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卫

作品数:52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病理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丙烯
  • 21篇丙烯腈
  • 13篇细胞
  • 5篇甲醛
  • 4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尿硫氰酸盐
  • 4篇肿瘤
  • 4篇小鼠
  • 4篇免疫
  • 3篇动脉
  • 3篇形态学
  • 3篇嗅觉
  • 3篇嗅觉功能
  • 3篇神经细胞
  • 3篇神经细胞凋亡
  • 3篇鼠脑
  • 3篇组织形态学
  • 3篇细胞凋亡
  • 3篇流行病

机构

  • 52篇复旦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浙江省德清县...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德清县疾病预...

作者

  • 52篇范卫
  • 20篇周元陵
  • 18篇金复生
  • 12篇朱瑞娟
  • 8篇陆荣柱
  • 8篇史继敏
  • 7篇应琪
  • 7篇王卫群
  • 6篇黄简抒
  • 6篇孙忠欢
  • 5篇李秀菊
  • 5篇金锡鹏
  • 5篇王朋
  • 5篇叶宣光
  • 4篇桂律
  • 4篇张继红
  • 4篇余竹元
  • 4篇马来记
  • 4篇陈自强
  • 3篇金泰廙

传媒

  • 8篇中华劳动卫生...
  • 7篇工业卫生与职...
  • 5篇环境与职业医...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劳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1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醛接触者的嗅觉功能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索甲醛对接触者嗅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接触甲醛的木材粘合业工人 2 3 3名 (木材组 ) ,病理科医师 94名 (病理组 ) ,以及非甲醛接触人员 62名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监测接触人群工作环境中的甲醛浓度 ,测定接触者的嗅觉阈和嗅敏度。 [结果 ]病理组工作环境中甲醛浓度明显高于木材组 (P <0 .0 1)。三组人员的嗅觉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木材组和病理组人员的嗅敏度明显降低 (P <0 .0 0 1) ,病理组人员的嗅敏度也较木材组人员低 (P <0 .0 1)。高浓度组 ( >1mg/m3 )与低浓度组 (≤ 1mg/m3 )的甲醛接触者其嗅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且高浓度组嗅敏度的降低较低浓度组更显著 (P <0 .0 1)。 [结论 ]甲醛对接触者嗅觉功能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嗅觉敏感度降低。并且随着接触浓度增高 ,嗅敏度降低愈明显 (P <0 .0 1)。
范卫周元陵王法弟王学才桂律金锡鹏
关键词:甲醛接触者嗅觉功能
丙烯腈对Jurkat细胞Bcl10蛋白及MEK1水平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丙烯腈(Acrylonitrile,AN)对Jurkat细胞信号转导中Bcl10蛋白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 kinase kinase,MEK1)的影响,探讨AN免疫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T淋巴细胞Jurkat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和AN染毒组,AN染毒组又分3组,染毒浓度分别为20、100和500μmol/L,分离脂筏并对脂筏内Bcl10蛋白进行分析;AN处理后4h收集蛋白样,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EK1及p-MEK1的水平。结果随AN染毒浓度增加,Bcl10蛋白总量不变,但定位多向脂筏下位组区集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一定染毒浓度内,MEK1蛋白分泌增加;超过一定浓度,MEK1蛋白分泌减少;而p-MEK1随着染毒浓度增加,其含量呈递减趋势,对照组和染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可能通过破坏脂筏结构,导致Bcl10蛋白与脂筏分离,脂筏结构改变,使丝裂原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受到抑制而产生免疫毒性。
李秀菊黄简抒王朋周元陵范卫刘淑朋
关键词:丙烯腈
病理科医师甲醛接触评估
该课题在上海市11家医院病理科环境中,进行了空气中甲醛浓度水平的监测,对116名病理科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嗅觉功能、肺功能检测.初步评价了病理科医师接触甲醛的健康效应,提出了适用于病理科作业环境的甲醛接触限值的建议,为病...
范卫
关键词:甲醛嗅觉功能病理科
文献传递
PL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LK1(polo-likekinase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8例甲状腺腺瘤中的PLK1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PLK1表达阳性率57.4%(31/54)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5,6%(1/18)(P〈0.01);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直径≤10mm)PLK1表达阳性率68.9%(31/54)显著高于癌灶直径〉10mm者(44.0%)(P〈0.05);PLKI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PLK1在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LK1的检测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指标。
宗兵史继敏范卫张学利俞建平叶宣光桂律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PLK1
丙烯腈T淋巴细胞体外染毒对其脂筏Caveolin-l蛋白、MEK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丙烯腈染毒T淋巴细胞,分析膜脂筏及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中MEK蛋白变化,探讨丙烯腈免疫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取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T淋巴细胞Jurkat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丙烯腈(0、20、100和500μmol/l)细胞染毒组,分析膜脂筏Caveolin-l蛋白、MEK蛋白变化。结果随染毒浓度增加,受检细胞经处理4 h后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膜胆固醇的含量下降,间接表明脂筏的数量越少;Caveolin-l蛋白定位改变,变构便于信号传递;p-MEK蛋白随浓度增高条带变浅。结论丙烯腈可能通过破坏脂筏结构,脂筏数量减少,Caveolin-l蛋白位移变构,Ras/Raf/MEK/ERK信号传导过程受到抑制而发挥免疫毒性。
