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秋洪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探地
  • 1篇探地雷达
  • 1篇匹配滤波
  • 1篇匹配滤波器
  • 1篇弯曲射线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滤波器
  • 1篇雷达
  • 1篇基于遗传算法
  • 1篇激光
  • 1篇激光雷达
  • 1篇光子
  • 1篇光子计数
  • 1篇光子计数器
  • 1篇反演
  • 1篇GPIB
  • 1篇波变换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谢秋洪
  • 2篇陈淑珍
  • 1篇易帆
  • 1篇刘怀林
  • 1篇周军
  • 1篇谭泽立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武汉地区(30.5°N,114.4°E)钠流星尾迹激光雷达的初步观测
2010年
通过将Na激光雷达的积累时间设置为3.2s,我们在武汉地区(30.5°N,114.4oE)对原子流星尾迹进行了测量.在16个晚上166h的观测时间里,总共发现了125个Na流星尾迹事件.这些尾迹峰值密度变化范围为4040~39170cm–3,平均值为16430cm–3.出现高度范围为77.2~111.6km,质心高度为92.6km.钠尾迹高度分布的上边界与同时观测到的平均钠层剖面相类似.特别地,尾迹高度柱状图最大值出现在平均钠层峰值处.这表明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消融产生能被地基激光雷达探测到的流星尾迹,更多的出现在常规金属层的峰值附近.这与早期的K和Fe尾迹的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一致.观测发现,偶发钠层的形成往往伴随着钠流星尾迹群,这些尾迹出现高度与偶发钠层的高度一致.
谢秋洪易帆
基于遗传算法的弯曲射线成像反演被引量:2
2004年
介质体反演成像一直是困扰地球物理等领域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它的计算速度、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方面更是备受关注。本文首先简述了基于弯曲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然后列出了反演的详细步骤 ,构建了用于反演的数学模型 ;然后提出了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解决弯曲射线成像中的反演问题 ,并给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步骤。最后给出一个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成像的例子 ,同时为了突出该算法的优势 ,还把它与爬山法相比 ,从两者算法的本质区别剖析了两者反演结果的差别 ,指出正是遗传算法大规模的并行搜索以及杂交与变异的约束 ,导致了成像质量及速度的不同 ;通过它们的反演迭代运算曲线图可以看出 ,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成像的速度。
陈淑珍谢秋洪刘怀林
关键词:弯曲射线遗传算法成像反演
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05年
根据地震褶积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检测的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间定位性和尺度伸缩性,检测出雷达接收信号中单个反射子波的位置与强弱信息,利用已知的雷达发射子波模型还原回波信号,达到了滤除噪声、最佳接收的目的.通过用传统相关匹配滤波方法和本方法对探地雷达接收数据进行比较试验发现:当信噪比比较低时,传统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地检测出雷达子波,而本方法仍能准确的检测出90%的雷达子波.这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好的子波检测和滤波性能.
陈淑珍谢秋洪肖柏勋
关键词:探地雷达匹配滤波小波变换
基于GPIB的钠荧光激光雷达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07年
设计了基于GPIB总线的钠荧光激光雷达控制系统,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控制及望远镜-发射光束联合调整;该方法通过调用GPIB接口函数设置光子计数器,并实时存储回波数据到控制电脑中;针对激光雷达联合调整中光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单站式双轴收发分置结构激光雷达中发射光束最佳指向搜索方法,并采用数值滤波的方法提高了搜索精度;经验证该激光雷达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有效,降低了观测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钠层观测实验的顺利进行。
谭泽立周军谢秋洪
关键词:光子计数器GPI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