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鹏
- 作品数:54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及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正确诊断及评估胃周淋巴结病变的情况对胃癌预后及转归有重要意义,而DWIBS是MR功能成像的一种新技术,借助ADC值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淋巴结病变的性质。就DWIBS的成像原理及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邓雯雯赵希鹏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ADC淋巴结
- 胃癌MSCT同层动态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绘制胃癌病灶时间-密度曲线(TDC),探讨其与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术前胃癌病人行胃区平扫后选择合理范围行同层动态扫描,评价病灶形态学表征及TDC分型,计算癌灶强化峰值(PV)和强化比值(CER)。43例标本行FVIII因子及VEGF染色,测定肿瘤组织MVD和癌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与TDC参数行相关分析。结果 (1)胃癌癌灶PV:5.4~87.8 Hu,PT:3.2~91.1 s,CER:3.37%~35.4%。癌灶PV、CER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1和0.713,P值均<0.05)。(2)在43例胃癌中,VEFG阳性率为74.4%(32/43)。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及阴性组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90.0%(18/20)和60.9%(14/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SCT同层动态强化TDC可间接反映胃癌VEGF含量。(2)VEGF的阳性表达可反映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 温生宝鲍海华赵希鹏郭新建李文方
- 关键词:胃癌体层摄影时间-密度曲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 冠状动脉CTA的基本概述、冠脉的变异及狭窄
- 2011年
-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冠状动脉的基本结构、类型、功能作出基本概括。把当前比较先进的影像设备在冠状动脉影响因素所表现出的优势及缺陷;把CT中常见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分类、影响程度及冠状动脉变异心肌桥加以说明。
- 张红迁赵希鹏鲍海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心肌桥
- CT对不同海拔成人肝脏血流动力学及体积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探讨在不同海拔高度正常成人肝脏血流灌注及体积的变化,以评估正常人肝脏在缺氧状态下的灌注状态,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60例志愿者按海拔高度分为3组:A组22例来自海拔2260~3100 m,B组20例海拔3260~4100 m,C组18例海拔4260~5260 m,以肝门区为中心,绘制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采用去卷积法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脏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采用点圈法人工测量肝脏体积。结果 A、B、C组HAP分别为(10.50±3.62)ml/(100ml·min)、(15.03±4.27)ml/(100 ml·min)、(18.39±7.20)ml/(100 ml·min),其中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VP分别为(138.78±14.29)ml/(100 ml·min)、(80.42±16.80)ml/(100 ml·min)、(63.78±7.79)ml/(100ml·mi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LP分别为(149.30±15.55)ml/(100 ml·min)、(95.57±18.75)ml/(100 ml·min)、(82.19±10.56)ml/(100ml·mi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PI分别为7.00±2.17、16.27±4.22、22.05±7.9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肝脏体积分别为(1173.5±155.2)cm3、(1282.9±362.2)cm3、(1525.4±352.2)cm3,其中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拔高度直接影响肝脏的血流灌注,随着海拔增高,HAP、HPI逐渐升高,PVP、TLP逐渐降低,肝脏体积逐渐增大,提示高原低氧环境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肝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史小平鲍海华赵希鹏邹家基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成年人
- 甲状腺病灶CT诊断与针吸病理细胞学诊断的比较研究
- 2010年
- 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病变。人群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为10%~15%。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呈增长势态。临床表现通常为颈部无痛性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疾病最多见的是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癌三种。
- 栗海龙赵希鹏孟丽吴有森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CT诊断病灶内分泌系统甲状腺腺癌甲状腺腺瘤
- 左心室壁包虫及肺包虫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49岁,有牧区生活史。体检发现左肺部包块收入院。平时无胸痛、胸闷,无心悸、气短,偶有咳嗽并有白痰。体检:左肺语颤减弱,左肺呼吸音低。心脏彩超示:心包囊性占位,左心室顺应性减低,右侧法氏窦膨出。X线胸片示:左肺上叶囊性占位,考虑囊性肺包虫。实验室检查:包虫间接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 尹桂秀赵希鹏马立公吴有森
- 关键词:肺包虫左心室壁囊性占位左心室顺应性左肺上叶X线胸片示
- 影像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进展
- 2017年
- 近年来,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已经广泛应用于结肠直肠癌(CRC)的筛查,CT扫描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及与周边组织的解剖关系, 这为CRC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复查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1 CT1.1 CT虚拟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是目前CRC检查的重要检查技术,但其所需的肠道准备,使用镇静或麻醉,休息工作或其他活动为检查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CT虚拟结肠镜作为内窥镜检查的替代品已被广泛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在筛查结肠直肠癌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安全性和成本效益好. 低X射线能量足以实现诊断CT结肠的图像[1,2].
- 李鑫赵希鹏
- 关键词:影像技术结直肠癌结肠直肠癌结肠镜检查CT技术内窥镜检查
- 高海拔地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CT判定及其与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 孙艳秋鲍海华赵希鹏孟莉栗海龙尹桂秀李伟霞吴有森王小平李海英何明丽赵丽丽岳丽娜
- 该项目来源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SRF-2009-24)。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其所致的肝衰竭是AP的主要死因之一。对于AP早期诊断有否肝损害,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损害
- 青海藏族地区脑转移性泡型包虫的MSCT灌注研究
- 尹桂秀鲍海华赵希鹏兰凤敏孙艳秋孟莉吴有森王小平张红迁王雪燕
- 该项目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ASRF-2009-25。通过多排螺旋CT平扫及脑灌注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优势,对9例来自藏区患有转移性脑泡型包虫的患者进行扫描,获得转移性脑泡型包虫病灶边缘区域...
- 关键词: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扫描
- 256层CT对轻度COPD患者肺容积及肺气肿的定量评价
- 目的:探讨轻度COPD患者MSCT肺容积变化,并对气肿肺组织进行定量评估.方法:收集轻度COPD患者14例、正常对照组15例,所有受检者均行256层CT双相扫描及PFT检查;然后用Philips工作站肺密度(lung d...
- 赵希鹏李海英鲍海华王小平张红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