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4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层
  • 3篇深盆气
  • 3篇气藏
  • 3篇成藏
  • 3篇川西坳陷
  • 2篇须家河组
  • 2篇压裂
  • 2篇异常地层压力
  • 2篇油气
  • 2篇体积
  • 2篇非常规油气
  • 2篇储层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动压力
  • 1篇压力梯度
  • 1篇压裂改造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蒲军
  • 4篇张金川
  • 3篇秦学杰
  • 2篇薛会
  • 2篇刘传喜
  • 2篇赵玲军
  • 2篇张杰
  • 1篇张德明
  • 1篇徐婷
  • 1篇刘丽芳
  • 1篇舒政
  • 1篇郎东江
  • 1篇冯有奎
  • 1篇宋文芳
  • 1篇王志欣
  • 1篇吴军来
  • 1篇叶仲斌
  • 1篇史学东
  • 1篇徐波
  • 1篇蒲军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西北油气勘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坳陷根缘气藏异常地层压力被引量:18
2008年
典型根缘气的成藏服从活塞式运聚原理,气水之间的整体推移式排驱作用在机理上产生高异常地层压力。在致密的储层条件下,根缘气藏中的天然气渗流受阻,当地层发生抬升或沉降运动时,地层压力的调整需要较之常规储层气藏更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了原始地层压力较长时间地滞留。川西坳陷根缘气发育,其中区域性分布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为根缘气成藏的直接产物之一,区域上的高异常地层压力除与根缘气成藏直接有关外,还与根缘气成藏前的欠压实作用及成藏后的区域性构造抬升有关。由于地层流体的系统封闭性较好,现今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为三阶段演化及三级升压作用叠加的结果,即晚侏罗世中晚期之前欠压实及生烃等作用、晚侏罗世中晚期至古近纪中晚期热裂解生气及根缘气成藏作用、古近纪中晚期以后区域地层抬升导致压力滞留及相对升压等多阶段、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从异常地层压力变化的剖面结构及计算结果分析,1.42的压力系数主要为成藏期后的区域构造抬升等因素所贡献,更高的压力系数则主要由根缘气成藏所产生。根据这一界限,大致可以确定根缘气的发育范围。
张金川刘丽芳唐玄张杰蒲军薛会徐波
关键词:川西坳陷
川西坳陷高压异常与深盆气成藏被引量:3
2005年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地层压力普遍为高压异常,在平面上分布存在很强的规律性。川西坳陷具备深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形成整个川西坳陷高异常地层压力的主要原因为深盆气成藏和构造抬升作用,深盆气大量生成并聚集成藏直接导致了地层高压异常,构造抬升使地层压力相对升高。储层早于生气高峰开始致密化,促使深盆气以活塞式或类活塞式进入致密储集层中得以保存,储层致密性同时有效阻碍了高异常地层压力的泄压进程,为高异常地层压力保存至今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高异常地层压力和深盆气藏在大地构造演变中形成并发生变化。在不同时期,高压异常有不同的表现与成因,深盆气成藏也有较大变化,其中燕山旋回和老第三系为川西坳陷高异常地层压力形成与深盆气成藏的主要阶段。经过晚印支运动、燕山旋回和喜山旋回三大阶段,川西坳陷地层压力演化为现今区域性高异常地层压力。
赵玲军张金川蒲军冯有奎
关键词:川西坳陷异常地层压力构造抬升须家河组成藏模式
核磁共振T2谱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
<正>非常规难动用油气指的是品位和丰度低,在目前经济、工艺技术条件下,开发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以及产能规模与储量规模不匹配难以开采或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地质储量,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和天然气水合物...
尚根华李晓萍郎东江蒲军
文献传递
通过加速聚合物溶解减小熟化罐体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海上平台的承重和空间限制决定了不能直接采用陆地油田的成熟聚合物配制工艺,减小熟化罐体积甚至取消熟化罐是海洋油田推广聚合物驱技术的必由之路。通过深入分析和实验证实,要提高聚合物溶解速度,缩短溶解时间,在溶解过程中必须对溶液传热和做功,来减小聚合物溶胀颗粒的粒径并加速聚合物分子从溶胀颗粒表面的脱离速度。
舒政蒲军叶仲斌
基于LBM的致密砂岩数字岩心相渗曲线计算研究
相渗曲线对于评价油藏开发潜力、制定开发方法和参数至关重要,致密砂岩渗透率低,常规实验方法测其相渗曲线耗时长、误差大,对实验设备和操作要求高.本文选取致密砂岩岩心高精度扫描图像的典型样本,经过图像降噪、增强、二值化和孔喉连...
