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映军

作品数:98 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细胞
  • 20篇烧伤
  • 12篇纤维细胞
  • 12篇成纤维细胞
  • 11篇增殖
  • 10篇皮瓣
  • 10篇瘢痕
  • 9篇创面
  • 8篇血管
  • 7篇愈合
  • 7篇细胞增殖
  • 6篇生物学
  • 6篇自体
  • 6篇纤维细胞增殖
  • 5篇软组织
  • 5篇烧伤后
  • 5篇皮肤软组织
  • 5篇创面愈合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皮肤移植

机构

  • 9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大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耶鲁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7篇苏映军
  • 36篇陈璧
  • 26篇贾赤宇
  • 25篇郭树忠
  • 22篇汤朝武
  • 21篇胡大海
  • 16篇朱雄翔
  • 15篇徐明达
  • 14篇马显杰
  • 11篇宋雅娟
  • 9篇白晓智
  • 9篇张栋梁
  • 9篇董茂龙
  • 8篇陈晨
  • 8篇陈建武
  • 8篇余州
  • 6篇陈琳
  • 6篇姜笃银
  • 6篇刘洋
  • 5篇白丽

传媒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中国美容整形...
  • 12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中华整形烧伤...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5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3篇1999
  • 1篇1998
  • 9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1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排斥期静脉注射供体脾脏细胞对异体小鼠皮片存活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急性排斥期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对异体小鼠皮片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96只受体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组(阳性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对照组)、D组(阴性对照组),每组24只。各组小鼠均进行同种异体皮片移植,A组移植后腹腔注射环孢素A 30 mg·(kg·d)-1,B组移植后腹腔注射环孢素A 30 mg·(kg·d)-1,第7天球后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第10天环孢素A减量至15 mg·(kg·d)-1;C组移植后腹腔注射环孢素A 30 mg·(kg·d)-1,第7天球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第10天环孢素A减量至15 mg·(kg·d)-1;D组只进行同种异体皮片移植。大体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术后第11天取各组小鼠移植皮片行病理切片染色以评估免疫排斥病理分级,荧光定量PCR检测术后第1、4、7、8、10天小鼠脾脏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m RNA变化及第11天脾脏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m RNA水平,第8、10、15天行流式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变化。【结果】B组的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较C组延长3.1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皮肤排斥病理分级,第11天病理HE染色示A、B组病理分级为0级,而C、D组为3级。B组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比例在第8天到第10天有明显升高的变化,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对比第10天脾脏调节性T细胞比例,B组较C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脾脏IL-2 m RNA在第7到8天有明显的升高,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对比第11天脾脏IL-10、TGF-βm RNA的比值,B组较C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排斥期静脉注射供体脾脏细胞,能增加脾脏调节性T细胞数量,提高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m RNA水平,从而显著延长同种异体皮片移植物存活时间。
陈孝强宋雅娟陈晨陈琳刘士强苏映军郭树忠
关键词:静脉注射
PDE系统在术中预测皮瓣存活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利用PDE系统进行的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成像于术中预测皮瓣存活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SD大鼠25只,构建大鼠背部2cm×6cm大小带蒂筋膜皮瓣,利用PDE系统进行术中ICG造影成像,对比表皮面和筋膜面的影像结果。将皮瓣等分成10个目标区域(ROI),定义灌注指数为一个ROI的光密度值比上皮瓣近端3个ROI的光密度平均值。分析灌注指数与皮瓣存活比的关系。结果:根据筋膜面ICG影像预测皮瓣存活比为0.705±0.053,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100%;根据表皮面ICG影像预测皮瓣存活比为0.611±0.072,其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100%。而实际皮瓣存活比为0.777±0.062。ROI的皮瓣存活比与其灌注指数,两者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P<0.01),R为0.845,其95%置信区间为(0.434,0.965)。结论:PDE系统能够于术中预测皮瓣存活情况,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100%;从筋膜面进行ICG成像的结果较表皮面更为准确,灵敏度更高;当灌注指数PI>0.434时,该区域的皮瓣基本能够存活。
徐晓庆苏映军郭树忠
关键词:吲哚菁绿灌注指数
应用改良扩张器构建大鼠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改良设计的短注射导管枕形扩张器构建大鼠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并探讨其产生的扩张应力对大鼠皮肤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验证扩张模型的扩张效果,为研究扩张皮肤新生机制提供一个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只),A组大鼠采用改良设计的扩张器,B组大鼠采用上海威宁公司生产的普通扩张器;选择SD大鼠近颈部切口,以注射壶外置的方式埋置扩张器,制作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分别采集A组在不同扩张时间点(1、2、3、4、5周)的扩张中心区域皮肤和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标本;利用HE染色方法观察扩张后皮肤结构的变化;根据增殖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扩张皮肤中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A组应用自行改良设计的扩张器,选择大鼠近颈部切口构建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术后外置的注射壶不易被大鼠咬掉,且术后注水及护理更简单,模型稳定性显著高于B组。HE染色结果表明,扩张后皮肤的表皮层明显增厚,真皮层变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增殖细胞呈点状分布,主要集中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鞘。结论自行改良设计的短注射导管枕形扩张器,是构建大鼠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的良好实验材料;扩张应力对大鼠的皮肤结构和增殖产生了影响。
