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楠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石斛
  • 4篇铁皮石斛
  • 4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1篇锈病
  • 1篇锈菌
  • 1篇杨树
  • 1篇叶斑
  • 1篇叶斑病
  • 1篇真菌
  • 1篇致病性测定
  • 1篇三毛
  • 1篇生物能源
  • 1篇树上
  • 1篇能源
  • 1篇鞘锈菌
  • 1篇链格孢
  • 1篇茎腐
  • 1篇茎腐病
  • 1篇枯梢

机构

  • 7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赵桂华
  • 7篇赵楠
  • 2篇席刚俊
  • 2篇杨鹤同
  • 2篇刘国华
  • 1篇徐超
  • 1篇史俊
  • 1篇蒋继宏

传媒

  • 4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菏1号杨树上无柄三毛孢的首次报道
2014年
为了研究中菏1号杨树上的真菌,2009年7月,对杨木边材进行了组织分离,得到了内生菌JSNL1104菌株。通过纯化培养,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进行了比对,鉴定为无柄三毛孢,它的孢子器黑色,有孔口,293.4~616.5μm ×261.3~464.6μm。分生孢子梗缺。产孢细胞瓶梗状,7.3~9.2μm ×3.2~4.0μm。分生孢子双细胞,无色,10.4~12.8μm ×2.4~2.8μm,顶端具有2~3根附属丝。根据该菌的寄主范围,确认中菏1号杨树是无柄三毛孢的新寄主。此菌在杨树上属于首次报道。
赵桂华杨鹤同赵楠李超
关键词:分子鉴定
杨树生物能源真菌的筛选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筛选杨树上潜在的生物能源油脂真菌,对5种杨树的健康树皮、韧皮部、边材和叶片真菌组织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检测了菌丝和孢子内含油脂。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4 674块组织,得到真菌菌落4 501个,占分离组织总数的96.3%,细菌菌落173个,占3.7%。其中非产油脂真菌菌落4 043个,占89.8%;产油脂菌落458个,占整个菌落总数的10.2%。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其隶属于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半知菌亚门10属,80%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其中,腐皮镰刀菌是一株高产油脂的真菌。产油脂真菌的出现与杨树种类和季节无相关性,而与真菌种类有关系。
赵桂华蒋继宏赵楠
关键词:杨树生物能源
中国铁皮石斛茎腐病的病原鉴定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观察了铁皮石斛茎腐病症状、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致病性试验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仅为害铁皮石斛茎秆,严重发生时,可导致病斑以上的茎秆死亡;TP-1菌株分离得率可达65.7%;接种病原菌14 d检查全部发病,出现水渍状坏死病斑,直径约3mm,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再分离得到了原菌株。经形态学和DNA分子测序鉴定,确定TP-1为可可球二孢,它是引起铁皮石斛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这由可可球二孢造成铁皮石斛的茎腐病,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赵桂华刘国华赵楠
关键词:铁皮石斛
中国铁皮石斛白绢病的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白绢病,于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室内外对病害危害程度、症状、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白绢病可为害叶片、茎秆和根部,后期致植株死亡,产生许多菌核。叶片和茎秆上的病原菌分离得率均在80%以上。通过形态描述、DNA分子测序和致病性试验,确定翠雀小核菌是引起铁皮石斛死亡的病原菌,接种8周后,可引起植株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在病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应选用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进行预防。病害发生后,使用多菌灵防治。这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国内首次对该病害进行全面报道。
席刚俊杨鹤同赵楠史俊徐超赵桂华
关键词:铁皮石斛白绢病病原菌
铁皮石斛枯梢病的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分别在室内外对铁皮石斛枯梢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离、致病性试验、病原菌鉴定、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枯梢病为铁皮石斛的1种新病害,主要为害嫩叶和嫩梢,严重发生时,可导致梢头死亡,属国内外首次报道;TP-1201菌株分离得率为65.8%;接种14 d检查所有接种点全部发病,病斑直径约4 mm,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再分离得到了原菌株。经形态学和DNA分子测序鉴定,确定TP-1201菌株为互隔链格孢,它是引起铁皮石斛枯梢病的病原菌,在20~30℃、RH 75%~90%时病害发生严重。在发病前使用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发病初期使用50%异菌脲WP、20%腈菌唑WP和70%甲基硫菌灵WP,可有效控制病害。
刘国华赵楠赵桂华
关键词:铁皮石斛枯梢病病原菌
铁皮石斛叶斑病新病原——黑线炭疽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炭疽病,在实验室和栽培地里分别对由黑线炭疽菌引起的铁皮石斛炭疽病进行了症状观察,分离培养、病原菌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黑线炭疽菌仅为害叶片,平均发病率11.3%;在分离到的59个真菌菌落中,黑线炭疽菌占44.1%。经过形态学描述、DNA测序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确定黑线炭疽菌是引起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病原菌。它是铁皮石斛的新病原,在中国属于首次报道。
赵桂华赵楠
关键词:铁皮石斛病原菌
鸡矢藤鞘锈菌引起的紫皮石斛锈病首次报道被引量:5
2016年
为研究紫皮石斛锈病,2013年10月下旬和2014年8月下旬,分别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紫皮石斛栽培区,对紫皮石斛锈病进行调查,采集标本,根据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紫皮石斛锈病由鸡矢藤鞘锈菌引起,目前仅分布于云南龙陵,病原菌的转主寄主不详。该锈菌的夏孢子阶段,直接侵染紫皮石斛的当年生新叶,病害潜伏期2~3周,发生期为每年的3月至11月,以冬孢子和菌丝在紫皮石斛的病组织中越冬,是翌年的初次侵染病原,该病害有再次侵染。温度在2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易造成病害流行。这是紫皮石斛上的一种新锈病,在国内属于首次被发现。
赵桂华席刚俊赵楠赵菊润
共1页<1>
聚类工具0