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蔡姗姗

蔡姗姗

作品数:24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黑土
  • 5篇土壤
  • 4篇施肥
  • 4篇肥料
  • 3篇养分
  • 3篇有机碳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结合态腐殖质
  • 3篇还田
  • 3篇腐殖质
  • 3篇大豆
  • 2篇养分管理
  • 2篇荧光
  • 2篇原状
  • 2篇原状土
  • 2篇生产技术
  • 2篇作物
  • 2篇箱体
  • 2篇耕作

机构

  • 23篇黑龙江省农业...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绥滨农场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24篇蔡姗姗
  • 16篇王伟
  • 13篇李玉梅
  • 13篇魏丹
  • 12篇金梁
  • 12篇李艳
  • 8篇张久明
  • 6篇迟凤琴
  • 6篇匡恩俊
  • 4篇陈磊
  • 4篇周宝库
  • 4篇王爽
  • 3篇宿庆瑞
  • 2篇侯国强
  • 2篇王月溪
  • 2篇李婧
  • 2篇胡颖慧
  • 2篇陆欣媛
  • 2篇孟祥海
  • 2篇郝小雨

传媒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大豆科技
  • 1篇土壤与作物
  • 1篇2013年耕...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土长期定位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明确遭到环境和土体变化时土壤腐殖质的变化情况,调查了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原状土搬迁前(2008年)和搬迁后(2013年)4个典型处理(马粪+氮磷钾、马粪、氮磷钾、不施肥)的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碳与重组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处理间的规律表现为马粪+氮磷钾〉氮磷钾〉马粪〉不施肥,搬迁前后规律一致。各处理的原土复合量高低顺序为马粪+氮磷钾〉马粪〉氮磷钾〉不施肥;原土复合度高低顺序为马粪+氮磷钾〈马粪〈氮磷钾〈不施肥。搬迁后各处理原土复合量和原土复合度均有降低的趋势,变化幅度以马粪+氮磷钾处理最大。对比各处理搬迁前后松结态腐殖质相对含量变化不大,主要表现在稳结态腐殖质的降低和紧结态腐殖质的升高上,以马粪+氮磷钾处理的变异幅度最小,为0.2%-2.5%,马粪处理的变异幅度次之4.5%-6.0%,不施肥处理变异幅度最大为10.5%-20.0%。说明长期合理施肥,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不仅能够活化土壤腐殖质,同时,还能在土壤遭到环境及土体变化时,提升增加土壤对外界环境的缓冲能力。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蔡姗姗周宝库
关键词:结合态腐殖质
拜泉县上升乡绿色肉鹅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2020年
调查和测定了拜泉县上升乡进步小流域内的土壤养分、重金属以及水质pH值、氟化物、氰化物、重金属等的含量,并对土壤质量和水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在实际生产中为绿色肉鹅食品的生产基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的土壤肥力高,为1等级别;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综合指数P综≤0.7,属于安全等级,达到了1级标准;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中的禽畜用水质量的标准,水质单项污染指数均<1.0,综合污染指数≤0.5,水质量等级为1级。因此,在典型调查区域内,利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推行肉鹅的放牧式散养模式,是发展寒地绿色肉鹅食品的理想场所。
陈磊蔡姗姗魏丹肖洋
关键词: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污染肉鹅
大豆养分管理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被引量:1
2021年
当前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低,提升大豆单产是增强我国大豆自给率的重要途径。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大豆单产需要加强田间养分管理,采用科学施肥技术。文中对国内外大豆养分管理的现状与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增强我国大豆养分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蔡姗姗孙磊孙磊王伟王伟李玉梅张久明王爽高中超
关键词:大豆养分管理养分利用效率
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结合态腐殖质的变化研究
本文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含量,降低土壤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增加土壤松/紧值.各施肥处理的结合态腐殖质...
蔡姗姗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周宝库张喜林宿庆瑞
关键词:黑土肥力施肥处理腐殖质结合形态
文献传递
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还田的响应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下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组成的变化特征,为黑土区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克山县定位7年的有机物料还田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测定及荧光分析方法,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对配施有机肥、生物炭、秸秆3种有机物料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物料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提升9.65%-20.30%,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升6.63%-14.86%。各有机物料还田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减少。有机肥施入使水溶性有机碳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增加,使富里酸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增加并使二者结构简化;秸秆、生物炭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富里酸类物质结构简化;生物炭的添加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腐殖酸类物质复杂化。【结论】有机肥、生物炭、秸秆3种有机物料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各组分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分解代谢、使水溶性有机碳中结构相对简单的富里酸组分含量增加、结构简化,其中以有机肥效果最佳。
魏丹蔡姗姗李艳金梁金梁王伟李玉梅胡钰
关键词:黑土有机物料水溶性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
一种玉米打眼及播种装置
一种玉米打眼及播种装置,它涉及打眼及播种装置。解决现有玉米打眼及播种装置一般需要先打眼,然后再手动加入玉米进行播种,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种玉米打眼及播种装置包括外筒、内筒、进料漏斗、顶板、出料口引导板、转杆及脚踏板;外筒由...
陈磊肖洋周磊王伟王爽郝小雨蔡姗姗陆欣媛王月溪汪博刘昊飞侯国强
文献传递
一种粉末肥料小区施用装置
一种粉末肥料小区施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肥料小区施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机械施肥在小区里无法拐弯和灵活操作、且容易造成肥料混播以及人工施肥撒施不均的问题。它由车架、下部固定框、盘旋漏管、进料仓和回收槽...
陈磊肖洋周磊王伟王爽郝小雨蔡姗姗陆欣媛王月溪汪博刘昊飞侯国强
文献传递
一种自动化肥料定量施肥装置的定量控制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肥料定量施肥装置的定量控制机构,涉及肥料定量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施肥的定量控制问题。一种自动化肥料定量施肥装置的定量控制机构,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操纵杆,所述主体结构的下表面...
王伟张义军魏丹李玉梅金梁胡钰李艳蔡姗姗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地原状土搬迁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光谱学方法分析了土壤中胡敏酸在搬迁前后不同年度间的荧光结构,旨在揭示黑土搬迁过程中胡敏酸结构的变化规律,为长期定位试验地原土搬迁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显示,胡敏酸在搬迁后第一年总体特征峰波长有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即有了轻微的老化现象,分子芳构化及缩合度程度增加,在搬迁后第二年有所缓解,这种短期的老化现象在M、MNPK处理中更为明显,在两个不同土层中的变化没有明显不同。胡敏酸分子中的五环芳烃化合物及其它结构简单的芳烃化合物没有受到土壤搬迁的扰动。
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魏丹蔡姗姗韩锦泽
关键词:黑土长期定位施肥
一种坡耕地农田排水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农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网、集水机构和渗水单元,排水管网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相连接的副管道,主管道通过副管节点连接副管道,主管道和副管道为渗水管,主管道和副管道于渗水单元下铺设,主管道沿坡降方向设置...
王伟魏丹李玉梅金梁张义军刘国辉李艳蔡姗姗胡钰薛红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