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鲱鱼精DNA
  • 6篇光谱
  • 5篇吖啶橙
  • 5篇相互作用
  • 4篇配合物
  • 4篇光谱法
  • 4篇DNA
  • 2篇荧光
  • 2篇探针
  • 2篇环糊精
  • 2篇光谱研究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探针
  • 2篇刚果红
  • 2篇Γ-环糊精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2篇SM
  • 2篇HE
  • 1篇亚甲基

机构

  • 1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湖南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龙岩学院

作者

  • 11篇费丹
  • 11篇王兴明
  • 9篇丁立生
  • 8篇胡亚敏
  • 6篇黎泓波
  • 3篇于婷婷
  • 3篇赵娜
  • 2篇董发勤
  • 2篇杨定明
  • 2篇阮开敏
  • 2篇戴亚堂
  • 2篇赵婷婷
  • 2篇刘胜男
  • 2篇商绍萍
  • 1篇丁力生
  • 1篇张晶晶
  • 1篇张翌谦
  • 1篇赵仕林
  • 1篇张欢
  • 1篇潘海专

传媒

  • 3篇化学学报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环糊精-刚果红包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应用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γ-环糊精与刚果红的包合作用及包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γCD与刚果红形成1∶1包合物,包合常数K=1.22×103L/mol。包合物与DNA的结合比为n-γCD-CR∶nDNA=5∶1,25℃与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KΘ25℃=4.10×103L/mol,KΘ37℃=1.42×104L/mol。包合物与DNA间存在嵌插与静电作用,该过程为熵所驱动。
费丹王兴明黎泓波胡亚敏于婷婷赵娜丁立生
关键词:刚果红包合物鲱鱼精DNA
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
2009年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并以中性红(NR)作光谱探针研究了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血卟啉(HP)与Sm(Ⅲ)的配合比nSm(Ⅲ)∶nHP=1∶1,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比nSm(Ⅲ)HP∶nDNA=1∶1,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K3θ0℃=1.67×104L/mol。该过程为熵所驱动,其ΔrHm为4.86×104J/mol,ΔrSm为195.61 J/(mol.K),30℃时ΔrGm为-1.06×104J/mol。Scatchard法和探针法研究表明,Sm(Ⅲ)HP与DNA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沟区作用。
赵娜王兴明黎泓波胡亚敏费丹丁立生
关键词:DNA中性红
茜素红S-钆(Ⅲ)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在pH 7.0的中性环境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稀土金属Gd(Ⅲ)形成的配合物Gd(Ⅲ)(ARS)3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同时,用摩尔比法和双倒数法测得配合物的配合比nARS:nGd(Ⅲ)=3:1,Gd(Ⅲ)(ARS)3与DNA的结合常数K25℃=1.99×105L/mol,热力学函数ΔrHmθ=-9.50×104J/mol,ΔrHmθ=-3.02×104J/mol,ΔrHmθ=-217 J/mol.K。选择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Gd(Ⅲ)(ARS)3与DNA-AO作用时,电子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光谱研究表明Gd(Ⅲ)(ARS)3能使DNA-AO发生静态猝灭,Scatchard图显示Gd(Ⅲ)(ARS)3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着嵌插与非嵌插混合作用方式。
费丹王兴明阮开敏张晶晶刘胜男张翌谦丁力生
关键词:鲱鱼精DNA吖啶橙
亚甲基蓝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以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采用UV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亚甲基蓝(MB)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确定了在低浓度MB时,MB与DNA以嵌插方式作用;而在高浓度MB时,MB与DNA之间为混合作用方式.结合比n(MB)∶n(DNA)=10∶1,结合常数K26℃=2.46×105L·mol-1,MB-DNA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106L·mol-1·cm-1.同时研究了酸度和温度等对MB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热力学研究推导了MB结合DNA为焓驱动反应.
费丹王兴明黎泓波丁立生胡亚敏张欢赵仕林
关键词:亚甲基蓝吖啶橙鲱鱼精DNA
荧光光谱法研究核黄素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2
2008年
