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珍
- 作品数:190 被引量:4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聚丙烯基木塑微孔发泡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聚丙烯基木塑微孔发泡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70,低密度聚乙烯30,生物质粉30-70,纳米碳酸钙3-7,相容剂2-8,发泡剂0.5-2....
- 蔡红珍柏雪源易维明高巧春高振棠
- 平模柱塞式生物质固化成型机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的制备装置,具体是一种平模柱塞式生物质固化成型机,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上部连接有立柱,立柱的上部安装有横梁,横梁上部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一端连接电机架,电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装...
- 程卫东刘建彪蔡红珍姜戌雅易维明
- 文献传递
- 稻壳与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以稻壳和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复合材料。同时,测试了该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了稻壳添加量、硅烷添加量以及玻璃纤维添加量对稻壳/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壳添加量对力学性能有显著性影响;硅烷添加量对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显著性影响;玻璃纤维添加量只对弯曲强度有显著性影响。
- 蔡红珍柏雪源易维明高巧春王丽红
- 关键词:二次能源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生物质原料种类对生物炭基本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以杨木、松木、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在600℃条件下利用马弗炉制备生物炭,并对3种生物炭的微观结构、物相结构、表面官能团、孔隙结构等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600℃条件下,3种生物质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都急剧减少,热解较为充分;3种生物炭中,杨木炭的灰分成分以钙镁碳酸盐为主,玉米秸秆炭的灰分成分主要为KCl与SiO_2,而松木炭的灰分中无机物的含量较低。3种生物炭的微观结构与孔隙结构的分析都表明:玉米秸秆炭的孔隙最发达,其次是松木炭,杨木炭的孔隙最不发达。
- 卢文玉姜戌雅张安东蔡红珍蔡红珍
- 中国木塑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应用高峰展望
- 2012年
-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其具有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本文总结了国内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预测了木塑复合材料应用的阶段性高峰。
- 金吉玉蔡红珍杨广勇
-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新型环保
- 一种检测产品平面共面度的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产品平面共面度的设备,涉及共面度测量领域。该一种检测产品平面共面度的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所述侧支撑的下部滑动设置有光源盒,所述侧支撑的上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
- 戚彬金诚谦李志合蔡红珍
- 文献传递
- 一种氨基接枝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源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氨基接枝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氨基接枝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多聚磷酸和五氧化二磷作为反应媒介,采用L‑苯丙氨酸对生物炭进行氨基化处理,得到氨基接枝生物炭。本发明以多...
- 蔡红珍姜戌雅韩祥生杨科研刘建彪任俊超
- 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的物理品质及成型技术被引量:31
- 2008年
- 论述了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主要的物理品质是松弛密度和耐久性,并介绍了压缩成型原理、工艺类型;指出了影响成型的主要因素有:原料种类、含水率、粒度、成型压力、模具的形状尺寸和加热温度等。同时,对制约其利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压缩成型技术在其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 王建祥蔡红珍
- 关键词:二次能源生物质
- 大型厨房余热回收多元利用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厨房余热回收多元利用装置,包括与抽油烟机出风口连接的换热器一,换热器一还连接有集水桶、出风管和闪蒸器,闪蒸器的顶部出汽口连接蒸汽利用设备,闪蒸器的下部连接有温水箱,蒸汽利用设备的废水排出管连接有换热器二...
- 蔡红珍董超高锋史绍琛刘建彪
- 文献传递
- 基于BERT模型的检验检测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 2022年
- 针对检验检测领域存在的实体语料匮乏、实体嵌套严重、实体类型冗杂繁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双向编码器表示法(BERT)预处理语言模型、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双向轻编码模型和随机条件场(CRF)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BERT-BIGRU-CRF(BGC)模型首先利用BERT预处理模型结合上下文语义训练词向量;然后经过BIGRU层双向编码;最后在CRF层计算后输出最优结果。利用含有检测组织、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仪器4种命名实体的检验检测领域数据集来训练模型,结果表明BGC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都优于不加入BERT的对比模型。同时对比BERT-BILSTM-CRF模型,BGC模型在训练时间上缩短了6%。
- 苏展鹏李洋张婷婷让冉张龙波蔡红珍邢林林
- 关键词:命名实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