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良生

作品数:34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宫颈
  • 9篇宫颈癌
  • 8篇肿瘤
  • 8篇卵巢
  • 6篇受体
  • 6篇子宫
  • 5篇上皮
  • 5篇腺病
  • 5篇卵巢癌
  • 5篇癌细胞
  • 4篇上皮性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基因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恶性
  • 4篇表型
  • 3篇蛋白

机构

  • 2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4篇范良生
  • 9篇张晓薇
  • 8篇邓志校
  • 8篇王薇
  • 6篇马丁
  • 5篇王鸿雁
  • 5篇周惠玲
  • 4篇陈刚
  • 3篇孔繁飞
  • 3篇翁丹卉
  • 3篇罗锦文
  • 3篇王世宣
  • 3篇宋晓红
  • 3篇何月明
  • 2篇邢辉
  • 2篇关玉宝
  • 2篇王蓓蓓
  • 2篇饶玉梅
  • 2篇栗妍
  • 2篇王常玉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2013年粤...

年份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查阅65例宫颈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手术相关信息,随访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宫颈癌患者,随访时间为13~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术中出血量(202.15±145.10)ml,切除淋巴结数量(22.57±11.00)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8±0.57)天,术后拔除尿管中位时间15天,术后住院时间(12.92±4.75)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28.1%。术后1年总体累计生存率100%,2年累计生存率93.7%,3年累计生存率91.4%。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年生存率为96.5%(55/57),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年生存率为71.4%(5/7),淋巴结转移对宫颈癌的预后存在显著影响(P=0.037)。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叶惠荣范良生邓志校黄晓军杜培张晓薇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生存率
P16基因表达与宫颈癌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P16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P16基因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评价P16基因在宫颈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6基因在74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对P16基因表达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4例宫颈癌病例中,P16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85%(63/74),P16基因阳性表达与宫颈癌预后呈正相关(P=0.041)。P16基因阳性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为85.2%,P16基因阴性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为100%。P16基因阳性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低于P16基因阴性表达组(P=0.04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16基因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间质浸润及LVSI呈正相关(P<0.05),而与TNM及组织分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陈悦张晓薇邓志校谭伟坚黄晓军范良生
关键词:宫颈肿瘤P16基因预后
难治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难治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行子宫全切的难治性功血患者471例,出院2年后统计其阴道顶端脱垂得分、压力性尿失禁程度、女性性功能诊断适用量表得分、更年期综合征发生情况,以此评估生活质量并将患者划分为生活质量良及差组。同时统计患者年龄、职业、学历、心血管疾病史、吸烟史、基线雌二醇、手术方式,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基线雌二醇、手术方式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手术方式为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是难治性功血患者行子宫全切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助于预防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范锡平范良生李婧梁如玉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切除术生活质量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在宫颈癌细胞恶性表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我国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是仅次于智利的宫颈癌第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约 13.15万,占全世界新发病例的 28.7[%],死亡率占世界三分之一。现已公认超过 99[%]的宫颈癌与高危型 HPV ...
范良生
关键词:宫颈癌恶性表型预防性疫苗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
文献传递
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紫杉醇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波替单抗与紫杉醇单独作用及联合作用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效果,并对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波替单抗与紫杉醇单独或联合(50nmol/L波替单抗、90nmol/L紫衫醇或50nmol/L波替单抗+90nmol/L紫衫醇)作用于SKOV3细胞后,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B(GSK-3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波替单抗与紫衫醇联合作用于SKOV3细胞,12、24、36、48及72h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5.2±5.8)%、(58.3±14.4)%、(35.3±5.0)%、(19.2±1.5)%和(11.4±2.5)%,与单用紫杉醇比较,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增强,各时间点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紫杉醇、单用波替单抗和两者联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7±0.5)%、(15.1±0.8)%和(20.5±0.7)%,波替单抗与紫杉醇联用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与单用紫杉醇或单用波替单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处理细胞后,磷酸化AKT和磷酸化GSK-3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波替单抗与紫杉醇联用者降低最为明显[分别为(3.2±0.8)%、(19.3±0.4)%],分别与单用紫杉醇、单用波替单抗、正常未处理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波替单抗与紫杉醇联用能增强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AKT/GSK-313信号通路可能在波替单抗与紫杉醇联用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翁丹卉栗妍孔繁飞范良生胡轶宋晓红邢辉王世宣马丁
