可行性研究。在污水聚合物溶液性质研究、渗流特性研究及岩心驱油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污水聚合物体系油层工作粘度和微观分子形态研究,对污水聚合物体系及驱油机理有了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室内研究表明:污水聚合物体系与油层配伍性好,在油层中有更高的工作粘度;聚合物在污水条件下以枝状结构为主,带状和网状结构为辅。在喇嘛甸油田北西块开展的污水稀释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也表明:污水聚合物体系注入过程中吸水剖面得到较好调整,污水聚合物驱是完全可行的,是解决油田污水外排的有效途径。
苏延昌高峰舒方春姚兰郑传济邵振波
关键词:污水
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对各组分色谱分离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物质化学吸附和机械捕集等性质的差异导致它们在多孔介质内运移过程中滞留量的不同,即发生色谱分离现象,这将对碱与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效应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为了扩大三元复合驱的波及体积,大庆油田开展了高聚合物浓度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针对理论研究和矿场应用实际需求,采用仪器分析和物理模拟方法,开展了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及段塞组合方式对色谱分离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低聚合物浓度和整体段塞”三元复合驱相比较,“高聚合物浓度和多段塞组合”三元复合驱注入压力增幅较大,扩大波及体积效果较好,采收率增幅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在多孔介质内滞留水平存在差异,注入压力愈高,波及体积愈大,碱和表面活性剂滞留量差异愈大,色谱分离现象愈严重。由此可见,尽管碱与表面活性剂间发生色谱分离会削弱复合驱的洗油效率,但这是否会影响采收率还取决于波及体积与洗油效率各自对采收率贡献的相对大小。
王伟李明妍卢祥国苏延昌石志成
关键词:色谱分离三元复合体系黏度
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驱油方法被引量:5
2005年
针对油田采出污水外排的问题,开展了污水稀释聚合物驱油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暴氧、提高聚合物浓度及采用超高分子聚合物,可有效提高污水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是保证污水注聚的有效手段。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聚驱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姚兰孙春红苏延昌
关键词:污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