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伏 作品数:27 被引量:12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浆中四种肿瘤标志物和13C-尿素呼气试验对胃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瘦素、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胃癌诊断的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126例胃癌患者(其中Ⅰ~Ⅱ期32例、Ⅲ期57例和Ⅳ期37例)和6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胃泌素、瘦素、CAi25和CA72-4水平;用13C-UBT测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 126例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胃泌素、CA125和CA72-4水平较60名正常对照者均明显升高(t分别为3.125、3.519、3.788,P均<0.01),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血浆瘦素水平较60名正常对照者明显降低(t=3.524,P<0.01),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断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种肿瘤标志物中CA72-4水平变化最明显.126例胃癌患者HP感染的阳性率为84.9%,其中,Ⅰ~Ⅱ期、Ⅲ期和Ⅳ期胃癌患者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6.9%、89.5%和89.2%;60名正常对照者HP感染的阳性率为15.0%.结论 通过对126例胃癌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瘦素、CA125和CA72-4水平的分析表明,血浆中的CA72-4水平诊断胃癌为最佳,其次为瘦素、CA125及胃泌素.因胃癌与HP的关系密切,故尽早使用13C-UBT测定HP感染和治疗HP感染者甚为重要. 濮伟刚 谭纪伏 朱建华 杨永青关键词:胃泌素类 CA-125抗原 乳腺癌组织中GST-π、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GST -π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并结合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及临床分期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GST -π及PCNA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GST -π表达为 63 .6% (2 8/44 ) ,临床Ⅲ期表达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为 72 .7% ,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之间 ,差异显著 (P <0 .0 1 ) ;GST -π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CNA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联合GST -π检测 。 孙茂民 夏春林 谭纪伏关键词:乳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S-P法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1998年 分析19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易误诊的原因;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放疗、化疗,可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谭纪伏 李冬冬 江文浩关键词:淋巴瘤 恶性肿瘤 胃肿瘤 原发性 乳腺癌组织中GST-π、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从细胞水平对乳腺癌耐药机制进行探讨 ,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 ,获得更有效的化疗效果。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_P法 ,对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GST_π、TOPOⅡ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分期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GST_π的表达为63.6 %(28/44) ,临床Ⅲ期表达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TOPOⅡ表达为47.7 %(21/44) ,临床Ⅲ期表达显著低于Ⅰ、Ⅱ期。TOPOⅡ与GST_π表达关系间无明显相关性 ,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对肿瘤耐药起作用。结论在乳腺癌化疗药物选择时 ,通过联合检测GST_π、TOPOⅡ的表达具有指导作用 ,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孙茂民 王晨 谭纪伏 夏春林关键词:乳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拓扑异构酶 耐药机理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治(附43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 4 3例 ,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胆囊癌的治疗效果差 ,全组术前诊断率为 34.9%。结论 早期诊断且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 ,选择高危人群预防性胆囊切除具有临床意义。 谭纪伏 狄琳娜 孙茂民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临床诊治 根治性手术 术前诊断 高危人群 胆囊切除 改良单荷包缝合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合适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荷包缝合技术。方法 178例Ⅲ、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单荷包组和双荷包组各89例,分别行改良单荷包法和传统双荷包法PPH术,对无法回缩的混合痔均加做外剥内扎处理。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标本宽度、术中血肿、术中出血、痔核回缩、术后胀痛、术后出血。结果 178例的痔核回缩均满意。改良单荷包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胀痛明显少于双荷包组(P<0.05),术中粘膜下血肿的发生及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双荷包组(P<0.01)。切除标本宽度、术后出血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单荷包法的手术时间短,术中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顾新华 谭纪伏 袁政 许伯平 査建华 沈韧斌关键词:PPH 荷包缝合 并发症 乳腺癌中GST-π、TOPO I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乳腺癌耐药机制 ,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 ,获得更有效的化疗效果。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GST -π、TOPOⅡ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分期进行研究。结果 (1)乳腺癌中GST -π表达率为 6 3.6 % (2 8/4 4) ,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 (2 )TOPOⅡ表达率为 47.7% (2 1/4 4) ,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 (3)TOPOⅡ与GST -π表达关系间无明显相关性 ,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对肿瘤耐药起作用。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药物选择时 ,联合检测GST -π、TOPOⅡ的表达具有指导作用 ,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谭纪伏 孙茂民 赵齐 夏春林关键词:乳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拓扑异构酶 核因子-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中的动态改变与肝脏损伤变化的关系。方法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及假手术组。SAP模型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4%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完成。建模后24h、48h、72 h 3个时间点将大鼠处死,留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下观察肝脏病理情况,外周血检测ALT水平,应用TransAM NF-κB p65试剂盒检测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48h肝脏病理示3区出现点状坏死,72h呈灶性坏死,均见核皱缩、碎裂,周围散在炎症细胞;SAP组NF-κB活性与ALT水平各时点渐次升高(P<0.05),各时点SAP组NF-κB活性与ALT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肝损伤,病理出现缺血性肝脏损伤变化,随炎症的持续肝损伤加重,肝脏核因子-κB在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田勇 谭纪伏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核因子-KB 应用超普疝装置(UHS)修补125例腹股沟疝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超普疝装置(UHS)进行腹膜前疝修补的手术体会,分析手术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应用UHS补片治疗12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55分钟。术后3~5天出院。术后尿潴留18例,阴囊血肿3例,切口感染3例,慢性腹股沟区不适4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的游离和补片的顺利放置是手术的关键。规范细致的操作及高危情况下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查建华 顾新华 袁政 沈韧斌 许伯平 谭纪伏关键词:腹股沟 疝修补 腹膜前间隙 切口脂肪液化与电凝止血方法的关系(附39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2000年 顾新华 江文浩 钱永坤 谭纪伏关键词:脂肪液化 切口 止血 电凝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