苟斐斐孙建芳刘传喜蒲军秦学杰徐婷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数字岩心相渗曲线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深盆气成藏机制实验研究
深盆气藏是发育在构造下倾方向或下部层位、气源岩与致密储层邻接的、具有"气水倒置"关系的天然气聚集.动力学机制制约着深盆气的形成与演化.深盆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中,生气膨胀力为深盆气运聚成藏的主要动力,阻碍深盆气运聚的力为毛细...
蒲军
关键词:深盆气藏动力学机制地层压力
川西坳陷深盆气研究进展与问题讨论被引量:11
2004年
 川西坳陷总体上看具有与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类似的地质条件,极可能发育深盆气藏。详细研究表明,两盆地在构造回返程度、地层压力特征、气源岩生气时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宜将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聚集简单地归结为阿尔伯达型深盆气藏。研究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应从该盆地的实际资料入手,进行成藏机理研究,而不能简单地借用已有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藏具有"气水倒置"的特征;川西坳陷的断裂体系深刻地影响着深盆气聚集成藏,导致盆地天然气的独特分布形式。对深盆气成藏诸控制因素,包括源岩厚度、有机质成熟度、生气强度、储集层厚度与物性、断裂构造特征等的综合研究,对川西坳陷深盆气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蒲军张金川王志欣张杰
关键词:深盆气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预测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体积计算方法被引量:9
2021年
压裂改造体积(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SRV)计算是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效果评价、生产动态预测等的关键环节。通过中外文献调研,梳理了SRV的概念、内涵以及目前主流的SRV计算方法,基于此总结了目前SRV计算方法在工业应用中的不适应性,并针对这些不适应性介绍了目前业界提出的SRV替代指标,即有效支撑体积(effective propped volume,EPV)和动态生产体积(active production volume,APV)。介绍了目前通过改进微地震监测手段确定EPV和APV的方法及其在现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方法现状和不足。同时,对解决目前SRV计算方法不适应性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对策。
方文超刘传喜苟斐斐秦学杰蒲军宋文芳吴军来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压裂微地震监测
低渗透油藏中不同压裂注采井网非稳态产量计算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在井网压裂基础上进行注水,可以有效改善流场,增大泄油面积,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手段。快速准确预测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产量可以为开发优化设计奠定基础,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呈现非稳态、非线性渗流特征,基于达西定律形成的油藏工程方法并不适用。本次研究通过流场分析,来划分等效流动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油水两相渗流启动压力梯度,采用流线积分法建立了不同压裂注采井网的水驱非稳态产量解析计算方法。与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相比,计算方法更简单,计算速度更快,可以为低渗透油藏压裂注采方式优选及注水开发对策制定提供手段。采用本方法计算并剖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压裂注采方式及裂缝长度对油井生产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增大了渗流阻力,与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相比,油井产量更低;受流动单元控制,不同压裂注采方式的增产效果及见水时间完全不同,同时压裂注采方式的增产效果最好,能够增产3.1倍,但见水时间仅为24个月;随着压裂缝长增加,油井产量越高,但当缝长超过最佳长度,增油效果不明显。
蒲军蒲军苟斐斐秦学杰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渗流阻力低渗透油藏
浅层气处理技术在哈萨克斯坦蒙泰克地区M-3A井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哈萨克斯坦国蒙泰克地区普遍存在浅层气,该地区M-3井因浅层气井喷导致勘探失败。为了尽快开采早白垩世和侏罗纪油层,在M-3井相邻位置重新部署M-3A井,充分利用国内成熟的浅层气处理技术,保证成功完钻。浅层气在二开中出现,对浅层气的预防处理是该井勘探成败的关键。开钻前需要根据当地地质特征设计出合适的钻井液,预防二开浅层气可能造成的井喷与井漏,同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浅层气处理预案。钻探落实浅层气出现于293 m深度处。钻遇浅层气时,钻时减小、循环钻井液气测值增大,出口钻井液密度减小,通过停钻循环、增加钻井液密度等措施成功控制了浅层气。在钻井过程中采取短起下等操作疏通井眼,通过倒划眼操作解决了起钻过程中出现的拔活塞现象,有效控制了浅层气。为同类油井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蒲军史学东赵玲军易华杨红苏
关键词:浅层气钻井技术防漏防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