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坤
- 作品数:18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癌组织CE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CEA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ISAB)的方法,检测56例HCC中CEA的表达。结果 56例HCC中有44例呈阳性,占78.6%;CEA的表达类型可分为四型:胞膜或腔面型,胞浆型,毛细胆管型和混合型;HCC组织中CE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癌栓形成和转移呈负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单发还是多发和有否合并肝硬化无关。结论 CEA与HCC的分化、癌栓形成和转移有密切有关系,可能是影响HCC预后的因素之一。
- 李海刚沈溪明董书坤
-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胚抗原癌栓预后
- 支气管脂肪瘤一例被引量:6
- 1999年
- 江山平王林李建国郑东辉董书坤廖增顺
-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脂肪瘤病例报告
-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99年
- 目的研究胆囊癌组织中CD44v6、nm23蛋白表达及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36例胆囊癌和27例癌旁上皮组织中CD44v6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41.7%和72.2%,均与癌旁上皮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CD44v6的表达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nm23的表达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CD44v6和nm2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D44v6和nm23蛋白可能在胆囊癌的形成、淋巴结转移和病程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且两者呈互相拮抗的关系,可作为判断胆囊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标记物。
- 黄开红李海刚沈溪明董书坤
- 关键词:CD44V6胆囊癌组织NM23蛋白组织学类型上皮组织癌侵袭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研究p16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ESC中p16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它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64例ESC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47.7%,在53例癌旁鳞状上皮的阳性率为67.9%;高、中、低分化ESC中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4.8%、45.5%和25.0%;在早中期和晚期ESC中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4.6%和38.5%;20例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5.0%,而4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病例p16蛋白的阳性率为60.0%;生存期1a及以上组p16蛋白阳性率为63.0%,显著高于1a以下组的26.7%(P<0.05)。结论p16基因的丢失或突变与ESC发生关系密切,而且p16蛋白与ESC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p16蛋白的检测可作为ES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 张惠忠李海刚沈溪明董书坤张华熊利华
- 关键词:食管肿瘤P16蛋白鳞状细胞癌
- 食管鳞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食管鳞癌 (esophagealsquamouscarcinoma ,ES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了 65例ESC和 5 3例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CEA、CD4 4s和CD4 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ESC组织中CEA、CD4 4s和CD4 4v6的阳性率分别为 61 5 %、80 0 %和 69 2 % ,而在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86 6%、4 3 4 %和 3 4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EA在高、中分化组ES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组 (P <0 0 5 )。CD4 4v6的表达与ESC的浸润范围、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P <0 0 5 )。CD4 4s和CEA在ES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 3 2 ,P =0 0 4 5 )。结论 :CD4 4v6与ESC的发生发展有关 。
- 张惠忠李海刚黄洪铮董书坤张华
- 关键词:食管鳞癌细胞粘附分子CEACD44免疫组织化学
- 一氧化氮合酶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活性与ES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NOS与ES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ESC和53例癌旁组织中NOS1、NOS2、NOS3的表达。结果:NOS1在低、中分化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NOS3的阳性率在低中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明显高于高分化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OS3在Ⅱb期和Ⅲ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a期组(P<0.05),且NOS3阴性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者(P=0.04)。结论:ESC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与NOS尤其是NOS3有密切关系。NOS的检测可作为ES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 黄洪铮张华张惠忠沈溪明董书坤李海刚
- 关键词:食管鳞癌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
- 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症的病理学研究—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症的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 4例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症病例 ,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4例肾上腺见结节状增生的皮质细胞和弥漫增生的髓质细胞 ,其中髓质细胞免疫组化嗜铬素A、S 10 0、NSE呈阳性表达。结论 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症有独特的病理学特点 ,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 李海刚董书坤李炎肖辉盛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病理学
- 肝细胞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5 1例HCC组织和 4 6例癌旁肝组织 (LTBC)中NOS1、NOS2、NOS3的表达 ,探讨 3指标与HCC单发还是多发、肿瘤大小、有否合并肝硬化、肿瘤坏死、组织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形成、肝外转移和预后等的关系。结果 :NOS1、NOS2、NOS3在 4 6例LTBC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5 1例HCC组织的阳性率 (P <0 0 1) ;NOS1两年内复发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P <0 0 1) ;NOS2在无癌栓形成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伴有癌栓形成组 (P <0 0 5 ) ;NOS3在复发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P <0 0 1)。结论 :NOS的表达与HCC的组织分化程度。
- 李海刚苏巧珠李树浓董书坤
- 关键词:肝细胞瘤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
- 食管鳞癌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bcl2、p53蛋白在食管鳞癌(ES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检测了65例ESC和53例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bcl2与p53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与ESC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且其表达与1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53蛋白在ES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且与ESC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bcl2和p53蛋白可能在ES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ESC的发展关系密切,bcl2和p53蛋白在ES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协同作用。
- 张惠忠李海刚沈溪明张华董书坤熊利华
- 关键词:食管癌鳞癌BCL-2P53蛋白
- 肝细胞癌组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表达
- 2000年
-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的方法,检测51例HCC中β-HCG的表达。结果 51例HCC中有42例呈阳性,占82%;β-HCG的表达与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单发或多发、是否伴有肝硬化和坏死、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形成、复发、肝外转移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CC组织可以表达β-HCG,这种表达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无明显关系。
- 李海刚沈溪明董书坤
- 关键词:肝肿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