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耀明

作品数:549 被引量:2,875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3篇期刊文章
  • 15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03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00篇糖尿病
  • 295篇糖尿
  • 136篇细胞
  • 104篇胰岛
  • 98篇2型糖尿
  • 98篇2型糖尿病
  • 74篇胰岛素
  • 70篇病患
  • 57篇糖尿病足
  • 55篇糖尿病患者
  • 48篇血糖
  • 44篇病变
  • 43篇高糖
  • 42篇肾病
  • 37篇神经病变
  • 36篇血管
  • 35篇糖尿病肾病
  • 35篇2型糖尿病患...
  • 33篇蛋白
  • 30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45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3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大学医学...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广东省妇幼保...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 4篇广州体育学院

作者

  • 542篇薛耀明
  • 114篇高方
  • 95篇关美萍
  • 78篇李晨钟
  • 75篇曹瑛
  • 74篇朱波
  • 63篇沙建平
  • 59篇周琳
  • 48篇张倩
  • 47篇沈洁
  • 42篇李际敏
  • 40篇谢翠华
  • 39篇罗祥蓉
  • 38篇王玲
  • 27篇邹梦晨
  • 26篇曾展军
  • 26篇潘永华
  • 26篇符霞军
  • 26篇张燕
  • 26篇何飞英

传媒

  • 51篇南方医科大学...
  • 43篇中国糖尿病杂...
  • 28篇实用医学杂志
  • 28篇广东医学
  • 2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8篇糖尿病之友
  • 18篇中华糖尿病杂...
  • 12篇2013年广...
  • 1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0篇2008中国...
  • 9篇中华内分泌代...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6篇山东医药
  • 6篇2006年中...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国医师论坛...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9篇2018
  • 15篇2017
  • 28篇2016
  • 18篇2015
  • 13篇2014
  • 43篇2013
  • 27篇2012
  • 34篇2011
  • 69篇2010
  • 44篇2009
  • 53篇2008
  • 25篇2007
  • 18篇2006
  • 26篇2005
  • 17篇2004
5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在我国,因DN而最终导致ESRD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DN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可有效地延缓疾病进展。
许文伟郑宗基薛耀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MICRORNA微血管并发症终末期肾病ESRD疾病进展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30
2015年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早期表现为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进而出现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最后发生肾小球硬化。
程梦凌张倩薛耀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系膜基质舒洛地特药物治疗进展RAAS
核转录因子-κB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INS-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INS-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胰岛素瘤细胞系(INS-1)细胞以RPMI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实验分对照组(11.1mmol/l葡萄糖组)、高糖组(33.3mmol/l葡萄糖组)、高糖+NF-κB抑制剂组(33.3mmol/l葡萄糖+NF-κB抑制剂(5μmol/l)干预组)3组。以荧光定量RT-PCR检测IKKβ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蛋白表达量,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糖组IKK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INS-1细胞胞核内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相比较,高糖+NF-κB抑制剂组IKKβ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胞核内P65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诱导INS-1细胞NF-κB活化,抑制NF-κB活化可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
张巧玲薛耀明朱波李佳沙建平李圣坚
关键词:高浓度葡萄糖INS-1细胞P65
Graves眼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 GO)也称浸润性突眼,是一种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的疾病。据统计,Graves病患者中,约50%可出现有临床表现的GO。但大多数GO是轻度和自限性的,只有约...
薛耀明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和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GP)和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16例DGP病人,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1±s 13)a,糖尿病病程(12±5)a。均给予依帕司他50 mg, po,tid,共12 wk。观察服药前后胃电图(EGG)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记录病人症状的积分情况。结果:依帕司他治疗后,胃电主频率比(PDF)增加(0.8±0.8)cpm,胃电主功率比(PDP)增强(83±32)μV,HRV各指标中低频范围内的功率(LF)降低(38±16)ms2,LF/高频范围内的功率降低1.8±0.4,余指标均增高(均P<0.01)。病人大多数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依帕司他具有促胃动力和改善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失调的作用,是治疗DGP安全、有效的药物。
周琳高方薛耀明卞艳芳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胃肌轻瘫依帕司他
超声清创术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细菌清除及微循环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6
2010年
目的评价超声清创术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细菌的清除作用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促愈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分为标准治疗+普通冲洗组(ST组)和标准治疗+超声清创组(SU组)各12例,分别对两组治疗20d内溃疡愈合速度、创面微循环改变及创面细菌清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1)SU组第20天平均创面愈合速率[(0.87±0.11)%]显著快于ST组[(0.65±0.14)%](P<0.05)。(2)SU组治疗后创面平均血流灌注量[(0.91±0.18)PU]及经皮氧分压[(34.66±6.08)mmHg]显著高于ST组[(0.80±0.19)PU和(32.83±6.97)mmHg](P均<0.05)。(3)SU组治疗后创面细菌量显著少于ST组(P<0.05)。结论超声清创术可通过减轻伤口细菌负荷及促进创面微循环,而促进糖尿病足的伤口愈合。
曹瑛薛耀明赖西南高方沈洁谢翠华
关键词:超声清创糖尿病足细菌清除微循环
甘油三酯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功能及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甘油三酯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及对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胰岛细胞进行单层细胞培养,与不同浓度甘油三酯(0、0.25、2.5、5.0、10.0mmol/L)共同孵育72小时,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以评价胰岛细胞功能变化;采用Flou-3/AM荧光染色法,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强弱,以间接反映细胞内游离钙的水平。结果:5.0、10.0mmol/L甘油三酯可抑制胰岛细胞的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p<0.05);甘油三酯组(2.5、5.0、10.0mmol/l)细胞内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油三酯可以导致胰岛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异常升高,影响细胞的分泌功能。
朱姿英薛耀明孙林辉
关键词:甘油三酯体外培养胰岛细胞细胞内游离钙放射免疫法
2型糖尿病外周血单核细胞线粒体结构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时外周血单核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分析其与有关临床因素的关系,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T2DM患者15例(其中无大血管病变者5例,伴大血管病变者10例)和...
张学思申洪薛耀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外周血单核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低浓度葡萄糖诱导ECV304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为细胞模型,用低浓度葡萄糖刺激ECV304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12h内不同时间点细胞ROS产量,之后用低浓度葡萄糖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联合刺激ECV304细胞12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ROS产量,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低浓度葡萄糖能够显著增加ECV304细胞ROS产量,ROS产量具有时间依赖性和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低糖能增加NADPH氧化酶的活性。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预处理细胞,能使2.8mmol/L组活性氧产量降低44%,细胞活力提高32%,0mmol/L组活性氧产量降低60%。结论低糖可以显著增高ECV304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而参与内皮细胞损伤,其部分机制可能与NADPH氧化酶激活有关。
刘宁薛耀明朱波连欣陆雯
关键词:ECV304细胞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
糖尿病足溃疡皮肤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糖尿病足溃疡皮肤中的表达。方法 RT-PCR检测非糖尿病的足溃疡(NDFU)组、糖尿病足溃疡(DFU)组、正常对照(NC)组皮肤HO-1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各组HO-1蛋白表达。结果 NDFU组、DFU组、NC组HO-1mRNA表达量分别为:1.880±0.033、1.797±0.024、1.399±0.03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FU组和D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O-1蛋白在NC组表达于表皮;在NDFU组和DFU组表皮和真皮炎症部位均有HO-1阳性细胞,且前者阳性细胞数量多于后者。结论糖尿病足溃疡较非糖尿病的足溃疡皮肤组织HO-1表达降低。
魏民薛耀明沙建平曾展军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血红素加氧酶1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