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
- 作品数:89 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丹参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丹参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12只雄性大鼠,体质量(230±15)g,随机分为2组:单用瑞舒伐他汀组(80 mg/kg)与瑞舒伐他汀合用丹参(400 mg/kg)组,每组6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5、1、1.5、3、5、8、10、12、24 h时从眼眶静脉采血约0.3 ml,采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药代参数,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合用丹参后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分别增加60.81%、88.00%和82.92%,而T1/2与CLz/F值分别降低了33.21%和21.51%。结论大鼠体内丹参可影响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 温金华胡锦芳蔡军赖永全郑雪莲邹德琴魏筱华
- 关键词:丹参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72位患儿血药浓度,结合临床不良反应观察,采用χ2检验分析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血清MTX C24 h≥40μmol.L-1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清MTX C24 h<40μmol.L-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TX C48 h≥1.0μmol.L-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清MTX C48 h<1.0μmol.L-1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TX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直接取决于MTX血药浓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 魏筱华郑雪莲邹德琴蔡军
- 关键词:甲氨蝶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药浓度
-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其中肝脏炎性假瘤5例,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肝腺瘤和肝脏炎性肉芽肿各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肝结核瘤各2例,肝间叶性错构瘤和肝平滑肌瘤各1例。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总体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为47.6%(10/21)。手术方式包括左肝外侧叶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7例(其中2例合并胆囊切除,1例合并部分膈肌切除)。手术时间60~270(135±55)min。18例术中未输血,3例分别输血1 800、600、950mL。并发症发生率为4.8%(1/21),无再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5~26(10.3±4.4)d。术后平均随访13~95(42±23)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率,但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对于多数有症状、怀疑恶变或有恶变风险的少见良性肿瘤,肝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胡伟肖卫东李勇蔡军李学明万仁华余永欢
- 关键词:肝切除术影像学检查
-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21例临床分析
- 肖卫东胡伟李勇蔡军李学明万仁华余永欢
-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二例报告
- 2009年
- 2007年6月-2009年1月,本科对2例胰体尾病变患者施行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肖卫东蔡军杨兴龙蒋志斌李勇
- 关键词: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病例报告
- 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 2009年
-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时样品的保存时间、保存条件,以及不同抗凝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取肝肾移植术后患者静脉全血标本,分别测定室温和冰箱保存3d、7d的血药浓度,以考察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测定采用不同抗凝剂的标本血药浓度以考察抗凝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室温或冰箱冷藏保存后标本测定结果与保存前的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EDTA-K2与肝素钠采集的标本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样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周;采血管可以选用EDTA-K2或肝素钠抗凝,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 魏筱华邹德琴蔡军万子扬
- 关键词:微粒子酶免疫法他克莫司影响因素保存温度抗凝剂
- 胰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多模式策略
- 目的 探讨胰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岛素瘤38例,31例行肿瘤摘除术,5例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
- 李勇肖卫东蔡军李学明郑东辉吴安涛余永欢
-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21例临床分析
- 肖卫东李勇胡伟蔡军李学明万仁华余永欢
- 抗乙型肝炎病毒创新药物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通过检索相关医药文献,对近年来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新药研究开发的现况作一综述,重点探讨新作用靶点——乙肝病毒核衣壳的创新药物研究进展,旨在为系统研发创新的抗HBV药物提供参考。
- 蔡军熊玉卿
- 关键词:核苷类药物病毒肝炎乙型
- 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单中心66例报告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1月—2016年12月间66例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施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岛素瘤3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6例,浆液性囊腺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副神经节瘤和黏液性囊腺瘤各1例;肿瘤局部切除术34例,中段胰腺切除术10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3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63.6±77.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4.4±242.7)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1.3±8.1)d。总体腹部并发症、残胰生化漏、B/C级胰瘘、腹腔内感染、胃排空延迟和腹腔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4%、15.2%、10.6%、6.1%、3.0%和1.5%。无再手术和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平均随访(47.2±25.6)个月,新发糖尿病和需胰酶替代治疗发生率分别为3.1%(排除34例胰岛素瘤患者)和1.5%,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胰腺实质和周围脏器,避免胰腺的内外分泌或脾脏功能的过度丧失,可作为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 肖卫东林生荣吴安涛蔡军郑东辉余永欢李勇
- 关键词: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