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娜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2.0%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西瓜病毒病药效试验被引量:17
- 2004年
- 试验表明 ,在西瓜病毒病发病初期每隔 7d连续喷施 2 .0 %氨基寡糖素 3次 ,对西瓜病毒病的抑制作用明显 ,防治效果达到 85 .4%~ 67.4% ,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倍液。
- 苏小记贾丽娜王亚红刘万锋
- 关键词:西瓜病毒病药效试验
- 2.0%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被引量:29
- 2005年
- 试验表明,在烟草苗期或病毒病发病初期每隔7d连续喷施2 .0 %氨基寡糖素3~4次,对烟草病毒病的抑制作用明显,防治效果达到72 .4%~77.9% ,最佳使用浓度为3 0 0~40 0倍液。
- 苏小记贾丽娜
- 关键词: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生物农药
- 氨基寡糖素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7
- 2004年
- 用2.0%氨基寡糖素防治番茄病毒病、晚疫病和灰霉病,结果表明,对番茄病毒病和晚疫病的控制作用明显,防治效果分别为69.3%~81.6%和66.20%~81.76%,最佳使用浓度为300~500倍液;是番茄病毒病和晚疫病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不佳,防效仅为32%。
- 苏小记王亚红贾丽娜刘万锋
- 关键词:氨基寡糖素番茄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药效试验
- 国内核桃雄花序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为开发利用核桃雄花序资源,笔者就核桃雄花序资源现状、成分分析与化学成分鉴定、干制与保鲜技术、蛋白质与黑色素提取以及抗氧化性等研究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核桃雄花序黑色素提取与成分鉴定、核桃雄花序系列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天然抗氧化剂与黑色素开发等亟待研究完善,以期为核桃雄花序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张俊丽贾丽娜赵银平卢超
- 关键词:营养成分干制保鲜抗氧化性
- 渭南市棉花高产创建的实践与启示
- 2013年
- 棉花是渭南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渭南市棉花高产创建项目"是农业部安排部署的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棉花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布局,大力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树立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棉花生产,全面提升渭南市棉花的综合生产能力。
- 张满良杨冬梅陈金丽郝延新贾丽娜
- 关键词:棉花高产创建
- 渭南市水地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因素初探
- 小麦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因素之一,其大小受小麦品种、管理水平、气象因素等多重影响.通过对近几年我市小麦品比试验中千粒重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初步确定我市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4月、5月份降水量大小影响显著,田间管...
- 贾丽娜赵晓进薛源清张文彦李颖丽王娟玲孙健康赵青锐
- 关键词:小麦千粒重品种资源田间管理气象因素
- 文献传递
- 氨基寡糖素对辣椒病害的控制作用研究被引量:24
- 2004年
- 用 2 0 %氨基寡糖素防治辣椒疫病、病毒病和枯萎病 ,结果表明 ,在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 ,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6 9 0 3%~ 73 91%和 81 36 % ;枯萎病发病后喷施 ,病株率得到有效控制。防治疫病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 80 0倍液 ,防治病毒病、枯萎病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 苏小记王亚红贾丽娜刘万锋王富荣
- 关键词:氨基寡糖素辣椒疫病病毒病枯萎病病株率
- 渭南市玉米单粒精量播种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3
- 2015年
- 玉米是渭南市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努力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对稳定渭南市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广玉米单粒精量播种机械配套栽培技术,以达到节约良种、节省人工、苗齐苗壮、合理密植、果穗均匀一致、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全面提升渭南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张满良赵晓进薛源清贾丽娜杨东亚赵清锐王昀
- 关键词:玉米单粒播种
- 4种玉米单粒播种机播种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种玉米单粒播种机的播种效果。使用2种指夹式玉米单粒播种机和2种勺轮式玉米单粒播种机播种玉米,考察播种质量、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2BYJF-3指夹式玉米播种机所播种玉米的出苗率最高,均匀度和整齐度最好,且重播、漏播率小于其他3种玉米单粒播种机;4种玉米单粒播种机对玉米的生物学表现性状影响不大,2BYJF-3指夹式玉米播种机所播种玉米的田间效果最好。
- 薛源清张养利张满良贾丽娜赵晓进聂耸
- 关键词:播种机玉米单粒
- 秸秆还田和抽穗期灌水对冬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因子的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解决灌区秸秆还田小麦出现的缺苗断垄、黄苗死苗、病害加重、成熟期倒伏等问题,本试验以当地常规管理技术为对照,探讨秸秆还田和灌溉因素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交互影响,为当地灌区小麦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集成提供科学借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S0-秸秆不还田,SR-秸秆还田;副区设I0-抽穗期不灌水,IH-抽穗期灌水。共设S0I0、S0IH、SRI0、SRIH 4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结果显示:SR处理较S0处理小麦出苗率平均值降低14.9%~20.2%;SR处理小麦苗期个体生长发育较好;处理组合SRIH较处理组合S0IH、S0I0、SRI0分别增产8.0%、19.9%、24.0%;成熟期株高IH处理高于I0处理8.9~9.6 cm,SR处理较S0处理平均高1.3 cm;处理组合SRIH倒伏率较处理组合S0IH、S0I0、SRI0分别增加18.6%、39.3%、39.3%;还田小麦枯白穗率没有增加。
- 贾丽娜张俊丽高红兵刘滔韩宏杨东亚张嘉梅
- 关键词:秸秆还田冬小麦生长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