在B-R缓冲溶液中,以吖啶橙(AO)作荧光探针研究了核黄素(RF)与DNA的相互作用.在pH值为7.25时,荧光光谱研究表明,RF与DNA发生作用生成了复合物,其结合比为nRF:nDNA=5:1,28℃时RF与DNA的结合常数K=2.53×106L/mol;并运用双倒数法求得RF与DNA相互作用的ΔrHθm为-6.06×104J/mol,ΔrSθm为-78.70J/(mol·K),28℃时的ΔrGθm为-3.69×104J/mol.同时通过粘度法、盐效应和Scatchard法等研究了RF与DNA的作用方式,确定了在该实验条件下RF与鲱鱼精DNA之间主要为沟面和静电作用方式。
胡亚敏王兴明费丹董发勤丁立生
关键词:核黄素吖啶橙鲱鱼精DNA
聚乙烯吡咯烷酮-镱(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UV-vis光谱法,在pH=7.00环境中用摩尔比法确定了鲱鱼精DNA与镱(Yb)的结合比nDNA:nYb=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52×103L.mol-1.cm-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鲱鱼精DNA-镱(Ⅲ)配合物(DNA(Yb)3)的结合比nPVP:nDNA(Yb)3=4: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68×105L.mol-1.cm-1。用双倒数法求得结合常数K1θ2℃=0.965×102L.mol-1和K2θ2℃=0.218×102L.mol-1,△rHmθ,22℃=-1.04×105J.mol-1,△rSmθ,22℃=-3.27×102J.mol-1.K-1,△rGmθ,22℃=-0.76×104J.mol-1,该过程为焓驱动。确定了PVP-Yb(Ⅲ)与hsDNA之间为沟区作用方式。
赵娜王兴明胡亚敏费丹丁立生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配合物鲱鱼精DNA
刚果红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和电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在生理pH下,采用光谱法、电化学、化学热力学和粘度法等方法,利用中性红作分子探针,研究了刚果红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获得了结合比、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函数值。结果表明,刚果红与DNA之间以嵌插方式发生作用。刚果红与DNA之间的结合比为n(CR)∶n(DNA)=1∶1,结合常数为K 25℃=4.50×103L/mol。25℃时,ΔrHm=7.04×104J/mol,ΔrSm=305.88 J/(mol.K),ΔrGm=-2.08×104J/mol。刚果红与DNA之间的作用为熵驱动。
王兴明费丹黎泓波于婷婷胡亚敏杨定明丁立生
关键词:刚果红鲱鱼精DNA分子探针
Sm(Ⅲ)(HE)3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手段,以吖啶橙(AO)作探针研究了Sm(Ⅲ)(HE)3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苏木素(HE)与Sm(Ⅲ)形成了配离子,其结合比nSm(Ⅲ)∶nHE=1∶3,Sm(Ⅲ)(HE)3与DNA的结合常数K=1.36×106L.mol-1.同时研究了酸度、盐效应等对Sm(HE)3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Scatchard图表明该配合物对吖啶橙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实验综合表明,Sm(Ⅲ)(HE)3与DNA之间的结合主要为外部静电作用方式.
费丹王兴明黎泓波赵婷婷商绍萍冉天然胡亚敏丁立生
关键词:DNA吖啶橙
光谱法研究Er(Ⅲ)(HE)_3与DNA的作用方式被引量:1
2010年
以Tris-HC l缓冲溶液作为研究介质,在pH=6.75的环境下,应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苏木素(HE)和铒(Ⅲ)形成的配合物Er(Ⅲ)(HE)3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并用摩尔比法和双倒数法求得金属与配体的结合比为1:3,Er(Ⅲ)(HE)3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结合常数为Kθ25℃=1.87×104L/mol。以吖啶橙(AO)作为分子探针探测了Er(Ⅲ)(HE)3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发现配合物能使AO-DNA体系发生动态荧光猝灭,Er(Ⅲ)(HE)3配合物与AO对鲱鱼精DNA具有嵌插竞争作用。
潘海专王兴明费丹戴亚堂商绍萍赵婷婷丁立生
关键词:鲱鱼精DNA荧光猝灭分子探针
γ-环糊精-达旦黄包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理被引量:5
2009年
在生理pH=7.4环境下,用摩尔比法测定γ-环糊精(γ-CD)与达旦黄(TY)的包合比(摩尔比)nγ-CD:nTY=1:1,直线法测定包合常数Kf=495.23L/mol。以中性红(NR)作分子探针,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化学热力学法和黏度法等研究包合物γ-CD-TY与鲱鱼精DNA的作用,得到γ-CD-TY包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的结合比nγ-CD-TY:nDNA=6;1,结合常数为K2Θ98.15K=1.12×105L/mol,K3Θ10.15K=2.72×105L/mol。热力学函数ΔrGmΘ=-2.82×104J/mol,ΔrHmΘ=5.67×104J/mol,ΔrSmΘ=284.78J/(mol·K),说明γ-CD-TY包合物与DNA作用为熵驱动。确定γ-CD-TY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为混合作用,同时存在部分嵌插和非嵌插作用方式。
费丹王兴明阮开敏于婷婷欧阳昌伟赵学全刘胜男戴亚堂董发勤丁立生
关键词:Γ-环糊精包合物鲱鱼精D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