杨登峰马静苏映军宋雅娟余州雷蕾马显杰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动物模型扩张器
一种新型的烧伤创面外用药——碘铬醚
<正>自1990、12~1991、4我科应用碘铬醚溶液治疗烧伤患者68例,其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为11个月~59岁。烧伤面积1~30%。浅Ⅱ°20例,深Ⅱ°28例,Ⅲ°20例,均收到满意的疗效。创面细菌培养结果:用...
贾赤宇陈璧苏映军
文献传递
肝脏作为免疫器官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肝脏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体现了独特功能。一方面,抗原通过门静脉输注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而不引起致敏;另一方面,临床肝移植相比其他实体器官移植更容易诱导临床可操作性耐受。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肝脏非实质细胞共同构成了这种利于耐受诱导的免疫环境。本文简要介绍了肝脏诱导耐受相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经门静脉输注异体细胞诱导移植耐受进展和临床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进展。
丁健科张栋梁肖博苏映军郭树忠
关键词:肝脏免疫耐受器官移植
用Y染色体特异的DNA探针对冷冻异体胎儿真皮移植后的追踪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为了直观而特异地观察和追踪冷冻异体胎儿真皮移植后的转归.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的人Y染色体特异的DNA探针(Bio-PHY3.4probe),对5例临床冷冻异体异性胎儿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患者的6个标本作原位杂交.结果:异体胎儿真皮移植12,19,20,21和41d后仍存活。结论:证明冷冻异体胎儿真皮复合移植后至少可存活41d.
姜笃银陈壁王剑波苏映军
关键词:皮肤移植真皮DNA探针
对20株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1995年
为了探讨绿脓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基因定位,1992年1月~1992年9月对我院烧伤病房分离的20株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株进行了质粒消除。根据各种质粒消除前后的药物敏感试验,发现分离到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有70%是由质粒所介导,有30%菌株仍耐药,分析原因为:①质粒未清除干净;②染色体编码的耐药性基因可能存在。我们在文章中对其在耐药性传播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贾赤宇陈璧苏映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基因定位耐药性烧伤
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原代培养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及培养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创面愈合及相关领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和实验模型。方法:健康成人中厚皮组织经中性蛋白酶消化后去除表皮;然后,采取薄片真皮组织胰蛋白酶低湿慢速灌注法消化微血管内皮细胞;将获取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于不同条件的培养基内连续培养5~15 d,观察其基本生物学生长特征,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行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结果:①采用中性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分步消化法,所分离获得的细胞体外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该细胞呈现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说明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②细胞单层培养时显示活跃的形成类管腔状结构的生物学特征;③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培养基内生长状态不同,含8% 胎牛血清、2 % 人分娩前母体血清及适量cAMP等添加物的IMDM 为其较理想的培养基。结论:经体外分离及培养获得了生长性良好的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
胡大海陈璧汤朝武韩军涛姜笃银苏映军朱雄翔贾赤宇徐明达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创面愈合
采用筛状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结了3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切痂,采用大片筛状皮移植效果好。提出这种治疗,首次切痂时间以伤后1-2周;一次切痂面积以25%左右为宜;创面用大张自体筛伏皮移植;同一
陈璧贾赤字苏映军徐明达朱雄翔姜笃银
文献传递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自噬功能细胞模型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GFP-LC3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系。方法:将构建的pcDNA3.1-GFP-LC3真核表达载体转入HaCaT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系。HaCaT细胞中GFP-LC3的表达分别用荧光显微镜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利用该稳定表达的细胞系观察验证Rapamycin对细胞发生自噬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获得了3株转染并经G418反复筛选的HaCaT细胞系,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绿色荧光细胞的表达率在95%以上,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了GFP-LC3融合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均证明Rapamycin可以诱导自噬的发生。透射电镜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Rapamycin可以有效地诱导HaCaT-LC3细胞自噬的发生。结论:成功构建GFP-LC3稳定表达的HaCaT系,该细胞系可以作为研究人角质形成细胞自噬功能的一种细胞模型。
石继红胡大海白晓智张战凤朱雄翔董茂龙韩军涛苏映军蔡维霞朱华宇汤朝武
关键词:基因转染HACAT细胞自噬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