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仕健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齐拉西酮治疗伴抑郁症状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伴抑郁症状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为齐拉西酮组(研究组,50例)和奋乃静组(对照组,50例),齐拉西酮组的剂量为60-160mg/d,奋乃静组的剂量为18~50mg/d;疗程8周。疗效指标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副作用指标为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①治疗8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49.0±9.9)明显低于对照组(55.2±15.1)(P〈0.05),研究组减分率(72.0±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22.1)%(P〈0.05)。②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治疗8周末的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显著性(P〈0.05)。⑧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分(CGI—GI)的比较:两组之间比较治疗4周末和8周末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两组治疗各时点CDSS评分与基线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两组之间CD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副作用:研究组的副作用较少,其中嗜睡、锥外反应与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伴有抑郁症状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好于奋乃静,副作用的发生率少于奋乃静。
- 黄兴兵梅芳薛仕健温全球吴福喜蒋泽宇王春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奋乃静抑郁症状
- 精神分裂症表情相关视觉失匹配负波缺陷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表情面孔的自动加工缺陷。方法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在非注意条件下,利用表情偏差刺激,在被试者头颅后部引获表情相关的视觉失匹配负波(EMMN)。以EMMN波幅作为指标,比较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患组)与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波幅差异,并分析EMMN波幅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患组的悲伤和快乐表情相关EMMN均缺失。两组PSP评分及PANSS评分与EMMN波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表情信息自动加工的能力受损。而这种损害与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无关。
- 李海静佘生林薛仕健郑英君宁玉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表情
- 氟哌啶醇癸酸酯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89年
- 用双盲法观察和比较氟哌啶醇癸酸酯(HD)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显示:有效率92. 3%,副反应较轻;与氟奋乃静癸酸酯(FD)和哌普嗪棕榈酸酯(PP)疗效及副反应比较无显著的差异。说明H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抗精神病药物。
- 邓河晃薛仕健麦桂英潘国辉陆永陈国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HD
- 舒思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依从性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评价舒思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舒思和氟哌啶醇治疗、均治疗18个月,于疗前,治疗后2个月、18个月采用阳性症状阴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疗效、副反应及依从性。结果2个月后,舒思组有效率91.9%,氟哌啶醇组有效率89.8%,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后舒思有效率91.9%,氟哌啶醇组有效率69.4%。舒思组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P〈0.01),氟哌啶醇组有显著性疗效(P〈0.05),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思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舒思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舒思的依从性高主要是其疗效好和副反应轻。
- 黄金满薛仕健叶瑞鸣
- 关键词:舒思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疗效依从性
- 静脉使用丁丙诺啡治疗50例海洛因依赖者临床研究被引量:4
- 1996年
- 本文报告丁丙诺啡静脉给药对50例海洛因依赖戒毒观察10天,研究结果表明,丁丙诺啡静脉给药比肌注给药能较快,较好地控制海洛因早期较重的戒断症状。用药剂量小,戒毒时间短,病人乐于接受。
- 扶洁玉薛仕健郭丽珍陈国强朱剑寰杨辉刘辉明
- 关键词:药物依赖性海洛因依赖丁丙诺啡静脉给药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40例)和利培酮组(40例),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初始剂量10mg/d,2周末增至20~30mg/d,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初始剂量1mg,/d,2周末增至4—6mg/d。总疗程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经8周治疗,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2.5%;利培酮组显效率77、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痛,胃肠道反应,也可产生静坐不能,但未发现泌乳或闭经现象;利培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静坐不能、泌乳或闭经、体重增加等。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血清PR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男性PRL升高3.5倍,女性PRL升高8倍;而阿立哌唑组血清PRL水平无变化。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 黄雄杜文佳薛仕健童梓顺蒋泽宇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血清催乳素
- 海洛因依赖30例临床资料分析
- 本文报告30例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的临床资料。他们大多数为年青人,男性比例高。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为个体经商和无固定职业人员。重吸率较高。心理依赖不易戒除。静脉吸毒者戒断病状较重。多数表现为恶心呕吐,呵欠,出汗及四肢关节痛入...
- 林建荣关炳波薛仕健
- 关键词:海洛因药物依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