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建华

作品数:145 被引量:710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2篇手术
  • 32篇脊柱
  • 27篇骨折
  • 22篇细胞
  • 19篇脊髓
  • 17篇外科
  • 17篇颈椎
  • 16篇后路
  • 13篇脊髓损伤
  • 12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11篇疗效
  • 10篇腰椎
  • 9篇树突
  • 9篇椎体
  • 9篇骨科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7篇缺损
  • 7篇固定术

机构

  • 13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重庆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四医...
  • 1篇万源市中心医...

作者

  • 145篇赵建华
  • 85篇刘鹏
  • 43篇刘明永
  • 42篇范伟力
  • 29篇柳峰
  • 15篇朱军
  • 14篇殷翔
  • 10篇郭乔楠
  • 10篇王颖博
  • 9篇涂洪波
  • 9篇王远亮
  • 8篇刘瑶瑶
  • 7篇蒋祖言
  • 6篇李起鸿
  • 5篇李远安
  • 5篇廖维宏
  • 4篇王爱民
  • 4篇沈伟伟
  • 4篇梁华平
  • 4篇卓光富

传媒

  • 2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0篇局解手术学杂...
  • 18篇创伤外科杂志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17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1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深部照明、吸引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中深部照明、吸引系统,包括吸引器和负压提供装置,其改进在于:在吸引器的吸头部设置LED灯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彻底避免了术者、助手的头、手对手术照明光线的遮挡,实现深部手术的良好照明。
刘明永刘鹏赵建华
文献传递
医学生培养目标相关研究综述被引量:11
2005年
医学生培养目标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发达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及现状对国内开展此类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鹏赵建华范伟力
关键词:医学生课程设计
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科采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并测量整体矢状位平衡数据,评定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矢状位矫正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最终随访时植骨愈合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根断裂、大血管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牵拉症状,6周后缓解。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前髂肋距2~5cm,术后8~11cm。术前矢状位失衡数据:颈7椎体铅垂线距离骶骨后上角距离术前为12~35cm,术后为3~8cm,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佩戴胸腰部支具3个月,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加重及内固定失效、断裂。结论经后路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安全有效,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理想。
朱军殷翔刘瑶瑶王颖博刘佰易刘鹏赵建华
关键词:截骨术后凸畸形
腕舟骨骨不连的手术及功能康复被引量:1
2003年
赵建华
关键词:腕舟骨骨不连手术治疗功能康复腕舟骨骨折
老年髌骨移位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评价髌骨张力带内固定术、部分切除术及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41例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 ,其中 2 2例髌骨中部横断或粉碎性骨折 ,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术 ;5例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髌骨部分切除术 ;11例髌骨下极骨折和 3例上极骨折采用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2~ 7年 ,按陆裕朴评定标准 ,张力带内固定术 :优 18例 ,良 2例 ,可 2例 ;部分切除术 :可 3例 ,差 2例 ;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 :优 13例 ,良 1例。结论 张力带内固定术与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治疗关键是解剖复位、稳妥固定及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赵建华
关键词:切断术老年人外科手术
高纯丙交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50
1996年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的实验表明:乳酸→丙交脂→聚乳酸中丙交酯的合成质量对聚乳酸的聚合是关键的。与同种催化剂相比,改进了合成方法,探讨了合成影响因素,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丙交酯的质量。
王远亮赵建华
关键词:医用乳酸聚乳酸生物降解
吴茱萸碱刺激的负载脊髓匀浆蛋白DCs促进小鼠脊髓损伤的修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刺激的负载脊髓匀浆蛋白(homogenate protein of spinal cord,hp)树突状细胞(hpDCevo)对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促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CI后24 h给予治疗,随机分6组:分别腹腔注射PBS、EVO、未成熟DC(DCs)、经EVO刺激的DCs(DCevo)、负载hp的DC(hpDC)、hpDCevo。利用BMS功能评分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hpDCevo对小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和局部瘢痕等病理学改变的影响。ELISA法测定SCI损伤局部组织和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含量。结果注射后第84天,hpDCevo组BMS评分明显高于hpDC组和其余各组(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hpDCevo组较其他组空洞和瘢痕缩小。损伤局部组织中的BDNF、NT-3、GM-CSF、IL-12含量为hpDCevo组高于hpDC组和其余各组(P<0.05);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BDNF、GM-CSF为hpDCevo组高于hpDC组和其余各组(P<0.05)。结论hpDCevo对小鼠SCI修复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损伤局部的BDNF、NT-3、GM-CSF、IL-12来实现的。
王科赵建华梁华平
关键词:脊髓损伤树突状细胞吴茱萸碱
树突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联合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NSPCs)联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SD成年大鼠80只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SCI 9 d后分别移植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DCs、NSPCs、DCs+NSPCs。通过BBB评分法评估SCI大鼠运动功能,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损伤局部病理学改变。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转基因SD大鼠脑来源的NSPCs,损伤局部移植2周后观察存活情况。免疫组织荧光法观察损伤局部神经生长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84 d后DCs+NSPCs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5),DCs+NSPCs组、NSPCs组、DCs组、HBSS组BBB评分分别为(11.70±0.99)、(9.75±0.50)、(7.40±0.93)、(5.93±0.78),相邻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DCs+NSPCs组损伤区范围及空洞均明显减少(P<0.05),NSPCs存活数量明显增加(P<0.01),显著上调损伤区NT-3的表达。结论 DCs联合NSPCs移植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减少损伤区范围及空洞形成,改善SCI大鼠运动功能。损伤区NT-3的表达增加可能是促进修复的机制之一。
晁瑞赵建华刘明永王永飞郭乔楠
关键词:脊髓损伤树突细胞神经干细胞
高敏度小张力膜状生物材料力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敏度小张力膜状生物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它由压力变送器1、压力箱2、试样固定环4、载样台5、密封垫圈6、上面板7a、承重面板7b、活动夹紧板8、顶紧螺杆10、轴承11、哑铃型螺母12、调压箱13、滑轮1...
伍津津赵建华周凌
文献传递
峡部裂型和退变型腰椎滑脱的融合方式选择:单中心7年经验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2003-2009年我科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133例,按峡部裂型和退变型分为2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10例,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42例;退变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26例,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5例。术后应用JOA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7±1.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滑脱复位率在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为74.3%,术后1年融合率为90.4%;滑脱复位率在退变型滑脱患者为89.3%,术后1年融合率为98.4%;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中10例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方式中5例复查见滑脱复位丢失,其中2例翻修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后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融合率高,但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则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的风险增加。退变型腰椎滑脱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均能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涂洪波柳峰刘鹏赵建华
关键词:腰椎滑脱后路手术后外侧融合椎体间融合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