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蔚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联系”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及课程实践研究
- 通识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科技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加剧、学生学习需求与方式变革,通识教育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高等教育理...
- 蔡颖蔚
-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育目标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学习课程实践
- 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基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思考被引量:6
- 2017年
- 文章在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本源和20世纪初的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切入视角,分析了通识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从冲突到对立再到统一的整合过程。同时,文章从知识构成、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核心维度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跨时代维度""跨文化维度"和"跨学科维度"的联系。
- 蔡颖蔚施佳欢
-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育目标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政治论
- 研究型大学本科特色专业的遴选和建设思路被引量:16
- 2008年
- 本文以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背景,从对特色专业的内涵理解着手,着重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在遴选和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对本科专业办学理念特色、培养模式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特色以及特色专业的社会适用性、评价监控的思考和把握。
- 蔡颖蔚邵进王志林
-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以南京大学优质课程建设为例被引量:41
- 2021年
-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需求,南京大学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不断扩大优质育人资源的有效供给,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本文全面梳理了南京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旨在为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借鉴。
- 施佳欢蔡颖蔚郑昱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N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现状及价值判断——基于本科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视角
- 大学承载着帮助学生自主适应学术环境,培养其自我定位和自主发展能力的责任。增强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掌握基本的学术方法、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大一是学生从中学步入大学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新生尽...
- 蔡颖蔚
-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生研讨课
- 论本科教材建设的坚守与创新被引量:16
- 2017年
- 教材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应当始终坚持主流价值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面向新常态,坚持内涵提升,推动教材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建立新机制,立体化建设优质教材。
- 蔡颖蔚
- 关键词:教材建设本科教学
- 中国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产品探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精神文化产品是青年与党、国家和社会实现互动,实现自身社会化的有效中介。承载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属性,呈现出产品个体的"圈层结构"和产品集群的"矩阵结构"特征。新时期在青年中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视不同"矩阵结构"产品之间和不同"圈层结构"层之间的关联度建设,重视教育文化产品的"外壳"建设,并且发挥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充分引入青年参与,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融合。
- 王俊葛俊杰范赟蔡颖蔚
- 关键词: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文化产品教育产品
- 中国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一项关于精神文化产品变迁的梳理
- <正>中国青年是社会变革的活跃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和行动逻辑关乎国家的命运,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报》2014...
- 王俊葛俊杰范赟蔡颖蔚
- 中国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一项关于精神文化产品变迁的梳理
- 中国青年是社会变革的活跃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和行动逻辑关乎国家的命运,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报》2014年5月...
- 王俊葛俊杰范赟蔡颖蔚
- 关键词: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精神文化产品
- 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被引量:49
- 2010年
-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南京大学于2009-2010学年内开设了70门新生研讨课,大致可分为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和跨学科式4种基本范式。本文采用访谈法,分析了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一学年后的初步效果,发现该课程在帮助新生明确学习旨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术自信心、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合作学习习惯6个方面获得了正面反馈。
- 蔡颖蔚沈群郑昱施林淼
-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