李秀菊黄简抒王朋周元陵范卫
关键词:丙烯腈脂筏小窝蛋白-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致严重脓毒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尾静脉注射法初步建立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严重脓毒血症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其余5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白色假丝酵母菌液1ml/kg(浓度为4×108集落形成单位/L)造成严重脓毒血症;分别于6、12、24、36、48h各时间点采血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并观察大鼠肝、心、肺、肾等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各处理组血常规白细胞及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白细胞于6h开始逐渐降低,于24h时达最低值,之后有所上升;谷草转氨酶6h开始升高,12h升高明显,在24h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尿素和肌酐在6、12h变化不明显,在24h及之后有大幅度上升,48h达高峰,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动物多个器官明显受损。结论大鼠尾静脉注射白色假丝酵母菌液可致大鼠体内广泛炎症反应,并伴有多器官损伤,其改变符合严重脓毒血症的标准和特征,该研究成功建立白色假丝酵母菌脓毒症动物模型,为真菌脓毒血症研究奠定基础。
张继红赵燕李刚范卫史继敏
关键词:脓毒血症动物模型白色假丝酵母菌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睡眠剥夺(S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脑干中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睡眠剥夺组、假针组和电针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分别在连续5 d的睡眠剥夺前后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大鼠脑干中DA和5-HT含量。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睡眠剥夺组和假针组的潜伏期均高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5);睡眠剥夺组和假针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均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5),电针组低于正常组(P<0.05)。在避暗实验中,连续5 d的睡眠剥夺后睡眠剥夺组、假针组和电针组的步入潜伏期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电针组高于睡眠剥夺组和假针组(P<0.05)。连续5 d的睡眠剥夺后,睡眠剥夺组和假针组大鼠脑干DA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5),电针组低于正常组(P<0.05);睡眠剥夺组和假针组大鼠脑干5-HT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5),电针组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睡眠剥夺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脑干中DA和5-HT含量的变化有关。
张继红范卫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睡眠剥夺5-羟色胺学习记忆
丙烯腈对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烯腈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观察、DNA电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TUNEL技术,研究丙烯腈对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光镜下染毒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空泡变性、血管周隙增宽。电...
周元陵范卫朱瑞娟金复生
关键词:丙烯腈形态学神经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甲醛和噪声联合作用对血压影响的调查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了解甲醛和噪声对血压的联合作用。方法收集某厂1995年的职业体检资料,对心血管系统部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醛、噪声联合作业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PR)的平均值及血压升高发生率均高于甲醛组、噪声组,且各指标均呈噪声组、甲醛组、联合组顺序递增分布趋势,其中联合组的SP、DP值及血压升高发生率与其他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工人临床主诉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甲醛和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存在着联合作用。
宦鹏年范卫金复生
关键词:甲醛噪声血压
高糖及高胰岛素对小鼠骨髓内皮前体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高糖及高胰岛素对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BALB/c)的骨髓中分离出EPCs,将细胞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B、C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1.0 mmol/L、22.0 mmol/L,D组(葡萄糖浓度22.0 mmol/L+胰岛素25U/L)。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骨髓源性EPCs的增殖能力与A组(1.31±0.21)比较,B、C、D组(B组0.93±0.27,C组0.78±0.31,D组0.57±0.2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5 d后,B组的凋亡率为(17.95%±0.38%)、C组的凋亡率为(32.5%±0.63%)、D组的凋亡率为(31.48%±1.26%),3组的凋亡率均较A组的凋亡率(15.75%±0.60%)增高;C组及D组凋亡率均较B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细胞分泌NO、总NOS(TNOS)显著减少、而诱导型NOS(iNOS)分泌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高糖及高胰岛素引起的EPCs增殖能力降低,促使细胞凋亡,并损害细胞的分泌功能;高胰岛素对高糖引起的EPCs损害并未改善。
宗小娟龚辉范卫凌怡
关键词:高胰岛素血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