关键词:肿瘤硼酸化物紫杉酚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Flk-1、COX-2水平及与病情、疼痛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胎肝激酶(Flk)-1、环氧化酶-2(COX-2)水平变化及与病情、疼痛程度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EMT患者112例为EMT组,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盆腔疼痛程度分为无痛组(n=23)、轻度疼痛组(n=26)、中度疼痛组(n=45)与重度疼痛组(n=18);根据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r-AFS)分为Ⅰ期(n=16)、Ⅱ期(n=44)、Ⅲ期(n=29)、Ⅳ期(n=23);体检健康育龄妇女7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Flk-1、COX-2水平,并与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MT组血清Flk-1(26.60±7.44ng/ml)、COX-2(3.16±0.53ng/ml)高于对照组(6.52±1.13ng/ml、1.42±0.31ng/ml)(P<0.05)。EMT组血清Flk-1、COX-2水平随疼痛VAS评分和R-AFS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lk-1与COX-2水平正相关,且均与VAS评分、R-AFS分期正相关性(r=0.781、0.658,0.792、0.708,P<0.05)。结论:EMT患者血清Flk-1、COX-2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分期及疼痛程度有关,可为临床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范良生周惠玲吴宇石婧邓志校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胎肝激酶-1环氧化酶-2
腹腔镜荧光导航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精准活检中的应用
2019年
患者56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3个月”就诊。妇科检查:宫体前位,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无增厚,未及包块。阴道彩超示:子宫内膜增厚,约12mm。行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级别)。腹部CT检查示:子宫内膜稍增厚,考虑子宫内膜癌。盆腔MRI检查示:子宫内膜增厚,局部与肌层分界不清,符合子宫内膜癌改变。术前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高级别)。遂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术中先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再行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全切除+系统性盆腔淋巴清扫术。示踪剂采用映味菁绿(ICG), ICG可以发出近红外荧光,通过肉眼无法识别,需要特殊的荧光腹腔镜设备来观察。
范良生邓志校王薇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腹腔镜活检子宫内膜增厚盆腔淋巴清扫术
基于MR组学特征的诺模图(Nomogram)在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MR组学特征的诺模图(Nomogram)在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共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Ⅰ~ⅡA期]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病理及MR影像资料,年龄36~75岁,平均(57±13)岁,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77例)和验证组(33例),根据病理分为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在MR上测量得肿瘤的最大径、肌层浸润深度;使用MaZda 4.6软件对MR图像矢状位T_(2)WI抑脂序列的肿瘤影像提取794个3D影像组学特征,并用软件内自带的B11模块特征选择,得到对术后病理分组最优的30个组学特征。然后再对最优的30个组学特征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宫颈癌LVSI最相关的组学特征,将最相关的组学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用于评价预测模型Nomogram图的诊断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组学特征之间的曲线下面积(AUC),绘制Nomogram图、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最终选择得到3个组学特征并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显示预测模型对宫颈癌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有良好的鉴别。S(0,5,5)Entropy、135°_LngREmph、Gr_NonZeros是LVSI独立预测指标。ROC曲线分析中,MR组学模型Nomogram图预测LVSI在训练组AUC及95%CI、敏感度、特异度为0.762(0.656~0.868)、0.881、0.5714,验证组中对应的AUC及95%CI,敏感度、特异度为0.711(0.534~0.888)、0.3889、1.00,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曲线在组学特征训练组、验证组中净收益分别为14.40和13.6,组学联合临床特征训练组、验证组中净收益分别为16.1和15.8。结论基于MR的影像组学对术前预测宫颈癌LVSI状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宫颈癌术前预测LVSI,决策曲线提示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何月明陈思琳马跃昆罗锦文范良生
关键词:纹理分析宫颈癌
MTA1通过β-catenin、MMP-9调节HeLa细胞粘附、侵袭、转移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转染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1,MTA1)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迁移、侵袭、粘附能力以及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SiHa细胞中MTA1表达;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方法将含MTA1全长基因的质粒pEGFP-C1-MTA1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划痕、侵袭、粘附试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迁移、侵袭、粘附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MMP-9表达变化。结果与SiHa细胞相比,MTA1在HeLa细胞中表达较低(P<0.05);MTA1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中,MTA1表达、划痕愈合、Matrigel侵袭、Matrigel粘附能力均明显高于未转染及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均P<0.05);β-catenin、MMP-9表达在转染后均上调(均P<0.05)。结论 MTA1基因过表达可促进HeLa细胞转移、侵袭和粘附,上调β-catenin、MMP-9表达,MTA1基因可能成为肿瘤治疗靶点。
饶玉梅王鸿雁范良生陈刚卢运萍
靶向VEGFR-3的多肽TMTP2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VEGF-C/VEGFR-3信号通路在多项研究中被证实介导实体瘤周及瘤内新生淋巴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该信号通路是肿瘤淋巴管生成的关键环节,同时对肿瘤细胞的移动、浸润以及转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范良生
关键词:VEGFR-3乳腺肿瘤淋巴管新生斑马鱼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