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玉柏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生长
  • 2篇神经生长因子
  • 2篇生长因子治疗
  • 2篇桥接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桥
  • 2篇静脉桥接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多功能
  • 1篇血管蒂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神经损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手指屈曲
  • 1篇手指屈曲畸形
  • 1篇皮瓣

机构

  • 7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薛玉柏
  • 4篇崔风国
  • 3篇李国顺
  • 2篇孙战利
  • 2篇张振清
  • 2篇张旭斌
  • 1篇王世勤
  • 1篇陈德强
  • 1篇孙树旗
  • 1篇王桂新
  • 1篇许桂风
  • 1篇崔春梅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静脉桥接配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混合神经损伤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神经断端自体静脉桥接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联合治疗周围混合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倒置的自体静脉段将完全断裂的周围混合神经远近端套接 ,神经断端间保留 3mm的小间隙形成神经再生室 ,术中将NGF1 0 0 0 u 一次注入再生室内 ,术后于损伤神经支配的肌肉 (靶肌肉 )内连续每天注射NGF1 0 0 0 u 共 2周。结果 :本组 6例均获得随访 ,最短 3个月 ,最长 1 8个月 ,根据周围混合神经综合评定标准 ,所有 7条神经均达到优良 ,靶肌肉肌力≥M3。结论 :该法对提高周围混合神经 (尤其运动神经 )
崔风国薛玉柏
关键词:静脉桥接神经生长因子
桡神经损伤43例临床分析
2002年
桡神经损伤在周围神经损伤中最为常见。笔者自1987年~2000年所见4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7岁。1.2损伤原因:肱骨干骨折31例,肱骨髁上骨折2例,肱骨外髁骨折1例,孟氏骨折5例,刀砍伤4例。原发误切伤1例。钢板压迫1例,丝线环扎1例,止血带压迫1例,术中牵拉伤6例,手法整复继发损伤5例。1.3治疗方法:即刻手术修复5例,1月内手术1例。
张振清薛玉柏张旭斌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疗效
静脉桥接配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混合神经损伤临床研究
崔风国薛玉柏崔春梅
可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克服传统神经吻合后运动神经功能恢复差的缺点。
关键词:
关键词:静脉桥接神经生长因子
颈椎病致嗅觉功能丧失3例报告被引量:1
1996年
颈椎病致嗅觉功能丧失3例报告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14)孙树旗,薛玉柏,李国顺,王世勤,许桂风,孙何林自1988年5月至1994年6月,我们治疗以椎动脉型为主的颈椎病79例,其中3例嗅觉功能丧失,现报告如下。例1,女,28岁,工人。因头痛,头...
孙树旗薛玉柏李国顺王世勤许桂风孙何林
关键词:颈椎病
手术治疗缺血肌挛缩并肘内翻1例报告
2005年
陈德强薛玉柏
关键词:肘内翻手术治疗肌挛缩缺血手指屈曲畸形肌肉挛缩
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架应用分析
1999年
张旭斌薛玉柏张振清王桂新
关键词:骨外固定架
腓骨长肌腱及动力腱联合治疗严重膝关节不稳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腓骨长肌腱及动力腱联合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伴侧副韧带等损伤所致严重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 :将腓骨长肌腱止点切断后游离并翻折肌腱 ,经膝关节损伤韧带附着处骨孔 ,沿损伤韧带走行方向 ,重建膝关节韧带。对包含胫侧副韧带损伤者 ,加鹅足成形术 ;对包含后交叉韧带损伤者 ,加髌韧带中 1 / 3止点切断、经胫骨平台中央骨孔固定术。结果 :本组随访 1~ 5年 ,根据改良的Lysholm评分表 ,70~ 90分 6例 ,50~ 69分 5例 ,平均 81 .40分。结论 :上述方法具有静力和动力性双重治疗严重膝关节不稳的特点 ,疗效满意。
崔风国孙战利薛玉柏李国顺
关键词:腓骨长肌腱膝关节不稳
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1999年
目的:探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治疗效果。方法:应用7 种带血管蒂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本组29 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由于足跟及踝部皮肤缺损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血运丰富,有益于足跟及踝部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足底内侧皮瓣和足外侧皮瓣、内踝上皮瓣和足背皮瓣分别是修复足跟、踝部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崔风国孙战利薛玉柏李国顺
关键词:皮瓣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