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耐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亚澳中低纬度区域暴雨天气系统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以跨越南北半球的亚澳季风区内的暴雨等灾害天气系统为主要讨论内容,分析了影响这一地区的环流和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这对深入了解该区域内季风的影响和降水系统的机理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于预报的改进也是有益的。
- 赵思雄贝耐芳孙建华陈红张凤祁立新
- 关键词:季风区暴雨大气环流梅雨锋
- 初值及物理过程对“98·7”暴雨预报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2年
-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系统(ARPS),对1998年7月20日至22日期间长江流域的低涡切变线及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探讨了对“98·7”突发暴雨的影响因子及改进预报的可能途径。初值的不完全是影响成功预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利用尽可能收集到的资料,对初值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之后,模式能较好地复制出7月20~22日24h降水及环流形势。利用模式结果,讨论了凝结潜热释放和行星边界层过程在低涡切变线维持中的作用以及云贵高原在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对低涡及切变线的演变过程做了初步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低涡切变线形势维持的可能机制。
- 贝耐芳赵思雄
- 关键词:暴雨预报物理过程切变线潜热
- 1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1
- 2003年
- 采用较高水平分辨率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利用收集到的较完全的资料作为初值 ,对 1 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分别复制出在 7月 2 0日 1 8时至 2 1日 0 6时及 2 1日 1 8时至 2 2日 0 6时 (世界时 )期间 ,武汉和黄石附近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生命史约为 1 2小时 ,水平尺度为 1 0 0~ 2 0 0km ,为典型的 β中尺度系统。对 β中尺度系统的流场和物理量的剖面分析表明 ,在武汉和黄石强降水期间 ,两地对流层中低层的水平辐合、上升运动、正涡度值均有明显的加强和减弱的过程 ,而经向方向的强度比纬向方向这些物理量要强 ,水平尺度比纬向方向小。分析还表明 ,对流层中低层的风场扰动对 β中尺度系统 (如武汉暴雨过程 )的发生可能有触发作用。这些中尺度系统的强度 ,尤其是垂直运动与已有的我国梅雨锋个例和日本梅雨锋个例中较大的中尺度系统相比较要强得多。通过收支分析 ,讨论了β中尺度天气系统在发生、发展和消亡各阶段的水汽和正涡度来源 ;通过物理过程试验 ,分析了潜热释放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过程在 β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此外 ,在地形试验中 ,探讨了长江中游 ,尤其是湖北省局地中尺度地形对武汉和黄石突发性强降水过程的影响。最后给出?
- 贝耐芳赵思雄高守亭
- 关键词:物理模型突发性暴雨
- 1998年“二度梅”期间突发强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被引量:119
- 2002年
- 采用实测资料,对造成7月20日至22日期间的特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除去副热带高压南退且稳定维持这种有利的大尺度条件外,一系列β中尺度天气系统在长江中游(即鄂东河谷地区)的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强暴雨的最直接原因,这类系统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大的局地性和突发性。分析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的大量集中以及对流不稳定条件的存在可能对此类系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对其启动的机制作了初步的讨论,认为地形的热力强迫及梅雨锋上的中尺度扰动可能对此类系统的发生发展起了触发作用。
- 贝耐芳赵思雄
- 关键词:中尺度分析长江流域
- 199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与环境预测研究中心汛期暴雨短期数值预测被引量:6
- 1998年
- 对1998年夏季汛期(6~8月)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在6~8月期间用IAP-ETA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进行了每天的24小时的降水实时预报;首次采用从Internet网上获取的NCEP资料,作为初值。预报的结果表明,ETA坐标有限区域模式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NCEP资料是有用的,尤其是在高原和广大海洋资料稀少地区。
- 陈红孙建华贝耐芳王俊张宝严杜长萱蔡则怡赵思雄
- 一次引发台湾地区强降水的锋面及中尺度系统分析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使用1998年海峡两岸及其临近地区暴雨试验(HUAMEX)和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提供的加密观测资料,对1998年6月6~11日间影响台湾地区的降水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段时间内影响台湾地区降水的中尺度系统大部分来自海上,主要由台湾的西南部或东南部进入台湾地区,还有少量影响台湾地区的降水系统来自台湾的西北端,弱冷锋的存在为台湾附近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低空急流对水汽输送和低层动力辐合有重要贡献,中尺度地形的影响不可忽视;上述条件形成了有利于此次台湾强降水特有的环境,这与TAMEX期间的某些个例有明显的差异.作者集中对引发6月7~8日台湾地区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为一系列β中尺度系统所致,其生命史大约为3~8h,水平尺度为20~150 km;对流层中低层风场扰动是中尺度系统可能的触发机制之一.每小时地面资料的分析表明,强降水发生期间,地面南风分量、地面湿度等均明显增加,表现出明显的β中尺度特征.
- 贝耐芳赵思雄
- 关键词:暴雨
- '98.7'突发强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诊断与模拟研究
- 该项研究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包括1998年四大气试验的资料,通过诊断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对1998年7月"二度梅"期间至关重要的武汉和黄石地区的突发 强暴雨过程,特别是其中的中β尺度系统做了较全面的研究.
- 贝耐芳
- 关键词:长江流域强暴雨切变线二度梅
- 近年来我们对暴雨和洪灾等的相关研究进展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匡家之一,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重大威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与暴雨洪涝作斗争的历史。距今4000多年前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最生动的例证。历史上关于洪水灾害的记戟史...
- 赵思雄林朝晖周广庆朱江孙建华贝耐芳陈红齐琳琳戴永久谢正辉曾庆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