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智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克雷伯菌中由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相关表型研究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是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1]>.编码ESBLs的基因,由耐药质粒携带,常见于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E.coli),也可见于其它革兰氏阴...
- 邵海枫赵晓智王卫萍李珍大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耐药表型耐药基因
- 文献传递
- 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相关表型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证实临床分离的部分肺炎克雷伯菌(KP)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外,还同时产AMPC酶,并探讨了AMPC酶编码基因存在方式。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可疑同时产ESBLS和其他高活性广谱Β内酰胺酶的8株KP进行接合试验,并对供体菌和接合子同时采用三维试验、ESBLS试验、AMPC酶诱导试验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测定,并进行AMPC基因携带状态、表达方式和酶活性分析。结果8株KP菌通过接合试验共得到10株接合子,其中有6株供体菌均只得到同时表达AMPC和ESBLS的1种接合子;另2株供体菌,各得2株接合子,1株同时表达AMPC和ESBLS,1株仅表达ESBLS;8株供体菌均未得到单独表达AMPC的接合子。表达AMPC接合子的耐药表型与受体菌非常接近,酶的活性也必须用克拉维酸(CA)和邻氯西林(CLO)两种酶抑制剂才能完全抑制,其中有5株可被头孢西丁(FOX)诱导使某些指示药出现截平现象。结论在KP中,已出现质粒携带的AMPC基因,有可能与编码ESBLS的基因存在于同一质粒上,并具有诱导型和非诱导型两种表达形式。
- 邵海枫赵晓智王卫萍王锦娜李珍大
- 关键词:质粒Β内酰胺酶类基因
- 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 l-PCR),用三维酶抑制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结合mu l-PCR、三维酶抑制试验和表型试验进行基因和表型分析。同时选择4株菌(3株ampC基因阳性,1株阴性)进行转质粒试验,以证实质粒型基因的存在。结果在mu l-PCR试验中,有22株扩增出C-4族中长度405 bp的片段,1株扩增出C-1族中长度462 bp的片段;1株未扩增出目的条带。三维酶抑制试验中,24株菌中有19株菌未检出AmpC酶,但药物敏感试验中有诱导耐药现象,符合C-4(DHA)族基因诱导表达的特性。转质粒试验中,3株ampC基因阳性的供体菌均将其ampC基因转入受体菌。结论采用多重PCR技术可以简化质粒型ampC基因的检测方法。在我院临床分离的K.pneu中,出现质粒编码的AmpC酶,以C-4族基因为主要流行型。
- 邵海枫崔蕾蕾赵晓智王锦娜王卫萍
- 关键词:质粒AMPC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
- 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
-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PCR)。用三维酶...
- 邵海枫史利宁崔蕾蕾赵晓智王锦娜王卫萍
- 关键词:质粒AMPC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
- 文献传递
- 肺炎克雷伯菌中由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相关表型研究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是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编码ESBLs的基因,由耐药质粒携带,常见于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E.coli),也可见于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编码A...
- 邵海枫赵晓智王卫萍李珍大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AMPC酶耐药表型耐药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